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賓簡介:九州雲99Cloud副總裁陳沙克,多年深耕於開源雲計算平臺Openstack技術,目前主要負責九州雲99Cloud的產品、社區和研發。docker
從2010年發佈到如今,就IaaS層面在目前的開源領域,Openstack已然成爲一個代名詞。在這期間,Openstack也曾由於種種緣由發生過一些調整和改變,而容器的出現,也對Openstack形成了革命性的影響。安全
1、OpenStack 重要發展歷程網絡
在2013年基金會成立的時候, Rackspace將OpenStack的控制權交給基金會負責,OpenStack把本身定位爲一個「能夠作私有云、公有云的平臺」。 當Docker出來時,Openstack已然通過兩年的磨練,也考慮到市場環境因素,將定位調整爲一款「管理引擎」,能夠管理虛擬化、物理機、虛擬機、容器等等存儲網絡。就目前來說,它被賦予的使命很是多,但同時也飽受Docker的威脅。並且因爲Openstack什麼都要管,它的功能模塊很是多,基本上每一個模塊都要實現一個功能,目前除了基本功能之外,已有三四十個大項目,每一個大項目下面還有好幾個子項目。因此若是去GitHup上瀏覽,會發現Openstack的項目列表裏面包含有幾百個項目。實際上,對用戶有用的或者說跟用戶實際功能相關的項目數量,大概在三四十個左右。運維
在2015年,Openstack 引入了「大賬篷」策略。這個策略是指先定義出來一些必須用到的核心模塊,像Nova、Glance、Swift這些,剩下的再根據用戶實際需求選用。採用大賬篷策略之後,項目爆長,爲了應對用戶對虛擬機、容器、物理機等等上面的需求,Openstack變得愈來愈複雜。工具
2、OpenStack搭建流程性能
對企業來講,要將Openstack引入,首先要準備硬件,把存儲準備好,而後要裝操做系統。目前不少廠商已經對安裝操做系統那一塊作了自動化,減輕用戶部署的痛苦。再就是安裝Openstack的各類服務,配置Openstack各個節點的高可用。測試
安裝完這些還不夠,還需配置整個平臺,作日誌的收集和監控。後續還須要對整個Openstack平臺進行運維和升級。下圖基本上就是企業在引入Openstack的時候,必需要作的一些過程。雲計算
3、OpenStack的痛點和難點spa
一、安裝和部署困難操作系統
在安裝Openstack的時候,可能本身在測試的時候都很順,但在實際的企業環境中就會面對各類的挑戰。好比,國內有不少企業是徹底是不能聯網的,怎麼在網絡不通的狀況下完成安裝部署?實際上很是具備挑戰。並且有的企業在聯網狀況下安裝完能夠很好的運行,一旦網絡很差或者斷網,效率可能變得很低。這些問題若是沒有在實際安裝過程當中親身經歷過,很難提早想象。
二、維護更加困難
當Openstack節點數量大的時候,靠傳統的人工維護方式是很是麻煩的。在幾十個節點上面,若是想要去查看日誌或者修改配置,都是很難作的事情。
三、升級難上加難
Openstack進入企業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升級。2016年是國內企業採納Openstack最多的一年,也是發展最好的一年,但同時升級的問題也被不斷提出。當企業有了新功能、新特性,但願升級的時候,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
以往軟件升級都是採用發行版、安裝包的方式實現,像紅帽採用的Yum,烏班圖的 apt-get 。但Openstack不行,由於Openstack如今一年兩個版本,中間只有半年的時間,廠商要對其進行打包和測試,加上Openstack如今的組件有幾十個那麼多,廠商根本沒法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那麼多的工做。並且當某次升級你沒跟上,時間就會越拖越長。
在以前,不少廠商都只能經過手動操做熬夜通宵來給企業升級,由於只有這種辦法才能完成。Openstack能夠在不宕機、影響很小的狀況下完成升級,可是這個過程是很長很累的,須要手動一點點地更新,並且每一個客戶的狀況都不太同樣,只能區別對待。並且不一樣的版本須要處理的問題是不同的,經驗的積累也是不同的。因此,對廠商來講,升級是件很痛苦的事。
4、容器給Openstack帶來新突破
那麼,究竟要怎麼幫助企業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能夠說,在容器出現以前,這個問題是無解的。容器出現後,看到了但願,把Openstack放在容器裏面進行升級。接觸過容器的應該知道,在容器裏面沒有安裝的過程,它已經提早把安裝文件錄入到file裏面。只需將Docker放到相應的機器上面,啓動起來,再把配置文件放回去,就能夠把Openstack裝起來。這樣,整個過程能減小不少問題。至少,以前很容易遇到的語言衝突、包衝突的問題能夠解決掉。
並且,隨着容器化的使用,廠商的配置管理也啓用了專門的工具。在Openstack升級上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升級致使的衝突問題,這個很是很差解決,解決起來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徹底是拼體力。但用Docker隔開之後,已經能夠徹底避免這個問題了。還有以前當操做系統跟Openstack不是同一個語言的時候,也很容易致使它的依賴關係有衝突,解決起來不但沒有任何意義,還沒完沒了,容器化後一樣能進行規避。
更多好處能夠參考"容器化 OpenStack 的10個好處"一文。試想,把Openstack容器化,整個安裝過程(不包括安裝操做系統)可能只須要20分鐘。在生產環境中,裝20分鐘和裝2個小時甚至一天的區別並不太大,可是在開發測試和驗證環境裏面,20分鐘和2個小時存在很大差別。Openstack裏面有許多功能須要反覆的測試和操做,當時間減小至20分鐘的時候,將帶來極大的好處。
5、Openstack容器化的成熟項目——Kolla
對於Openstack的廠商來講,都曾體會過前面提到的痛點和難點,因此也都在很積極地解決這些問題。Rackspace、烏班圖的Canonical、 TCB Cloud 、Mirantis都作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去推進容器化,只是作法各有差別。除了廠商,社區也在努力,Kolla就是Openstack社區裏推出的一個專門作Openstack容器化的項目。
目前來講,Kolla已經很是成熟,能夠投入使用。Kolla不只僅是把Openstack的組件容器化,還把周圍的全部的組件也容器化。簡單點說,一臺機器若是把容器刪掉,那麼這臺機器將不會有任何剩留。由於它作得很是完全,把全部的東西都放在了容器裏面。這樣作的好處也顯而易見,這臺機器無論作什麼東西,迭代都會很是快。
Kolla之因此能迅速成熟是由於它有個理念——「怎麼簡單怎麼來」。它能夠經過源碼或發行版的RTM發安裝包完成安裝,也能經過鏡像去配置文件,再放到相應的節點上去完成配置。固然,這個很是理想的情況,由於在實際部署中,會面臨不少的東西。
沒有用過Kolla,或對Docker不是很熟悉的,只要瞭解Docker的理念,就會發現這種方式很是理想化,只須要在這臺機器之前的Docker file或master文件裏面,不斷在相應的節點上放進去你想要達到的目標,啓動起來就能夠了。這種靈活性也的確能給實際操做帶來不少好處。
下圖是Kolla的工做流程。一個Docker裝Openstack,Openstack在容器裏跑。Docker在如今的企業使用中會遇到不少挑戰性的問題,好比說安全的問題,好比說網絡性能的問題。可是,Kolla的使用沒有面臨性能的問題,也沒有面臨安全的問題,由於它是內部的使用Docker,它的網絡直接是經過網橋出去的,就沒有網絡、性能的問題。因此說,Kolla利用了Docker很是穩定的部分,幫助Openstack實現了容器化。
目前來講,容器化給Openstack帶來了許多革命性的變化。將來有一種趨勢,它會本身容器化,也會管理容器,會用容器給用戶提供一些終端的服務。從今年的發展趨勢也能看到,將來不少東西會經過容器來啓動,Openstack上面有不少的服務,之前都是要很重地往裏面裝一些東西,之後則能夠直接放入Docker file啓動。下面列了幾個Openstack裏面容器相關的項目,到目前來說,Kolla是最成熟的,剩下的幾個也都在發展中。
6、結語
本文內容整理自10月15日、16日的OSC成都、重慶源創會上陳沙克老師的演講,主要對Openstack和容器化進行介紹,想了解更多Openstack關於容器的技術,能夠關注沙克老師的博客。源創君也將不斷推出更多更精彩的內容,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