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就要結束了,打算梳理一下這一年都看了哪些書,有點緊張。程序員
年初的時候買了個Kindle,這樣上下班在地鐵上也能夠看看,沒那麼無聊;
年中開始在豆瓣記錄曾經看過的書,惋惜大學的圖書館借閱歷史查不到了;
年底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個人問題就是讀書太少。學習
來看幾個大佬先,蓋茨是個老書蟲了,時不時會在本身的主頁上整個書單推薦給大衆,最新一份是《My Favorite Books of 2016》;扎克伯格去年許了個願望:每兩週讀完一本書。 爲此他在A Year of Books專頁上發佈他正在讀的書目,在他的Facebook主頁上打卡;大概是在三四年級的時候,馬斯克就把學校以及鄰近圖書館的書都看完了。爲此,他不得不試圖勸說圖書館員訂更多的書;俞敏洪不止一次得說過,他在北大的時候一年讀200本書。。
我好像也沒他們忙,但書看得也沒他們勤。it
不少道理我都明白得太晚,這個也不例外,但總比不明白強吧。
明白以後也會有焦慮的,早幹嗎去了,如今改變還有用嗎,時間容許嗎。
如今看來個人問題不止讀書太少,並且還想得太多。
由於有句話說,若是你想種下一棵樹,最好是在十年前,其次是如今。
等你猶豫完,人家孩子都不是省油的燈了,不是嗎?
so,just do it.互聯網
第一本是《時間的朋友》,實際上是羅振宇的跨年演講,但Kindle上很快就有了,姑且當它是一本書吧。羅胖對互聯網界的年終總結,也不太差。程序
而後就是重頭戲《三體全集》,地球往事三部曲都在裏面。若是誰讓我推薦兩本書,我會說其中一本是《百年孤獨》,第二本就是《三體》了。從眼前瑣碎抽離出來,看看星辰大海吧,此書強烈推薦。im
第三本是《拆掉思惟裏的牆》,裏面對恐懼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入,畢竟我是一個很慫的人。恐懼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恐懼事情自己。 第二個層次是懼怕失去背後的價值。 第三個層次,也就是真正的恐懼,是你以爲本身沒有能力去應對這個失去。 好比說不少人懼怕公衆演講,這是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是你發現,本身真正懼怕的不是公衆演講,而是怕講砸。可是在最深的底處,你真正恐懼的不是講砸,而是本身沒有能力面對講砸的情況。那纔是你心裏深處的不自信與恐懼。認識到了恐懼怎麼辦,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總結
受三體的影響,看了這本挺讚的書《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上帝說要有光,因而就有了光,光真是個神奇的東西,背後也誕生了一批偉大的男人。話說這本書也讓我想起了大學時期作過的那些光學實驗,不忘本身曾經是一個光電系的學生。黑客
那段時間對科普很感興趣,因而,連着看了宇宙三部曲。分別是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基普索恩的《黑洞與時間彎曲》和格林的《宇宙的琴絃》。有人會以爲這些都是艱澀難懂的物理理論,偏偏相反,這幾本都是優秀的科普讀物,不但把複雜的問題講得通俗易懂,條理清晰,並且富有趣味、引人入勝。
順便講一下三位做者,霍金你們都很熟悉了,不過介紹。基普索恩,那個《星際穿越》背後的男人,劇組科學顧問兼製片人。格林是美國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與超弦理論家,聽說還出演過《生活大爆炸》第四季。這三位大咖的書裏,不只才華橫溢,還到處透露着他們的睿智與幽默。img
能夠說,一我的珍惜每一秒鐘,並使每一秒鐘都過得頗有意義,同時又把這當作是一種天然而然的現象,那是最爲困難的一件事。——《奇特的一輩子》生活
說實話看完《硅谷鋼鐵俠》我真的有點崇拜馬斯克了,看他的學生生涯,你就知道這我的之後不得了的,是要作出一番事業的。跟本身對比起來,值得反思的地方太多了。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夢想很重要、知識很重要、經歷很重要。就像書中所說的,「驅使這樣的實業家推進世界進步的,一般不是名利,而是強烈的使命感和充滿我的英雄主義色彩的夢想和野望,以及在極少數人身上難得地伴隨終生的好奇心。」
做爲程序員,早就想看這本《黑客》了,黑客一羣是有好奇心、有天賦而且有願意親自動手嘗試的人。其實,擁有這些品質,放在其餘領域也能成就一番事業。「布萊特主義」就是專治我這種眼高手低、自命不凡的人:假如黑客是天生的,那麼他們還要通過後天的磨鍊;假如他們經過修煉而得道,那麼他們即是天生的黑客。
《永恆的終結》是我看的一本阿西莫夫的書,看到豆瓣有個評論:科幻小說不能多看,尤爲是涉及終極思考的那種。由於它會輕易地把你從現實世界裏抽離出來,讓你看到時空是多麼廣大,生命是多麼眇小,你的存在,甚至一切的存在是多麼的無心義。它會給你帶來強烈的美感,繼而是空虛,最後是恐懼,最強的迷幻劑不是達利,不是平克弗洛伊德,是阿西莫夫。好吧,看來我得找個時間來嗑一下這位科幻大師的迷幻劑了。
看完《孤獨小說家》後其實感受並不孤獨,平平淡淡、簡簡單單的生活裏有堅持、有溫情。
我能夠說《丈量世界》講了兩個德國基佬的故事嗎。嚴謹的德國人(做者)也出其不意地幽默了一把,不論是一直很煩躁的高斯仍是一直很淡定的洪堡,都散發着追求知識的樂趣與執着。梁文道在《開卷八分鐘》說到,咱們畢生追求的事業到最後都會衰退、會消亡。只有同樣是真的,那就是追求知識的樂趣,它值得咱們爲它獻身。像《丈量世界》裏的洪堡和高斯。
《專業主義》做者大前研一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爲「全球五位管理大師之一」、「日本戰略之父」,看來是有真材實料的人。不過說實話,讀完這本書並無很大收穫,可能我不是做者所說的「經營者」的緣故吧。。
《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絕對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啓蒙書,接下來要好好找幾本裏面提到的那些哲學家們的書來看一下。若是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書中提到了一個挺有趣的問題,你爲何不自殺?不妨試着回答一下。
《白夜行》真的很好看啊。「她一次都沒有回頭」。虐心。
偶然的機會在喜馬拉雅聽到吳曉波的節目,覺着還不錯,就找他的《激盪三十年》來看。大學時候看了幾個經濟學家例如許小年、張維迎等的書,對市場、自由等有一點模糊的瞭解。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年,多少能夠當作是創建自由的市場經濟的歷程。期間跌宕起伏,激盪一詞,用得真是精準。
看完《激盪三十年》以爲不夠過癮,又找來吳曉波的另外一套書《大敗局》。正所謂以史爲鑑,能夠明得失。如今的人都在學習如何成功,這無可厚非。但換個角度,看看別人是怎麼失敗的,將獲得很多慘痛的教訓。說句題外話,健力寶是最令我唏噓和可惜的一個案例。我小時候也是很喜歡喝「東方魔水」的,沒想到後來健力寶莫名其妙消亡了,反正在此以前我是以爲莫名其妙。
版權歸做者全部,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做者。 做者:GreatQing(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824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