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項目管理是起源於20世紀中期美國的航空項目,通過大量專業的項目管理從業人士總結出來的一門學科,而且隨着時間發展在不斷演進、更新,好比,在2018最新的PMBOK第六版中就提出了敏捷適應型的項目管理方法、拉動式的進度規劃、新型項目經理價值等等。當下,全球IT公司中都在普遍使用LeSS、SaFe、精益、DevOps,這些新穎的方法論都集中關注在高效的產品開發或生產階段,依然沒法徹底取代更系統化的項目管理。工具
項目管理的目的
常常聽到周邊的同窗說,項目經理一沒權威、二沒前途,誰都不肯意作項目經理,由於幹很差就要背鍋。現實中,看到的不少項目經理項目計劃拍腦殼,執行過程拍胸脯,項目戰報拍馬屁,最後草草收尾、拍拍手走人。彷佛由於帶着「管理」兩個字,讓你們誤覺得這是一個務虛的官僚主義行爲,絲絕不考慮當中的科學性、知識體系、方法論,最後學敏捷只學會了站會、學精益只學會了畫看板、學DevOps只學會了刷臉好辦事。測試
爲何要有項目?爲何要項目管理?咱們在管理什麼?難道只是爲了運動式的完成一項任務?難道只是爲了每一年績效好考覈?咱們常常被身在其中的身份制約了視野,老是想着用多快好省的方法達到目的,結果在不知不覺當中,就走入了小巷之中。在那個窄巷當中行走,不是進,就是退,甚至沒法轉身。只有跳出本身的小巷思惟、凌空躍起再去審視局面時,才能看到還有不少其餘的選擇和出路。這時,纔會天然的去追問:爲何要立項?項目裏爲何要有這些需求?哪些產品特性須要改變?研發團隊的開發活動如何分解?誰在關鍵路徑上?要花費多少工時?如何保證全部研發活動最後能按時按質量交付?如何保證產品上線後實現業務目標?如何監控過程當中的風險、問題?最後項目的投資回報好比何?是否完成了企業的財年目標?財報中我們今年將是虧仍是盈?優化
這樣一系列追問下來,是否是慢慢感受自帶CEO視角了? 對,沒錯。項目就是企業的平常活動的組織方式,在質疑要不要立項時就分辨了哪些是臨時任務哪些是每日例行,就能識別出企業最核心的關鍵任務,採用合適的方法管理項目和平常。spa
初創企業裏,團隊很小,七、8我的一間房、通信靠喊的時代,溝通、管理成本是相對較小的,肯定優先級就能夠直接執行了,甚至也沒什麼好失去的。然而團隊體量上去以後,稍有疏忽,沉沒成本太大,會直接影響企業存亡。圖片
項目管理鐵三角里的幾個因素:範圍、成本、工期、質量,都和企業的關注高度吻合,企業管理核心也就天然落到了關鍵項目的管理上。項目管理
爲什麼要數字化管理項目
互聯網公司要面對不少不肯定的用戶、對手、市場,面對未知,咱們怎麼辦?只有兩個方法:資源
試驗,在小範圍快速實現產品原型,灰度測試或者A/B測試收取反饋,結合運營效果快速反饋,在下一個迭代優化、改進。
度量,準肯定義度量維度,精確、及時收集數據,運用數據分析暴露問題、驗證試驗結果,從而持續優化。
度量離不開數據,我見過不少項目經理,在描述本身帶過的項目規模時,說不出準確的數字:多少團隊成員、多大項目範圍(代碼行、特性數量、開發工時),多長的項目週期,多少項目成本,怎樣的業務目標?不少人甚至分不清楚OPEX和CAPEX,更不用說ROI。由於缺乏談數字的環境,缺乏對數字的敏感,沒有鼓勵和培養人人習慣用數字分析來系統性思考的內部環境,致使大部分的技術甚至PD只會埋頭幹活,鮮少追問爲何,溝通時也用大量的篇幅主觀、模糊的描述項目進展,形成理解誤差、溝通低效。開發
爲何要習慣在工做中談數字呢?部署
數字是量化的目標。企業運做是有詳細細節規劃的,好比,財年的業務目標、成本預算,應該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個項目、各個節點當中去,甚至要能反向推導,這樣才能預測月度、季度的運營結果。同時,在過程中能做爲組織行爲的基準線,讓你們自覺針對目標及時調整行爲。
數字更客觀,能更準確描述細節。數字比感受更可靠,人每每容易被本身的情緒、偏見、誤解欺騙,會對事實做出錯誤的判斷。論據越客觀、越細緻,才越能經得起推敲,無論是用來決策仍是溝通,都遠勝於簡單的拍腦殼。
數字是驅動力。項目經理的核心價值應該在數據分析上,能從大量的、有效的數據當中發現趨勢,識別風險或者機會,及時調整項目策略,保障項目目標達成。遺憾的是,現實中大多數項目經理都乾的是初級的信息、事實收集工做。不是說信息收集不重要,而是應該創建起通用的、自動化的、可視化的數據大盤,把精力投入到收集完以後如何整合,如何解讀,如何決策。
哪些數據是項目經理必須關注的
以下表所示,項目的不一樣階段的關注重點不同,相應的要有高效的手段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原型
注:文中提到的Aone是阿里一站式研發協做平臺,對外叫雲效,下同
事實上,AONE已經能基本提供收集以上全部信息的功能。不少大型的IT企業一直竭盡全力的在尋找合適的工具管理各種信息,由於歷史遺留問題,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打通全部的信息通道,遷移、整合數據,而AONE已經幫助咱們彎道超車,實現了完整的需求產生、生產、集成、發佈、部署。在飛豬,咱們更進一步,針對特定的應用場景,基於AONE的數據,二次開發,用魔法石生成了重點項目的定製化項目數據大盤。
飛豬項目數據大盤實踐
那麼數據大盤包含了哪些內容呢?
首先,從19財年業務策略開始梳理重點戰役結構,用一張圖畫出各戰役之間的關聯(如下爲示意圖),並明確負責的項目經理和產品經理,造成第一級的項目目錄。重點在:
分清楚項目發起人和項目集經理。咱們常常容易把這兩個角色弄混,一個項目會出現好幾個管理者,在不一樣場合項目經理的名字不同。項目經理是第一責任人,必須是直接指揮、跟蹤、彙報項目的執行人,明確其惟一性和權威性並廣而告之很重要,能加速問題解決和減小溝通誤解。
整合項目結構,合併相關聯的,並普遍溝通。
目標明確再立項。
設定統一的項目里程碑規範。之前項目的里程碑計劃很隨意,無關緊要,大小不一。容易形成:顆粒度過小,外部干係人看不懂;顆粒度太大,缺乏對項目組內的指導。如今採用統一的M系列裏程碑定義,明確項目考覈的時間點和標準,嚴格執行重要里程碑(M1&M4)的評審制度,有效的管理干係人指望,並隨時度量下一個里程碑的可實現性。這樣的好處是:
用統一的術語規範的項目執行的質量標準。
里程碑評審增長項目執行的嚴肅性和完整性,作到善始善終,防止有始無終,幫助持續改進。
增長溝通有效性,項目的評審結果和跟蹤直觀、易讀、統一。
整理AONE項目空間,明確產品線、項目組合、項目集、項目的結構關係。需求、測試、缺陷、發佈所有落入AONE,在魔法石生成對應的報表結構,層層鑽取細節信息。
在飛豬產品線下設置子產品線,全部需求都直接在對應的子產品線下建立,遵循統一的規範模版,這樣才能保證全部需求屬性一致,方便魔法石度量。
全部重要項目在PMO註冊、建立,不容許私建項目。簡化項目結構,只容許兩層項目歸屬關係,避免過深的項目結構帶來的責任不明確。
由PMO組織重點項目例會,項目集經理向項目發起人彙報項目狀態,方便及時調整策略、暴露問題,解決衝突,同步信息。
建設項目經理的責任制,要求項目經理必須對項目總體表現給出信心判斷,依據AONE裏的項目健康度信息造成項目晴雨表,紅綠燈直觀表現出項目的健康狀態。要注意的是:
項目狀態是項目經理的主觀判斷,是報告裏爲數很少的非客觀評價,但不能省略,總體判斷項目健康狀態,同時也給出責任人的承諾
項目的趨勢比單點狀態更重要。對持續告警的項目,要開始專項治理。
針對需求管理,首先明確不一樣角色的責任和合做方式。清晰的項目邊界是成功的關鍵。項目啓動初期,應該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明確需求範圍、優先級、技術方案,而不是盲目開工,毫無紀律的邊討論邊幹活,不斷返工,最後越作越困惑。好比,下面的兩個實例,
項目A,對各種需求範圍的管理都很嚴格,需求總量只出不進,每個月評審上線效果,在後期果斷丟棄低優先級的需求保證項目按時完結。
而項目B,各種需求都在緩慢增加,實際表現就是項目作的像平常,將來沒有規劃,想到什麼就作什麼,目標不明確。
使用按優先級分類的需求累積流圖,識別項目核心交付內容,經過平常監管防止項目邊界蔓延,作到善始善終,清空桌面再結項。
_
測試計劃可使用甘特圖,測試過程當中要有按期(每日/每週)進展推動圖。項目後半段的時候,每每是測試的白熱化階段,有些項目可能須要用日會結合缺陷報告重點推動,識別出阻塞測試的缺陷,是否須要組織特殊小分隊集中解決難題,是否須要不斷升級警告直到團隊的高層領導桌面上,要能結合進展明確指出問題以及解決辦法,而不要羅列繁瑣的細節。
缺陷分析,在宏觀上,要能指出質量問題是否收斂,解決速度是否夠快,識別重點問題集中區;微觀上要就重點問題清單,點對點分析緣由、找出解決方案、給出實施計劃。缺陷不只僅是質量風險,也是工做量,無論是修復問題,仍是提出新需求,都是整個項目的新增工做量。實際上,缺陷也是能夠預測的,根據千行缺陷率、改動代碼行數、修復工時、合適的數據預估模型,就能更合理的估計產品上線時間,而不是總倒排工期。作到符合必定質量標準的產品才容許上線,杜絕只開發不測試、只測試不修復、無紀律上線等一系列嚴重影響用戶體驗的行爲。
風險管理一直是項目管理的難點。首先,咱們只能管理看獲得的風險,有些風險也不可避免的會實現,更不用說那些徹底沒法預測的風險。其次,風險管理更考驗項目經理我的的經驗和敏銳。AONE提供了風險管理的功能,但「重風險識別,輕用風險應對分析」的現象仍是比較廣泛。AONE中提供的風險彙總視圖(下圖左)只能單維度的展示風險嚴重性,缺乏可能性指標,因而咱們在數據大盤裏加上了風險矩陣(下圖右),按嚴重性、可能性劃分出9宮格,把注意力集中在矩陣右上角,一目瞭然。
人力資源投入是你們都很感興趣的一個話題。AONE暫時不提供相關統計,咱們只能另外開發小工具,由團隊TL每個月填寫各項目參與人員的數量。資源分配能夠宏觀上幫助研發團隊規劃項目投入,不只僅對過去的資源投入分析總結,更重要是能夠總體上預計將來的資源分配是否能支持業務需求。
理論上,你們填好AONE裏的需求工時估計,計算出來的工做總量應該是最準確的資源耗費成本,也能夠生成項目的工做量燃盡圖,以此能準確的預測項目實際上線、驗收的日期。但實際執行中面臨挑戰太大,需求拆分不明確致使工時估計落實困難,而不得不折中由TL來彙總人力資源分配信息。
通過半年的項目規範、數據運營落地實踐,從S1半年的項目需求交付週期回顧,咱們發現:
強管控的需求交付週期明顯短於平均值。
交付週期中佔比較大的是需求分析階段,表徵就是項目前期需求、目標不明確,致使後期開發趕工,測試壓縮,最後的結果天然就不夠好。
AONE的使用規範統一化很是重要,對需求的跟蹤、更新不及時就會形成數據誤差。在使用好項目例會同步信息的同時,經過關聯代碼和需求自動彙總狀態變化信息,讓數據更準確。
項目管理體系的將來
我常常被問到PMO是幹什麼的?不少人直接把PMO和過程改進、提升研發效能相等,我以爲PMO應該承擔的責任是:首先,協助分解戰略,合理部署資源,把關項目立項,整合項目結構。其次,創建系統的適配的管理規範,拉通上下游,讓研發團隊如同工廠生產線通常有質量、有效率的交付產品;最後,賦能項目經理,提升管理水平。優化、提效應該是一以貫之的持續改進。
通過半年的數據建設,飛豬技術部運行的項目已經逐漸規範,完成了兩個重點戰役的M4驗收,明確了項目邊界,逐步培養項目經理們的數據意識,倡導你們追問業務目標,量化過程指標,每一個迭代都及時收集業務反饋,保證用戶價值在運營、產品、技術、客滿團隊之間的順利傳遞,並造成閉環。固然,咱們依然面臨巨大的挑戰:
用戶價值的追問、傳遞必須鍥而不捨的堅持下去。
平常需求和弱管控的項目開發支持不夠。
AONE中沉澱了大量的數據,須要人性化的自動收集和分析焦點問題。
項目的迭代規劃、按期演示還沒有制度化。
項目經理賦能不夠,只有愈來愈多的優秀項目經理成長起來,才能更普遍的保證系統健康運行。
這半年,有成功交付上線的項目,也有目標不明確業務效果不明顯而被叫停的項目,咱們爲成功喝彩,也爲挫敗反思,至少咱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願有一天能真正實現項目的可視化、可度量、可預測,但願有更多的人有熱情投身項目管理。將來的路還很長,咱們還需努力。
在此文結尾,不得不提到龍幽、歐旋兩位數據挖掘專家過去5個月中對PMO工做的傾力支持,老是容忍並及時知足需求方提出的各類瑣碎、奇葩、緊急的要求,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