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css
這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垂直方向用定值,水平方向用百分比、定值、flex都行。騰訊、京東、百度、天貓、亞馬遜的首頁都是使用的這種方法。html
隨着屏幕寬度變化,頁面也會跟着變化,效果就和PC頁面的流體佈局差很少,在哪一個寬度須要調整的時候使用_響應式佈局_調調就行(好比網易新聞),這樣就實現了『適配』。前端
原理html5
這種方法使用了完美視口:git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
這樣設置以後,咱們就能夠不用管手機屏幕的尺寸進行開發了。github
demoweb
設計圖、頁面寬度、viewport width使用一個寬度,瀏覽器幫咱們完成縮放。單位使用px便可。瀏覽器
目前已知荔枝FM、網易新聞在使用這種方法。有興趣的同窗能夠看看是怎麼作的。sass
原理app
這種方法須要根據屏幕寬度來動態生成viewport
,生成的 viewport 基本是這樣: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640,initial-scale=0.5,maximum-scale=0.5,minimum-scale=0.5,user-scalable=no">
640 是咱們根據設計圖定下的,0.5 是根據屏幕寬度動態生成的。
生成的viewport告訴瀏覽器網頁的佈局視口使用 640px,而後把頁面縮放成50%,這是絕對的等比例縮放。圖片、文字等等全部元素都被縮放在手機屏幕中。
這個gif圖說明了一切:
這也是淘寶使用的方案,根據屏幕寬度設定 rem
值,須要適配的元素都使用 rem
爲單位,不須要適配的元素仍是使用 px
爲單位。
具體使用方法見使用Flexible實現手淘H5頁面的終端適配
上文提供了sass和postcss的px2rem
轉換方法,我這裏給出less的px2rem
。由於less不支持函數,因此須要安裝插件 less-plugin-functions ,而後就簡單了:
.function{
.px2rem(@px,@base:72px){ return: @px / @base * 1rem; } }
這樣使用:
div{ width: px2rem(100px); }
使用這個方法的庫:
原理
實際上作了這幾件事情:
rem
的大小,即給<html>
設置font-size
<html>
設置data-dpr
這麼設置的好處是可讓不一樣設備的rem
或px
都顯示同樣的長度。
設置rem的意義在於獲得一個與屏幕寬度相關的單位,原本vw
是最合適的,可是由於兼容性的問題,只能使用rem
來作。這樣,讓不一樣設備的rem
顯示同樣的長度。
vw是CSS3引入的單位,1vw = 1%窗口寬度
上面的佈局咱們能夠這樣:
html{
font-size: 屏幕寬度 / 10; } .btn{ width:8.75rem; height:1.25rem; }
這樣,不管屏幕寬度是多少,.btn
都是相對於屏幕的這麼寬,作到了適配。
這兩個設置實際上是乾的一件事,就是適配高密度屏幕手機的px
單位。
.a{
font-size:12px; } [data-dpr="2"] .a{ font-size: 24px; } [data-dpr="3"] .a{ font-size: 36px; }
而縮放是動態的,這樣,不一樣設備下的px
顯示同樣的長度。
以前說過CSS像素和物理像素與縮放、dpr都有關係,這裏說明:
在普通手機上,
.a
字體設置爲12px;在dpr是2的手機上,
[data-dpr="2"] .a
字體爲24px,又由於頁面縮放50%,字體爲仍是12px
坦白說,我不以爲第一種方案能就作『適配』方案,由於太笨了,只能作一些列表等簡單排列的樣式。
可是一些複雜的活動頁的佈局,用它可能就力不從心了:
這是我曾經作過的一個頁面,『PK』要和左右兩張圖平行,並且下面的『不怒自威』、『義薄雲天』和下面的戰鬥力位置都要固定,不能有差。若是用第一種方案,可能各個元素就要絕對定位,而後各類百分比來定位了。且不說計算麻煩,並且辛苦一番最後的結果尺寸是和設計圖有出入的。
可是,第二種和第三種方案就絕對不會有這種狀況,不會和設計圖有差。再說第二種和第三種方案的區別,目前我惟一知道的區別就是第三種方案更加靈活,有兩種單位可使用,想讓元素適配的時候就用rem
,想讓文字不縮放的時候就用px
。
若是你沒有明白我以上講的,多是我太囉嗦了,這是我在團隊內分享時作的PPT,應該沒那麼囉嗦了。固然你也能夠看看下面的那些文章,不過最好的理解方式就是用這些方案作幾個頁面,到時候就明白了。
其餘文章
這兩篇文章看着簡單,尤爲是上一篇講視口,花費了將近一週的時間去翻閱資料。原本覺得很簡單的東西,才發現有那麼多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