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Linux虛擬機

Linux安裝CentOS操做系統

  1. 虛擬機軟件

    1. 虛擬機軟件介紹

 

簡單地說,虛擬機(Virtual Machine)軟件就是一套特殊的軟件,它能夠做爲操做系統獨立運行,也能夠運行於操做系統之上。如果運行於系統之上的虛擬機軟件,就能夠在一臺電腦上模擬出若干臺相對獨立的虛擬PC設備,而且能夠在每臺虛擬的PC設備上安裝運行操做系統,運行網絡服務,和真實的計算機設備幾乎無任何使用差異。
html

使用時,須要先在電腦上安裝好虛擬機軟件,而後經過安裝的虛擬機軟件建立一個或多個虛擬機系統,最後在這些虛擬的電腦設備上安裝操做系統並進行啓動配置。最終實如今一臺電腦上同時運行多個虛擬機設備系統。
linux

另外,還能夠將這些虛擬的系統連成局域網,用來部署網站集羣架構等更深層次的運維技術,這樣的虛擬環境,在咱們學習後面的內容時會使用到。
ios

 

經常使用的虛擬機軟件(以下表所示)
正則表達式

虛擬機軟件 特色及選擇建議
VMware Workstations 工做站版虛擬化軟件,簡單、易用,適合搭建學習環境
VMware fusion MAC 版的VMware虛擬機軟件
KVM/XEN linux的虛擬化 服務器級虛擬化軟件,適合企業虛擬化應用,複雜、不適合學習環境
Virtual PC MAC平臺能夠用
Virtual Box 開源的虛擬機軟件
  1. 爲何經過VMware虛擬機軟件學習運維

 

經過虛擬機軟件學習是初學者學習Linux運維的最佳方式。
數據庫

不少初學者都認爲,學習linux就必須把本身的電腦裝成linux系統或者必需要有真正的服務器設備。而實際上這些是一些機構、書籍或網絡文章給人傳導的錯誤思想和思惟。其實,學習Linux最簡單、最實用的環境就是虛擬機環境。具體的緣由有如下幾點:
express

 

1.利用虛擬機軟件搭建Linux學習環境簡單,容易上手,最重要的是利用虛擬機模擬出來的Linux和真實的Linux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企業裏運維人員的工做環境絕大多數都是在Windows桌面系統下經過SSH工具遠程鏈接千百里以外的Linux服務器進行管理和維護的。而不是直接跑機房進行管理,所以,用虛擬機軟件來搭建環境是最接近企業工做環境的。
vim

 

2.搭建Linux集羣等大規模環境有時須要同時開啓幾臺虛擬機(每臺虛擬機僅需256~512MB內存、6~8GB的硬盤空間便可),此時若是是用服務器或者本身的電腦裝linux,則很難知足學習要求,購買多臺服務器就更不現實了。事實上,僅僅價值四五千塊錢的我的筆記本電腦就能夠輕鬆實現搭建中小規模Linux集羣架構的學習要求。
centos

 

3.用虛擬機學習,若是電腦配置高一點,能夠同時開啓多個Linux虛擬機學習,上班、回家的路上,帶着筆記本電腦便可隨時學習,若是是多臺真實電腦和服務器設備,就沒法移動了。
瀏覽器

 

4.使用虛擬機系統環境,咱們能夠隨意對虛擬系統進行任何的設置和更改操做,甚至能夠格式化虛擬機系統硬盤,進行從新分區等操做,並且徹底不用但心會丟掉有用數據,由於虛擬機是系統上運行的一個虛擬軟件,對虛擬機系統的任何操做都至關於在操做虛擬機的虛擬機設備和系統,不會影響電腦上的真實數據。
安全

綜上所述,學習Linux運維,幾乎99.9%的知識都和硬件設備無關,咱們不要給本身設置太多的限制和門檻,那樣會影響學習Linux 的進度,從而可能致使喪失學習Linux的興趣。固然了,若是有條件的能夠去摸一摸真正的服務器設備或者雲服務器。

 

企業真正服務器硬件手把手介紹(14-1) http://v.qq.com/page/g/x/y/g016789xvxy.html

  1. 下載CentOS系統ISO鏡像

    1. 下載CentOS系統ISO鏡像說明

 

要安裝CentOS系統,就必須有CentOS系統軟件安裝程序,能夠經過瀏覽器訪問CentOS的官方站點http://www.centos.org, 而後在導航欄找到Downloads->Mirrors連接,點擊進入後便可下載,但這是國外的站點,下載速度受限。

http://mirrors.aliyun.com #阿里雲官方鏡像站點 centos 最新版本 7.6

http://vault.centos.org/ #vault 全部版本CentOS下載庫 http://vault.centos.org/7.5/isos/x86_64/

 

  1. 爲何企業環境要選擇64位操做系統?

 

目前絕大多數企業生產環境中,使用的都是64位CentOS系統,32位與64位系統的定位和區別。

 

區別之一:當初設計時的定位不一樣。

64位操做系統的設計定位是:知足機械設計和分析、三維動畫、視頻編輯和創做,以及科學計算和高性能計算應用程序等領域,這些應用領域的共同特色就是須要有大量的系統內存和浮點性能。簡單地說,64位操做系統是爲高科技人員使用本行業特殊軟件的運行平臺而設計的。而32位操做系統是爲普通用戶設計的。

 

區別之二: 安裝要求配置不一樣。

64位操做系統只能安裝在64位電腦上(CPU必須是64位的),而且只在針對64位的軟件時才能發揮其最佳性能。32位操做系統既能夠安裝在32位(32位CPU)電腦上,也能夠安裝在64位(64位CPU)電腦上。固然,此時32位的操做系統是沒法發揮64位硬件性能的。

 

區別之三:運算速度不一樣。

64位==>8車道大馬路

32位==>4車道馬路

64位CPU GPRs(General-Purpose Registers,通用寄存器)的數據寬度爲64位,64位指令集能夠運行64位數據指令,也就是說處理器一次可提取64位數據(只要兩個指令,一次提取8個字節的數據),比32位提升了一倍(32位須要四個指令,一次只能提取4個字節的數據),性能會相應提高。

 

區別之四:尋址能力不一樣。

支持的最大內存不一樣。

32位系統 4GB內存 3.5GB ===>PAE技術支持更大內存

64位Windows 7 x64 Edition支持多達128 GB的物理內存。

64位處理器的優點還體如今操做系統對內存的控制上。因爲地址使用的是特殊整數,所以一個ALU(算術邏輯運算器)和寄存器能夠處理更大的整數,也就是更大的地址。好比,Windows 7 x64 Edition支持多達128 GB的物理內存和16 TB的虛擬內存,而32位的CPU和操做系統理論上最大隻可支持4GB的內存,實際上也就是3.2GB左右的內存,固然32位系統是能夠經過擴展來支持大內存的,擴展所採用的是PAE技術。

 

提示:若要用一句話歸納32位與64位系統的區別,那就是64位的系統的CPU運算速度更快,支持更大的內存使用,能夠發揮更大更好的硬件性能,提高業務工做效率。

  1. 建立一個新的虛擬機

    1. 選擇自定義配置

  • VMware軟件中,單擊左上角的"文件",在下拉菜單中選擇"新建虛擬機"。

以下圖所示。


  • 在彈出的"新建虛擬機嚮導"選項卡里面,選擇"自定義(高級)"。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選擇虛擬機硬件兼容性

  • "硬件兼容性"一項,選擇最新的,我用的是VMware12版本,因此我能選到的最新的是Workstation12.0。若是使用的是VMware14版本,那此處就選擇Workstation14.0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安裝客戶機操做系統

  • 咱們後面要本身定製化安裝CentOS7系統,因此此處選擇"稍後安裝操做系統"。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選擇客戶機操做系統

  • 咱們要學習的是linux系統,CentOS也屬於Linux系統的一種,因此此處固然要選擇"Linux",版本選擇"CentOS 64位"。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命名虛擬機

  • 關於虛擬機名稱,給一個建議,叫作所見即所得,或者叫見名知意,就是說打開VMware軟件,不須要一臺臺的開啓虛擬機去檢查它是作什麼用途的,只要看見每一臺虛擬機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是用來作什麼的,這樣可以增長規範性,也可以減小誤操做的機率。
  • 位置一項,點擊"瀏覽"後選擇事先規劃好的位置便可。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處理器配置

  • 咱們學習的時候都是在本身的筆記本電腦上安裝虛擬機,因此處理器(其實就是CPU的意思)都給1個就能夠。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內存配置

  • 內存這一項須要注意,安裝系統的時候,最好選擇2G或更多,待安裝完系統後,再改爲1G便可。
  • 此處能夠在左邊的樹狀條直接用鼠標點擊選擇內存大小,也能夠在右邊的框內手動輸入數字,須要注意單位是MB,因此2G內存須要輸入的數字是2048,而不是2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選擇網絡類型

 

VMware虛擬機常見的網絡類型有bridged(橋接)、NAT(地址轉換)、host-only(僅主機)3種,在分析如何選擇以前,先要簡單和你們介紹下這三種網絡類型。

Vmware 虛擬機裏centos系統獲取ip地址有3種方式。

 

NAT(地址轉換)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絡地址轉換,NAT模式是比較簡單的實現虛擬機上網的方式,簡單的理解,NAT模式的虛擬機就是經過宿主機(物理電腦)上網和交換數據的。

在NAT模式下,虛擬機的網卡鏈接到宿主機的VMnet8上。此時系統的VMWare NAT Service 服務就充當了路由器,負責將虛擬機發到VMnet8的包進行地址轉換以後發到實際的網絡上,再將實際網絡上返回的包進行地址轉換後經過VMnet8發送給虛擬機。VMWare DHCP Service負責爲虛擬機分配IP地址。

 

NAT網絡類型的原理邏輯圖如圖所示。

NAT網絡特別適合於家庭裏電腦直接鏈接網線的狀況,固然辦公室的局域網環境也是適合的,優點就是不會和其餘物理主機IP衝突,且在沒有路由器的環境下也能夠經過SSH NAT鏈接虛擬機學習,換了網絡環境虛擬機IP等不影響,這是推薦的選擇。

 

Bridged(橋接模式)

橋接模式能夠簡單理解爲經過物理主機網卡架設了一座橋,從而連入到了實際的網絡中。所以,虛擬機能夠被分配與物理主機相同網段的獨立IP,全部網絡功能和網絡中的真實機器幾乎徹底同樣。橋接模式下的虛擬機和網內真實計算機所處的位置是同樣的。

在Bridged模式下,電腦設備建立的虛擬機就像一臺真正的計算機同樣,它會直接鏈接到實際的網絡上,邏輯上上網與宿主機(電腦設備)沒有聯繫。Bridged網絡類型的原理邏輯圖如圖所示。

 


 

Bridged網絡類型適合的場景:特別適合於局域網環境,優點是虛擬機像一臺真正的主機同樣,缺點是可能會和其餘物理主機IP衝突,而且在和宿主機交換數據時,都會通過實際的路由器,當不考慮NAT模式的時候,就選這個橋接模式,橋接模式下換了網絡環境後全部虛擬機的IP都會受影響。

 

 

 

Host-only(僅主機)

在Host-only模式下,虛擬機的網卡會鏈接到宿主的VMnet1 上,但宿主系統並不爲虛擬機提供任何路由服務,所以虛擬機只能和宿主機進行通訊,不能鏈接到實際網絡上,即沒法上網。Host-only網絡類型的原理邏輯圖如圖所示。

  • 爲了方便學習,"網絡類型"這項,必須選擇"使用網絡地址轉換(NAT)",想要嘗試其他幾種網絡類型的話,等變成linux老鳥以後,再自行研究。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選擇I/O控制類型

  • "I/O控制器類型"這一項,直接默認默認便可,不須要改動。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選擇磁盤類型

  • "磁盤類型"這一項,也直接默認便可,不須要改動。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選擇磁盤

  • "磁盤"這一項,選擇"建立新虛擬機磁盤",咱們要安裝新系統嘛,天然也建立一塊空的新磁盤是最好的。注意千萬別選"使用物理磁盤",若是選了此項,那你那塊盤裏的全部東西就都被格式化沒了,會哭的哦。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指定磁盤容量

  • "磁盤容量"這一項,學習期間不會產生多少數據,因此磁盤大小隻要至少給到10G就行,固然若是你的硬盤很大很任性要給個1T這也是徹底沒有問題的。

建議將磁盤存儲爲單個文件,比較方便,但這裏不是硬性要求,看我的喜愛。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指定磁盤文件

  • "磁盤文件"的名字,保持默認的便可。

選擇完畢後,點擊"下一步"。

以下圖所示。

  1. 掛載CentOS鏡像

  • 選擇自定義硬件,進入硬件選項進行配置。
  • 在"硬件"選項卡里面,還須要配置一下要使用的操做系統iso文件。在左側選中"新CD/DVD(IDE)",在右側選中"使用ISO映像文件",點擊"瀏覽"按鈕,在彈出的窗口中找到本地的CentOS系統iso文件。

選擇完畢後,點擊"關閉"。

以下圖所示。

  1. 完成建立虛擬機

  • 此時,一臺新虛擬機的硬件就所有配置完畢了,檢查確認無誤後,就能夠開機裝系統了。

確認完畢後,點擊"完成"。

以下圖所示。

  1. 安裝CentOS-7.5操做系統

    1. 開機

  • 安裝系統的第一步,要從開機開始。開機以前,請再次確認一下網卡的類型,必定要確保分別是NAT。

確認完畢硬件後,點擊"開啓此虛擬機"。

以下圖所示。

  1. 圖形化界面安裝

  • 虛擬機開機後,選擇"Install CentOS7"這一項。此時鼠標是很差用的,都是使用鍵盤的上下箭頭來進行操做的,選好後按鍵盤上的tab鍵。
  • 以後在最下方輸入net.ifnames=0 肯定無誤後按回車鍵,此處的含義就是定義7.x系統的網卡命名規則。6.x系統無需定義,默認就是此規則。

以下圖所示。


  1. 選擇安裝使用的語言

  • 做爲一個Linux的學習者,要適應英文環境,因此強烈建議此處選擇英文,而不選擇中文。

選擇完畢後,點擊"Continue"。

以下圖所示。

  1. 設置時區

  • 配置時區,點擊"DATE&TIME"。

以下圖所示。

  • 咱們生活在中國嘛,因此時區選擇"亞洲-上海"。時間不用管,待裝完系統後,同步一下便可。

選擇完畢後,點擊"Done"。

以下圖所示。

  1. 最小化安裝系統

  • 選擇須要安裝的軟件,點擊"SOFTWARE SELECTION"。

以下圖所示。

安裝系統的兩種方式

GUI 圖形方式

CLI 文本方式

  • 安裝linux系統,通常都採用最小化安裝的原則,在初始時,只選擇必要的幾個軟件包便可。學習期間,請跟下圖中的紅色框裏的選擇如出一轍。

選擇完畢後,點擊"Done"。

以下圖所示。

  1. 關閉KDUMP

  • 配置"KDUMP",這是一個內核崩潰時使用的東西,暫時不須要開啓,把它關閉掉。

以下圖所示。

  • 把"Enable kdump"的勾選去掉便可。

選擇完畢後,點擊"Done"。

以下圖所示。

  1. 自定義分區

企業生產場景中Linux系統的分區方案:(注意分區前後順序)看需求。

  • 常規生產場景(工做)方案,網絡集羣架構中的某個節點服務器(不少個功能相同的服務器),即數據有多份或者數據不重要的服務器,建議分區方案以下:

/boot:存放引導程序 CentOS6200M

swap
虛擬內存


工做中:物理內存<16GSWAP
內存*1.5-2


物理內存>16GSWAP就最大 16G

/:根,存放全部數據,剩餘空間都給根(/usr/home/var等分區和/共用一份分區,像WindowsC盤,全部數據和系統文件都放在了一塊兒)

  • 數據庫及存儲角色的服務器,即有大量重要的數據的業務,建議分區方案以下:

/boot:存放引導程序,CentOS6200MCentOS7200M

swap :虛擬內存


工做中:物理內存<16GSWAP
內存*1.5-2


物理內存>16GSWAP就最大 16G

/:根,50-200G,只存放系統相關文件,網站業務數據不放這裏

/data:剩餘硬盤空間大小,放數據庫及存儲重要數據的,data的名稱也能夠起別的名字。

提示:本方案其實就是把重要數據單獨分區,便於備份和管理

  • 大門戶網站,大型企業的分區思路

/boot:存放引導程序,CentOS6200MCentOS7200M

swap:虛擬內存


工做中:物理內存<16GSWAP
內存*1.5-2


物理內存>16GSWAP就最大 16G

/ :根,50-200G,只存放系統相關文件,網站業務數據不放這裏

剩餘空間不分區,保留,未來分配給部門,由他們根據需求再分

提示:此方法更靈活,比較適合業務線比較多需求不肯定的大企業使用。

普通網友的分區方案:不推薦,應禁止(/boot,swap,/,/usr,/home,/var),沒有主見的被動式的分區,不必且管理麻煩。

分區少一些,對全部分區進行監控報警是目前多數規範企業的選擇。

  • LVM:在線調整分區大小

1、性能差

2、不必(事先規劃好)!

  • 操做系統軟件raid不要用

一、性能差,沒有冗餘

二、生產場景使用硬件raid

  • 配置磁盤進行分區,點擊"INSTALLATION DESTTINATION"。

以下圖所示。

  • 選中磁盤後,選擇"I will configure partitioning"。

選擇完畢後,點擊"Done"。

以下圖所示。

  • 在左側中間的下拉菜單裏面,選擇"Standard Partition"。而後點擊左下方的"+"號,添加/boot分區。

以下圖所示。

  •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請按照下圖中的內容配置。

選擇完畢後,點擊"Add mount point"。

以下圖所示。

  • 再次點擊左下角的"+"號,添加swap分區。

以下圖所示。

  •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請按照下圖中的內容配置。

選擇完畢後,點擊"Add mount point"。

以下圖所示。

  • 再次點擊左下角的"+"號,添加根分區。

以下圖所示。

  •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請按照下圖中的內容配置。

選擇完畢後,點擊"Add mount point"。

以下圖所示。

  • /boot、/、swap三個分區都添加完畢後,檢查確認無誤,就能夠寫入磁盤了。

確認完畢後,點擊"Done"。

以下圖所示。

  • 再次確認分區無誤後,選擇贊成更改,便可將分區設置寫入磁盤了。

選擇完畢後,點擊"Accept Changes"。

以下圖所示。

提示:
這裏採用的是生產環境中集羣節點下的節點服務器的分區方式,即系統壞掉後硬盤數據不須要保留。此分區方式也適合大多數生產環境的服務器,若是是數據庫以及存儲等有重要數據的特殊業務服務,通常會單獨分存放數據的分區如 /data

除了/bootswap/三個分區外,還能夠加/usr/home/var等分區,具體要根據服務器的需求來決定,通常狀況下,只配置這三個分區足夠了。

這種分區方案最大優勢就是簡單,使用方便,可批量安裝部署,並且不會存在有的分區滿了,有的分區還剩餘了不少空間又不能被利用的狀況(LVM的狀況這裏先不闡述)。

該分區方案的缺點是若是系統壞了,從新裝系統時,由於數據都在/(根)分區,致使數據備份很麻煩,若是設置了/usr/home/var等分區,即便系統出了故障,也能夠直接在/(根)分區裝系統,這樣並不會破壞其餘分區的數據。固然,剛纔也說了,若是是不存在備份數據的集羣節點,那採用這種分區方案是很明智的,不須要特別擔憂某個分區暴滿的問題。

  1. 設置IP和主機名

  • 配置網絡,點擊"NETWORK$HOSTNAME"。

以下圖所示。

  • 若是在前期沒有定義網卡名稱規則,在這裏就不是eth0,而是ens33等不規則名稱,不要着急,在命令行裏面也是能夠修改的。
  • 配置eth0。在左側選中"Ethernet(eth0)",把右上角的按鈕選到"ON"狀態,最後點擊右下角的"Configure"。

以下圖所示。

  • 在"General"選項中,把第一行勾選上。

以下圖所示。

  • 在"IPv4 Settings"選項中:
  • "Method"項選擇"Manual";
  • "Addresses"項,先點擊右側的"Add",再在左側的大框裏填寫好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三項,這三項的具體信息請按照下圖中填寫,如出一轍便可;
  • "DNS servers"項,直接填寫網關便可(既10.0.0.254),也能夠配置互聯網上公共開放的DNS地址,好比阿里的223.5.5.5和223.6.6.6。

選擇完畢後,點擊"Save"。

以下圖所示。

提示:不建議保留默認Hostname主機名,設置一個規範的主機名,會顯得更專業,這是運維的原則,並且也可避免對後面業務服務的安裝配置產生影響。自定義主機名時能夠用普通的字符串(例如www)。最好就是由簡單字母或字母帶數字字符(以字母開頭,不要用數字開頭,可帶下劃線等)組成,不建議用特殊字符。

以下圖所示。

  • 至此,全部須要配置的項已經都配置完畢了,能夠開啓系統安裝了。

選擇完畢後,點擊"Begin Installation"。

以下圖所示。

  1. 設置root密碼

  • 給root用戶設置密碼,點擊"ROOT PASSWORD"。

以下圖所示。

  • 學習期間爲了練習方便,root用戶的密碼簡單的設置爲123456便可。但工做環境中,不管什麼用戶,密碼必定要設置得複雜些,增長安全性。

配置完畢後,點擊"Done",這裏須要Done兩次才能生效。

以下圖所示。

提示:若是是生產環境,root口令要儘可能複雜。好比,設置8位以上包含數字字母大小寫甚至是特殊字符的口令。在企業運維工做中安全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安全要從每一件小事作起。配置root超級管理員密碼123456,通常學習能夠配置容易記憶的密碼,若是是企業環境就須要必定的複雜度才能夠,這裏我配置的密碼過於簡單, 若是是學習環境,仍是建議使用簡單密碼,不然常常忘記密碼也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不少的新手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1. 安裝結束重啓

  • 待軟件安裝完畢後,點擊"Reboot",系統就安裝完畢啦。

以下圖所示。

  1. 安裝完系統以後的基本配置

    1. 登陸界面介紹

  • 新安裝完的CentOS7.5系統,登陸界面以下圖所示。須要輸入用戶及其密碼後,方可登陸進入系統。其中須要注意的一點是,輸入密碼時屏幕沒有任何反應,這是正常現象,不要懷疑本身,勇敢的敲正確的密碼便可,輸入完密碼以後按回車鍵。


圖 CentOS7.5登陸界面界面說明

  1. 配置VMware Workstation整個網絡

  • 虛擬網絡編輯器設置

打開VMware Workstation,點擊"編輯",在下拉菜單中點擊"虛擬網絡編輯器"。

以下圖所示。


  • Windows10系統中,須要先點擊右下角的"更改設置"按鈕,才能夠進行修改配置的操做。

以下圖所示。


  • 在虛擬網絡編輯器裏面,選中VMnet8,VMnet信息裏面選擇NAT模式,不使用DHCP服務(也就是不勾選"使用本地DHCP服務獎IP地址分配給虛擬機"那一項),子網IP配置爲10.0.0.0,子網掩碼配置爲255.255.255.0。
  • 這幾項配置完畢後,點擊"應用"按鈕,以後點擊"NAT設置"按鈕,在新彈出的"NAT設置"配置框內,網關一項應該已經自動變成10.0.0.2了,若是不是10.0.0.2的話,手動修改後點擊"肯定"按鈕便可。
  • 最後,以上全部配置都檢查確認無誤後,點擊"虛擬網絡編輯器"配置框裏面的"肯定"按鈕,保存全部的配置信息便可。
  • 具體配置順序以下圖所示。


圖 VMnet8相關設置

  • 通常來講,網關應該設置爲10.0.0.254,很簡單,就是把圖1-3中的第⑥項改成10.0.0.254以後,肯定保存便可。
  • 具體配置順序以下圖所示。


  1. 首選項

  • 打開VMware Workstation,點擊"編輯",在下拉菜單中點擊"首選項"。

以下圖所示。


  • VMware Workstation的首選項裏面,只有一個地方須要修改,那就是"工做區"裏的"虛擬機的默認位置"。VMware默認會將虛擬機存放在C盤,而Windows系統通常C盤都比較小,因此建議改到磁盤空間比較大的那個盤裏面。注意,須要事先建立好相關的文件夾。

具體操做順序以下圖所示。


  1. Windows系統服務設置

  • 另外,須要檢查確認一下Windows系統的服務裏面VMware相關的服務是否都已開啓。

具體操做爲:右鍵點擊"此電腦",選擇"管理",在打開的頁面裏面,選擇"服務和應用程序"裏面的"服務"選項。在右側找到VMware相關的服務,檢查其中的"VMware NAT Service"和"VMware Workstation Server"兩項,要保證這兩個服務的狀態爲"正在運行",啓動類型爲"自動"。

以下圖所示。


  1. 使用VMware給虛擬機拍攝快照

  • 在VMware軟件裏,選中須要拍快照的虛擬機,而後在已選中的虛擬機上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裏面選擇"快照",再在彈出的菜單裏面選擇"拍攝快照"。
  • 克隆虛擬機以前須要操做:1個清空2個刪除。1個清空:>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2個刪除:網卡配置文件的UUID的行和HWADDR的行

以下圖所示。


  • 在彈出的對話框內,給快照起個名字,而後點擊"拍攝快照"按鈕,便可保存快照。

以下圖所示。

  1. 命令行設置網卡名稱規則

[root@ server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修改網卡配置文件

[root@ server network-scripts]# mv ifcfg-eno16777728 ifcfg-eth0

[root@ server network-scripts]# sed -i "s#ens33#eth0#g" ifcfg-eth0

[root@server~]# vim /etc/sysconfig/grub #GRUB添加kernel參數

GRUB_CMDLINE_LINUX="...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quiet"

[root@server~]#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root@server~]# reboot #重啓系統生效

您可能也喜歡:

第18章 Linux系統安全及優化

添加普通用戶帳號 linux/unix是一個多用戶、多任務的操做系統。 超級管理員(root): root默認在unix/linux操做系統中擁有最高的管理權限。比喻:皇帝。 普通用戶:管理員或者具有管理權限的用戶建立的。權限:系統管理僅能夠讀、看,不能增、刪、改。 權限越大,責任越大...

more

第17章 Linux系統三劍客(Awk、Sed、Grep)

grep/egrep grep (global search regular expression(RE) and print out the line,全面搜索正則表達式並把行打印出來)是一種強大的文本搜索工具,它能使用正則表達式搜索文本,並把匹配的行打印出來。 Unix的grep家族...

more

第16章 Linux系統磁盤管理體系

磁盤知識體系 磁盤結構 磁盤外部結構 磁盤主軸轉速 rpm(round per minute) 10k rpm 15k rpm 5400 rpm 7200 rpm 磁盤盤片(用於存儲數據) 磁頭(用於讀取數據) 磁盤接口及類型 SATA...

more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