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的背後,或爲美國太空軍事的「謀篇佈局」?

從0到1,能夠是一個奇蹟的誕生,也能夠是新威脅的開始。安全

【導讀】「GO NASA,GO SpaceX!」伴隨一聲聲吶喊,伴隨SpaceX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的成功,伊隆·馬斯克及其帶領下的 SpaceX 也迎來高光時刻。無疑,此舉成功續寫了人類太空史上的新篇章。然而,有時候眼裏看到的,未必就是所有的事實。就在全世界稱讚馬斯克及其企業的時候,卻不知其下美軍力量在太空領域的部署也在暗自增加。或許一場全新的太空領域網絡安全大戰,正悄然登上大國博弈的舞臺。網絡

SpaceX:一家民營航天製造商和太空運輸公司。由企業家伊隆·馬斯克於2002年創辦,現已開發獵鷹系列運載火箭及龍系列飛船,用於運送荷載至地心軌道。性能

與此同時,SpaceX也成爲全球僅有的由私營企業承擔國家航天發射任務的股份制公司。截止2019年2月,SpaceX已經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進行了16次國際空間站(ISS)補給任務的合做。測試

能夠說,SpaceX成爲當今全球最爲具備競爭力的商業衛星航空航天公司。spa

創造太空歷史 SpaceX「龍」飛船載人發射成功3d

當地時間5月30日,太空領域迎來一次史無前例的高光時刻。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乘「獵鷹9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blog

在這以前,全球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而SpaceX此舉,令其榮升爲首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私營公司,這無疑是全球商業載人航天產業的歷史性突破。網絡安全

能夠說,SpaceX的這艘「龍」飛船再度刷新了以往對太空探索的認知。而在這以前,這家公司已經打破歷史,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開發

  • 第一個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
  • 第一個由商業公司製造的載人飛船;
  • 第一個成功經過逃生系統測試的載人飛船;
  • 第一個把宇航員送入太空的商業公司。

最可貴的是,SpaceX不只開啓了多個第一次,更爲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美國航天事業揮之不去的「魔咒」。rem

衆所周知,自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後,美國便失去了發射載人火箭的能力。SpaceX這次任務成功意味着美國載人航天能夠再也不受俄羅斯聯盟號限制、商業載人航天將邁入全新紀元,從新刷新了人類的太空夢想。

然而,就在幾乎全球一致性地高贊SpaceX及其負責人馬斯克之時,咱們則從另外一視角發出「冷靜之問」:一傢俬營企業緣何在短短十幾年裏就一躍可以成爲國家級航空事業的奠定人,其背後到底是誰在爲其「操盤鋪路」?

震撼刷新人類太空夢背後 美國政府是SpaceX的最大「伯樂」?

表面上看,SpaceX只是一家普通的私營航空航天公司,但咱們猜想SpaceX或許爲一家披着私營外衣的「國家企業」。

之因此這麼說,緣由有二:

緣由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爲SpaceX的「頭號金主」

想要發展航天事業,必然須要大量的「燒錢」。縱觀SpaceX公司規模擴充壯大之路,咱們發現,NASA當仁不讓的承擔了「絕不吝嗇」的「金主」之責。

  • 2006 年,SpaceX贏得商業軌道運輸服務(COTS)第一階段合同,價值 2.78 億美圓;
  • 2008 年,NASA 授予 SPACEX 發射服務合同,價值 2~10 億美圓;
  • 2008 年,SpaceX從 NASA 處得到 CRS合同,利用「龍」飛船分 12 次爲 ISS 運輸補給,價值 16 億美圓;
  • 2010 年,SpaceX 得到銥星發射合同,合同總價 4.92 億美圓;
  • 2011 年,SpaceX 得到 NASA CCDEV 計劃第二階段的 7500 萬美圓。

緣由二:NASA亦是SpaceX技術研究的「堅實後盾」

在進一步探究中,咱們還發現:除獨立研發部門與團隊外,SpaceX的主要技術專利,大都源於NASA及其下屬的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約翰遜航天中心、肯尼迪航天中心、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斯坦尼斯航天中心和噴氣推動實驗室。

有時候,爲了一些項目的須要,NASA還會爲SpaceX提供研發設備和試驗場地,用本身的技術和設備優點幫助SpaceX更好的研發,並節約成本。

以上的一系列的技術支持,無疑成爲SpaceX在技術實力上,能一路狂飆的重要「助推器」。

縱觀SpaceX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美國政府對於SpaceX這傢俬營航空航天企業,給予了「竭盡全力」的全方位支持。

或者能夠說,在美國載人航天最爲低迷的這十年,正是其航空航天技術的儲備期,它在默默地以SpaceX爲推力,布一盤「大棋」,這盤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穩固其世界航空宇宙軍事霸主地位。

「星鏈」計劃得到美國陸軍「訂單」 SpaceX或成美國軍事力量的「鋪路者」

通過美國長達十幾年的「培育」與部署,SpaceX迎來了「全面釋能」之時。

據外媒報道,SpaceX已與美國陸軍簽署協議,容許國防服務部門在將來三年內測試其即將推出的、基於星鏈(Starlink)衛星的太空寬帶網絡,以評估其軍用性能。

幾年後,太空衛星互聯網行業或許將被SpaceX所獨佔,並僅供美國軍事網絡所用。

而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截止2019年7月上半年,擁有在軌衛星數量前三的國家分別是約900顆的美國、約300顆的中國和約150顆的俄羅斯。

而目前SpaceX公司名下的衛星數量已突破300顆,這無疑讓美國坐實了太空霸主地位。

換句話說,世界網絡太空戰一旦展開,「星鏈計劃」加持美國將獨佔衛星網絡優點,開啓太空全視之眼。

垂手可得地就能將目標鎖定,並提供給指揮所實時傳輸高精度畫面,而更爲可怕的是,這項技術是其餘國家遠遠不能達到的。

可見,手握「一家獨大」的太空網絡衛星優點,讓本就野心勃勃的美國不但擁有了太空宇宙的「存在感」,也具有了史無前例「統治力」。

當黑客突破防線,它就能鏈接一切。SpaceX還只是一個開始,美國還將繼續探索太空。

智 庫 時 評

今天SpaceX的成功,不但刷新了載人航空的新篇章,還將進一步落實「星鏈」計劃。

將來,還將會有更多國家主動或被動地加入衛星互聯網的太空競賽之中。

如何應對這場宇宙級的「星際大戰」,尤爲如何保障太空領域網絡空間安全問題,或將成爲各國太空及網絡空間安全領域又一重要命題。

補充資料:

星鏈(Starlink)計劃:SpaceX公司擬於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一個由1.2萬顆衛星組成的網絡,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公里處的近地軌道,最終將使全部衛星連成一個「星座」,目標是爲整個地球(包括南極)全天候提供高速低成本衛星互聯網。

參考連接:

央視網-《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 搭載兩名美國宇航員》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