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面試題集錦

什麼是數據庫索引?索引有哪幾種類型?什麼是最左前綴原則?索引算法有哪些?有什麼區別?

索引是對數據庫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進行排序的一種結構。一個很是恰當的比喻就是書的目錄頁與書的正文內容之間的關係,爲了方便查找書中的內容,經過對內容創建索引造成目錄。索引是一個文件,它是要佔據物理空間的。mysql

主鍵索引: 數據列不容許重複,不容許爲NULL.一個表只能有一個主鍵。算法

惟一索引: 數據列不容許重複,容許爲NULL值,一個表容許多個列建立惟一索引。sql

能夠經過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UNIQUE (column); 建立惟一索引數據庫

能夠經過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UNIQUE (column1,column2); 建立惟一組合索引編程

普通索引: 基本的索引類型,沒有惟一性的限制,容許爲NULL值。服務器

能夠經過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 (column);建立普通索引併發

能夠經過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column1, column2, column3);建立組合索引分佈式

全文索引: 是目前搜索引擎使用的一種關鍵技術。函數

能夠經過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FULLTEXT (column);建立全文索引高併發

最左前綴

  • 顧名思義,就是最左優先,在建立多列索引時,要根據業務需求,where子句中使用最頻繁的一列放在最左邊。
  • 還有一個就是生效原則 好比
index(a,b,c)
where a=3	只使用了a
where a=3 and b=5	使用了a,b
where a=3 and b=5 and c=4	使用了a,b,c
where b=3 or where c=4	沒有使用索引
where a=3 and c=4	僅使用了a
where a=3 and b>10 and c=7	使用了a,b
where a=3 and b like 'xx%' and c=7	使用了a,b
複製代碼

索引算法有 BTree Hash

BTree是最經常使用的mysql數據庫索引算法,也是mysql默認的算法。由於它不只能夠被用在=,>,>=,<,<=和between這些比較操做符上,並且還能夠用於like操做符,只要它的查詢條件是一個不以通配符開頭的常量, 例如: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jack%'; 
若是一通配符開頭,或者沒有使用常量,則不會使用索引,例如: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jack'; 
複製代碼

Hash Hash索引只能用於對等比較,例如=,<=>(至關於=)操做符。因爲是一次定位數據,不像BTree索引須要從根節點到枝節點,最後才能訪問到頁節點這樣屢次IO訪問,因此檢索效率遠高於BTree索引。

BTree索引是最經常使用的mysql數據庫索引算法,也是mysql默認的算法。由於它不只能夠被用在=,>,>=,<,<=和between這些比較操做符上,並且還能夠用於like操做符 例如:

只要它的查詢條件是一個不以通配符開頭的常量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jack%'; 
若是一通配符開頭,或者沒有使用常量,則不會使用索引,例如: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jack'; 
複製代碼

Hash Hash索引只能用於對等比較,例如=,<=>(至關於=)操做符。因爲是一次定位數據,不像BTree索引須要從根節點到枝節點,最後才能訪問到頁節點這樣屢次IO訪問,因此檢索效率遠高於BTree索引。

索引設計的原則?

  1. 適合索引的列是出如今where子句中的列,或者鏈接子句中指定的列
  2. 基數較小的類,索引效果較差,沒有必要在此列創建索引
  3. 使用短索引,若是對長字符串列進行索引,應該指定一個前綴長度,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索引空間
  4. 不要過分索引。索引須要額外的磁盤空間,並下降寫操做的性能。在修改表內容的時候,索引會進行更新甚至重構,索引列越多,這個時間就會越長。因此只保持須要的索引有利於查詢便可。

如何定位及優化SQL語句的性能問題?

對於低性能的SQL語句的定位,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執行計劃。 咱們知道,無論是哪一種數據庫,或者是哪一種數據庫引擎,在對一條SQL語句進行執行的過程當中都會作不少相關的優化,對於查詢語句,最重要的優化方式就是使用索引。 而執行計劃,就是顯示數據庫引擎對於SQL語句的執行的詳細狀況,其中包含了是否使用索引,使用什麼索引,使用的索引的相關信息等。

圖片描述

執行計劃包含的信息 id 有一組數字組成。表示一個查詢中各個子查詢的執行順序;

 

  • id相同執行順序由上至下。
  • id不一樣,id值越大優先級越高,越先被執行。
  • id爲null時表示一個結果集,不須要使用它查詢,常出如今包含union等查詢語句中。

select_type 每一個子查詢的查詢類型,一些常見的查詢類型。

id select_type description
1 SIMPLE 不包含任何子查詢或union等查詢
2 PRIMARY 包含子查詢最外層查詢就顯示爲 PRIMARY
3 SUBQUERY 在select或 where字句中包含的查詢
4 DERIVED from字句中包含的查詢
5 UNION 出如今union後的查詢語句中
6 UNION RESULT 從UNION中獲取結果集,例如上文的第三個例子

table 查詢的數據表,當從衍生表中查數據時會顯示 x 表示對應的執行計劃id partitions 表分區、表建立的時候能夠指定經過那個列進行表分區。 舉個例子:

create table tmp (
    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55),
    PRIMARY KEY (id)
) engine = innodb
partition by key (id) partitions 5;
複製代碼

 

圖片描述

 

type(很是重要,能夠看到有沒有走索引) 訪問類型

  • ALL 掃描全表數據
  • index 遍歷索引
  • range 索引範圍查找
  • index_subquery 在子查詢中使用 ref
  • unique_subquery 在子查詢中使用 eq_ref
  • ref_or_null 對Null進行索引的優化的 ref
  • fulltext 使用全文索引
  • ref 使用非惟一索引查找數據
  • eq_ref 在join查詢中使用PRIMARY KEYorUNIQUE NOT NULL索引關聯。

possible_keys 可能使用的索引,注意不必定會使用。查詢涉及到的字段上若存在索引,則該索引將被列出來。當該列爲 NULL時就要考慮當前的SQL是否須要優化了。

key 顯示MySQL在查詢中實際使用的索引,若沒有使用索引,顯示爲NULL。

TIPS:查詢中若使用了覆蓋索引(覆蓋索引:索引的數據覆蓋了須要查詢的全部數據),則該索引僅出如今key列表中

key_length 索引長度

ref 表示上述表的鏈接匹配條件,即哪些列或常量被用於查找索引列上的值

rows 返回估算的結果集數目,並非一個準確的值。

extra 的信息很是豐富,常見的有:

  1. Using index 使用覆蓋索引
  2. Using where 使用了用where子句來過濾結果集
  3. Using filesort 使用文件排序,使用非索引列進行排序時出現,很是消耗性能,儘可能優化。
  4. Using temporary 使用了臨時表 sql優化的目標能夠參考阿里開發手冊

 

圖片描述

 

某個表有近千萬數據,CRUD比較慢,如何優化?分庫分表了是怎麼作的?分表分庫了有什麼問題?有用到中間件麼?他們的原理知道麼?

數據千萬級別之多,佔用的存儲空間也比較大,可想而知它不會存儲在一塊連續的物理空間上,而是鏈式存儲在多個碎片的物理空間上。可能對於長字符串的比較,就用更多的時間查找與比較,這就致使用更多的時間。

  • 能夠作表拆分,減小單表字段數量,優化表結構。
  • 在保證主鍵有效的狀況下,檢查主鍵索引的字段順序,使得查詢語句中條件的字段順序和主鍵索引的字段順序保持一致。

主要兩種拆分 垂直拆分,水平拆分。

圖片描述

 

垂直分表

也就是「大表拆小表」,基於列字段進行的。通常是表中的字段較多,將不經常使用的, 數據較大,長度較長(好比text類型字段)的拆分到「擴展表「。 通常是針對那種幾百列的大表,也避免查詢時,數據量太大形成的「跨頁」問題。

垂直分庫針對的是一個系統中的不一樣業務進行拆分,好比用戶User一個庫,商品Producet一個庫,訂單Order一個庫。 切分後,要放在多個服務器上,而不是一個服務器上。爲何? 咱們想象一下,一個購物網站對外提供服務,會有用戶,商品,訂單等的CRUD。沒拆分以前, 所有都是落到單一的庫上的,這會讓數據庫的單庫處理能力成爲瓶頸。按垂直分庫後,若是仍是放在一個數據庫服務器上, 隨着用戶量增大,這會讓單個數據庫的處理能力成爲瓶頸,還有單個服務器的磁盤空間,內存,tps等很是吃緊。 因此咱們要拆分到多個服務器上,這樣上面的問題都解決了,之後也不會面對單機資源問題。

數據庫業務層面的拆分,和服務的「治理」,「降級」機制相似,也能對不一樣業務的數據分別的進行管理,維護,監控,擴展等。 數據庫每每最容易成爲應用系統的瓶頸,而數據庫自己屬於「有狀態」的,相對於Web和應用服務器來說,是比較難實現「橫向擴展」的。 數據庫的鏈接資源比較寶貴且單機處理能力也有限,在高併發場景下,垂直分庫必定程度上可以突破IO、鏈接數及單機硬件資源的瓶頸。

水平分表

針對數據量巨大的單張表(好比訂單表),按照某種規則(RANGE,HASH取模等),切分到多張表裏面去。 可是這些表仍是在同一個庫中,因此庫級別的數據庫操做仍是有IO瓶頸。不建議採用。

水平分庫分表

將單張表的數據切分到多個服務器上去,每一個服務器具備相應的庫與表,只是表中數據集合不一樣。 水平分庫分表可以有效的緩解單機和單庫的性能瓶頸和壓力,突破IO、鏈接數、硬件資源等的瓶頸。

水平分庫分表切分規則

  1. RANGE從 0到10000一個表,10001到20000一個表;
  2. HASH取模 一個商場系統,通常都是將用戶,訂單做爲主表,而後將和它們相關的做爲附表,這樣不會形成跨庫事務之類的問題。 取用戶id,而後hash取模,分配到不一樣的數據庫上。
  3. 地理區域 好比按照華東,華南,華北這樣來區分業務,七牛雲應該就是如此。
  4. 時間 按照時間切分,就是將6個月前,甚至一年前的數據切出去放到另外的一張表,由於隨着時間流逝,這些表的數據 被查詢的機率變小,因此不必和「熱數據」放在一塊兒,這個也是「冷熱數據分離」。

分庫分表後面臨的問題

  • 事務支持 分庫分表後,就成了分佈式事務了。若是依賴數據庫自己的分佈式事務管理功能去執行事務,將付出高昂的性能代價; 若是由應用程序去協助控制,造成程序邏輯上的事務,又會形成編程方面的負擔。

  • 跨庫join

    只要是進行切分,跨節點Join的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可是良好的設計和切分卻能夠減小此類狀況的發生。解決這一問題的廣泛作法是分兩次查詢實現。在第一次查詢的結果集中找出關聯數據的id,根據這些id發起第二次請求獲得關聯數據。 分庫分表方案產品

  • 跨節點的count,order by,group by以及聚合函數問題 這些是一類問題,由於它們都須要基於所有數據集合進行計算。多數的代理都不會自動處理合並工做。解決方案:與解決跨節點join問題的相似,分別在各個節點上獲得結果後在應用程序端進行合併。和join不一樣的是每一個結點的查詢能夠並行執行,所以不少時候它的速度要比單一大表快不少。但若是結果集很大,對應用程序內存的消耗是一個問題。

  • 數據遷移,容量規劃,擴容等問題 來自淘寶綜合業務平臺團隊,它利用對2的倍數取餘具備向前兼容的特性(如對4取餘得1的數對2取餘也是1)來分配數據,避免了行級別的數據遷移,可是依然須要進行表級別的遷移,同時對擴容規模和分表數量都有限制。總得來講,這些方案都不是十分的理想,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缺點,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Sharding擴容的難度。

  • ID問題

  • 一旦數據庫被切分到多個物理結點上,咱們將不能再依賴數據庫自身的主鍵生成機制。一方面,某個分區數據庫自生成的ID沒法保證在全局上是惟一的;另外一方面,應用程序在插入數據以前須要先得到ID,以便進行SQL路由. 一些常見的主鍵生成策略

UUID 使用UUID做主鍵是最簡單的方案,可是缺點也是很是明顯的。因爲UUID很是的長,除佔用大量存儲空間外,最主要的問題是在索引上,在創建索引和基於索引進行查詢時都存在性能問題。 Twitter的分佈式自增ID算法Snowflake 在分佈式系統中,須要生成全局UID的場合仍是比較多的,twitter的snowflake解決了這種需求,實現也仍是很簡單的,除去配置信息,核心代碼就是毫秒級時間41位 機器ID 10位 毫秒內序列12位。

  • 跨分片的排序分頁 般來說,分頁時須要按照指定字段進行排序。當排序字段就是分片字段的時候,咱們經過分片規則能夠比較容易定位到指定的分片,而當排序字段非分片字段的時候,狀況就會變得比較複雜了。爲了最終結果的準確性,咱們須要在不一樣的分片節點中將數據進行排序並返回,並將不一樣分片返回的結果集進行彙總和再次排序,最後再返回給用戶。以下圖所示:

    圖片描述

中間件推薦

 

圖片描述

 

mysql中in 和exists 區別

mysql中的in語句是把外表和內表做hash 鏈接,而exists語句是對外表做loop循環,每次loop循環再對內表進行查詢。一直你們都認爲exists比in語句的效率要高,這種說法實際上是不許確的。這個是要區分環境的。

  1. 若是查詢的兩個表大小至關,那麼用in和exists差異不大。
  2. 若是兩個表中一個較小,一個是大表,則子查詢表大的用exists,子查詢表小的用in。
  3. not in 和not exists若是查詢語句使用了not in 那麼內外表都進行全表掃描,沒有用到索引;而not extsts的子查詢依然能用到表上的索引。因此不管那個表大,用not exists都比not in要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