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一篇學術論文?

如何讀懂一篇學術論文?

Jennifer Raff 發表於  2014-07-07 17:51ide

秦鵬/譯)要想針對一個科學課題造成真正訓練有素的觀點,你須要熟悉這個領域當前的研究。而要想可以在衆多對研究的解讀中區分出良莠,你必須樂於閱讀原文獻,並具有獨立閱讀這些文獻的能力。對於每一位博士和科學家來講,閱讀和理解研究論文是他們在研究生院必須掌握的技能。你也能夠學會它——不過和任何其餘技能同樣,你須要爲之付出耐心和實踐。網站

閱讀科學論文跟讀博客或報紙上有關科學的文章徹底不同。你不只要用與原文不一樣的順序來閱讀各個章節,還必須記筆記、多讀幾遍,還可能得查閱其餘論文,以便理解一些細節。一開始,閱讀一篇論文可能會花費你很長時間,可是對本身耐心一點,當你有了經驗,這個過程就會迅速許多。ui

不用懼怕被論文和數據壓死,隨着經驗的積累,閱讀論文的效率會有所提升。圖片來源:xkcd.comspa

這裏我要探討的科學論文類型是指「一次文獻」(primary research article)。它應當是通過同行評議的,針對某個(或某些)特定問題的最新研究報告。大部分這樣的文章分爲下列部分:摘要(abstract)、導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以及結論(或解釋、討論,conclusions/interpretations/discussion)。.net

在開始閱讀論文以前,留意一下做者和他們所屬的機構。有一些機構(例如德克薩斯大學)有着很好的科研聲譽,但也有一些機構看似正規,實際上是有導向性的。發表論文的刊物也要多加留意,當心那些來自可疑期刊,或者來自像Natural News那類網站的文章——這些媒介看上去像是同行評議的科學期刊,實則否則。如下是給非科研人員的第一手研究論文閱讀指南:對象


論文的主要部分。圖片來源:exploratorium.edu圖片

1. 別先讀摘要,從導言部分入手。

摘要是論文文首那簡短精煉的第一段話。事實上,不少非科研人員在試圖創建一種科學觀點時,經常就只讀一篇論文的摘要部分。(這是一種很糟糕的作法。別這樣。)我老是最後才閱讀摘要,由於那裏包含了對整篇論文的簡要歸納,我擔憂無心之間被做者對結果的解讀灌輸了先入之見。ci

2. 找出大問題。

「大問題」不是指「這篇論文講的是什麼」,而是「這個領域正在設法解決什麼問題」。這有助於你理解爲何要進行這項研究。記得仔細尋找證據分辨哪些文章是有導向性的。get

3. 以不超過5句話的篇幅總結背景。

爲了解決這一「大問題」,這一領域作過什麼努力?以前的工做有什麼侷限?在做者看來,下一步須要作什麼?你得先可以簡潔地解釋爲何要進行這項研究,纔可以理解它。博客

4. 找出具體問題。

做者在他們的研究中究竟想回答什麼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有多個,也可能只有一個。把它們寫下來。若是是那種驗證一個或者多個零假設的研究,把零假設辨別出來。

5. 弄清解決手段。

爲了回答這些具體的問題,做者要怎麼作?

6. 閱讀方法部分。

爲每個實驗畫出一個圖表,畫出做者到底作了什麼。裏面要包含使你全面理解研究工做所需的全部細節。

固然,也有可能攤上這樣故弄玄虛的論文。圖片來源:nature.com

7. 閱讀結果部分。

寫下一段或幾段話,總結每一個實驗、每幅圖解和每張表格的結果。先不要解讀結果的意義,寫下結果是什麼就好。你每每會發現,結果被總結在圖解和表格之中了,用心注意它們。你可能還須要查閱在線的補充信息才能發現部分結果。另外,還要注意:

  • 「顯著」和「不顯著」在統計學上具備精確的含義。

  • 圖表中有沒有偏差線?對一些類型的研究來講,沒有標明置信區間但是個大漏洞。

  • 樣本大小。研究對象有10我的,仍是10000我的?對一些研究目標而言,10個樣本足矣,可是對大多數研究來講,樣本多多益善。

8. 肯定實驗結果是否回答了特定問題。

你認爲這些結果說明了什麼?在想清楚這個問題以前不要繼續。就算你被做者的解讀改變了想法也沒關係——事實上,若是你仍是這種分析型閱讀的新手,出現這種狀況每每在所不免——可是在閱讀其餘人的解讀以前,先造成本身的解讀,確實是一個很是好的習慣。

9. 閱讀結論(或解釋、討論)部分。

做者認爲結果意味着什麼?你贊成做者的見解嗎?你能不能想出其餘的方式解讀結果?做者有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研究存在任何弱點?你有沒有發現任何做者遺漏的問題?(別覺得他們都萬無一失!)他們建議下一步如何作?你贊成嗎?

10. 回到開頭閱讀摘要。

摘要與做者在文中的論述相符嗎?又是否與你對論文的解讀一致?

11. 瞭解其餘研究者對這篇論文的見解。

誰是這一領域(公認或自封)的專家?他們對這項研究有沒有什麼你沒想到的批評?或者大致上都持支持態度?不要省略了這一步!我推薦你在這時候使用谷歌,不過必定要最後再這麼作——那樣你纔能有更加充足的準備,批判性地思考其餘人的意見。(編輯:Calo)

文章題圖:boingboing.net

拓展閱讀

我不知道該相信誰
人人都該知道的20個科學事實(上篇)
人人都該知道的20個科學事實(下篇)
統計學裏「P」的故事:蚊子、皇帝的新衣和不育的風流才子

編譯來源

 Huffington Post, How to Read and Understand a Scientific Paper: A Step-by-Step Guide for Non-Scientists

本文版權屬於果殼網(guokr.com),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使用請聯繫果殼

分享到:     

收藏 | 推薦 (63) 發表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

熱門評論

  • 2014-07-07 19:07FF_葵

    不如告訴我如何讀懂中國醫生開的藥方

     [21評論

  • 2014-07-07 19:30小薊 南方人物記者ψ

    哈,對門外漢而言,一篇文章的introduction可能比result更重要。

     [13評論

  • 2014-07-07 21:38戒龜牧螺

    我如今看文章是先看標題,而後想一下,若是是我,我會怎麼作這個實驗寫這篇文章,而後再看圖表,根據本身的理解解釋圖表,看本身有沒有什麼困惑。最後看論文,看做者的觀點和解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