MCU漲價的主要因素還得從供需來看

首先需求方面來講,疫情致使在線教育與辦公需求增加,致使對應的驅動IC、電源管理IC及功率元件需求增加,而一季度以後,疫情獲得有效遏制,消費電子和汽車及家電的需求回暖,功率MOS、PMIC、傳感器IC等產品需求接力,維持產能滿載。
 
以上這些緣由,再加上芯片廠商提升了安全庫存,共同推進了晶圓產能處於滿載狀態,尤爲是8寸晶圓。
 
另外一方面,全球的大多數晶圓廠已經不多去擴產成熟製程的產能,過去五年產能的成長率不足5%,可是需求卻在不斷的增加,尤爲是5G以及AI的大規模應用以後,全球對晶圓產能的需求將會大幅度提高。
 
需求提高了,可是年初的疫情,讓半導體廠商對下半年的需求出現了誤判,預估過於保守,因此,進入下半年以後,電子行業旺季來臨,需求快速增加,致使晶圓廠率先漲價,而後逐級傳遞至整個市場。
 
爲了緩解產能危機,一貫作IC設計的聯發科都開始買設備租給力積電,但擴產和新建晶圓廠仍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畢竟興建一個晶圓廠最低都須要兩到三年起步。
 
綜合來看,MCU漲價主要是因爲市場供需失衡致使的,企業爲了維持自身利益,會有所調價。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免會有部分企業渾水摸魚,製造恐慌,趁機漲一波價。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