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成微軟認證講師(MCT)

我是一位在深圳打拼的ITer,目前是一位IT培訓講師、企業IT服務諮詢顧問,技術的發展方向是微軟基礎架構技術。網絡

很是感謝你們對個人博文《我和PC共同成長的17年——爲什麼走上IT這條「不歸路」》(http://ghostlan.blog.51cto.com/5413429/1298894#588399)的支持,其實這只是一篇流水帳而己,並無太多實際意義的。因此在這裏詳細的介紹一下在這過程當中的心路歷程,但願對各位有志於從事IT的朋友,有些借鑑意義。架構

首先爲個人「標題黨」道個歉,雖然本文叫作「如何養成微軟認證講師」但實際上更多的是我在這條路上的心路歷程,並不必定具備普適意義,但願讀者朋友有個判斷,擇其中對您有幫助部分看看。ide


雖然看起來,我目前作的工做專業性很高,可是個人成長過程卻看似和這個沒有任何關係,個人專業是物理學,以往的工做經驗作過銷售、採購、工人等。因此對於我走上IT這條路,不少人以爲奇怪,甚至有朋友會以爲是在走彎路。可是我並不這樣認爲,借用一句廣告語就是:「過去的層層累積,成就瞭如今的我」。下面我就分幾個階段來介紹一下個人成長,並詳細介紹一下在各個關鍵轉折點,我是如何作出抉擇的。固然,不必定適用於全部人,僅供參考。工具


階段一:中小學,重要基礎

學習

提及這段來,我還真是要由衷的感謝父母。spa

我和不少男孩子同樣,都有一個被打到大的童年,在個人童年記憶中,八層以上都是被打的畫面。可是,這一階段卻很是有價值:代理

一、被打的緣由很特殊:疼痛是能讓一我的快速成長的方法,細想下來,我每次被「教訓」都是頗有道理的,好比「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毋懶」、「出必告,返必面」等等。他們老是抓着一我的基本素質進行培養,而歷來不會對個人成長限定目標或路線。blog

二、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小時候,在農村,學習的氛圍是很弱的,父母文化水也不是很高。他們的作法就是在我很小的時候便培養讀書的習慣。因此就會發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別人家的父母,老是去外面拉孩子回來學習;而個人父母,老是想推我出去玩一下子。it

也所以,個人學習能力和超前學習的習慣就養成了,那時候,幾乎是小學學了初中的知識,初中學了高中的知識,而高一,基本已經完成了大學普通物理和簡單的微積分知識。class

三、埋下了興趣的種子:和如今的孩子同樣,個人父母也會培養個人愛好,可是歷來強制。早在1997年的時候,我便已經擁有了本身的PC,在那個年代,但是件至關奢侈的事情。


轉折一:高考,人生的叉路

高考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重要轉折。我也面臨着很是多的選擇,以及家人給出的各類各樣的建議。

在這樣的轉折面前,個人選擇很是簡單,既然我不清楚將來的道路,那就選擇一條本身感興趣,適用面又廣的基礎學科——物理學。

就這樣,我以631分(吉林省排名2600左右)的成績,順利進入吉林大學物理學院。


階段二:大學,全面體驗

大學生活,我的以爲是人生中很是很是寶貴,又重要的過程,這倒不是必定是咱們要學到什麼硬性的知識,而是不少軟實力,都應該在這個階段培養出來,包括咱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都要有計劃的養成。做爲學生的咱們,對社會上的形形×××一無所知,對職場的規則也一無所知,這些若是等到畢業後,在職場中培養,無疑是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的。而若是做爲學生,有學校這個溫牀作後援,努力的進行各類體驗,付出的代價必定會大大減少。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我這幾年的規劃:

一、大一,全方面體驗。對於經歷殘酷的高考洗禮的孩子,任何事物,對咱們來講都是新鮮的。因此在大學期間,我嘗試了很是多的事情以及興趣愛好,好比:作家教、參加社團、參加學生會、攝影、魔術、短道速滑、搏擊等等。

經過這麼多種體驗,再加之個人專業特色,成就了個人哲學思惟。

什麼叫哲學呢?我比較喜歡國學大師馮友蘭先生的定義:思想咱們思想的思想,就是哲學。

其實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常常對本身進行反思,這樣就能夠從大量的體驗中,抽象出一種具備普適意義的規律。舉個簡單的例子,物理學家,在實驗室裏,經過斜坡和小球,進行大量的實驗,而後總結出公式:F=ma,而這個公式是具備廣泛的適用性的。咱們的生活和工做也同樣,只要常常反思,必定能夠結合本身的經歷,總結出很是多的有普適意義的規律。若是一我的,一旦擁有了這樣的反思能力,那麼在他人生的道路上,就永遠都沒有彎路,由於每一種體驗,都會對這我的的思惟進行一個補充,這樣就真正的作到了所謂「活着就是修行」。

二、大二,肯定方向。擺在每一位大學生面前的現實問題:考研仍是工做?作什麼工做?

這個問題,我在大二給出了本身的答案:工做,作IT。理由是,我以爲讀研究生,更大的優點是能夠進入學術組織,專心於學術。而我經過前面的體驗,仍是比較傾向於社會工做,而進入社會工做,社會纔是最好的學校,不走出去,永遠得不到成長。至於爲何選擇IT,在博文《我和PC共同成長的17年——爲什麼走上IT這條「不歸路」》(http://ghostlan.blog.51cto.com/5413429/1298894#588399)中,已經寫的很明白,很單純的就是由於喜歡。

三、大三,說作就作。既然通過前兩年的努力,我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即「作IT的工做」。那麼接下來就是要付之行動了,說走就走。

在大三上半年那個寒冷的冬天,我開始了系統的IT知識的學習。很慶幸我有一羣很是給力的同窗。你們沒有吸菸、酗酒、混日子的壞習慣,而更多的人是以學習爲樂的。在那時候,咱們有人學習了CCNA,有人學習了MCSE,有人學習了軟考中級的一些知識。我雖然由於經濟的緣由,最終拿的是軟考中級網絡工程師的證,可是咱們的知識都是共享的。

IT是很注重實踐的,有了理論還遠遠不夠。在大三下半年,東北的春天冰雪消融、萬物復甦,我找了一份在乙方,作綜合佈線的實習工做。其實就是爲銀行鋪設網線和電話線路。在那一年,吉林省共計9個地市級的40多個銀行網點,都留下了個人身影。天天作水晶頭、打模塊、拉網線,多數都是純體力勞動,真的很辛苦,可是練就了我很是好的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作事情上的細心程度(進行過大規模的網絡建設的應該有同感,沒有細心,那一堆線是弄不明白的),這對之後的苦逼IT生涯,真是很是有幫助的。

四、大四,忙碌的狂歡。大四,最重要事情無非就是找工做,真正想找工做的同窗,基本在上半年就能夠解決這件事。我也不例外,順利的進入了一家在深圳作PC的生產型企業。

對於大數多的同窗而言,找到了工做的大四,能夠算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有憧憬、有時間、有成就、沒壓力,是很是適合狂歡的日子。可是我沒時間狂歡,我爲了能更全面的瞭解我將要效命的品牌,堅持要到了一份在當地(吉林省會-長春)的最大的門店作銷售的工做。開始了我爲期七個月的銷售工做。很幸運,在這七個月中,個人業績很是好,在店內的幾位銷售中,連續七個月的Top Sales,其實平均每個月50臺左右的銷量,在當時長春的各個店中,都算是很是不錯的成績。可是正是由於這件事,給我帶來了目前爲止,我我的最難選擇的叉路。


轉折二:打工or創業?

正是由於在半年的銷售工做中的出色表現,讓當時的老闆很是強烈的想要留下我,作生意上的合做夥伴,因爲當時咱們是吉林省最大的代理商,並在省會有兩個門店,他提出將兩個門店以很是優惠的價格轉讓給我作,而他本身專心作渠道。

怎麼辦?是去壓力山大的深圳作一個前途不明朗的打工仔?仍是留在長春作一位「小老闆」?這事,當時還真是把我難住了,經歷了近兩個月的衡量,徵求了大量的親朋好友的建議。

最終的答案,我選擇了來深圳。理由就是想到大一點的城市見識一下,也許到了更大的舞臺上,就會發現,在原來的地方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機會。


階段三:初到深圳,辛酸的打工

按照大四籤的就業合同,我來到了深圳。開始了辛酸的第一份工做:

一、收入可憐。只有2600元的月薪,住房就要花掉差很少1200元。這裏真的不得不吐槽一下,本身公司的員工宿舍,租給本身員工1200元一個月,租給外面的人900元,怎麼想的呢?

二、氣候不適。做爲土生土長的東北人,並且是一個在東北就很是怕熱的人,初來深圳真是要命,7月份,無處躲,無處藏的熱浪,雖然宿舍有空調,可是1200的房租加上工業用電的價格,對於2600的月薪來說,真是不捨得用啊,並且我身上還揹着2W元的助學貸款呢。

三、工做不穩定。對於深圳的一些製造型企業,咱們都知道,人員就像咱們家裏的剪刀、鉗子等工具同樣,很容易買到,用的差很少就扔掉,再換新的。每一年都有大量的畢業生被招進來,而後被填補到各個位置作了大量重複的勞動,再在下一畢被招進來以前,想辦法把前一批趕走(固然不會辭退啦)。

我也不例外,在短短的一年中,前先後後作了差很少四個月的工人,作了半年的採購,還作了兩個月的關務。

咱們在畢業後,因爲對社會規則的不熟悉,每每會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自大型,認爲本身能夠掌控不少事情,因此在公司每每會有各類要求,各類建議,而另外一種是自輕的,認爲本身目前一無所知,每每在公司裏默不做聲,什麼東西都是被動接受。在這裏,我經過那半年的採購經歷,向你們分享一下我如何在這其中取得平衡,固然,不一樣的人,平衡的點是不同的,也許你的就不同哦!

其實作採購的半年日子過的仍是挺滋潤的,有些朋友認爲是個人運氣好,獲得了個好機會,可是我想說的是,機會真的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若是隻靠誤打誤撞,不少機會都會溜掉的。

選擇1剛開始來深圳,你們都是在工廠裏面作工的,哪一個部分門缺人,就會過來要人。這時候,採購部來要人,去仍是不去呢?

個人選擇:去。採購部門通常較強勢,主動性會多些。

選擇2剛進入採購部,能夠選擇負責的有電池、準系統、硬盤、液晶面板、包裝箱、說明書貼紙等印刷品,選擇哪個?

個人選擇:印刷品。深圳的印刷廠不少,那麼咱們甲方必定就有很是大的主動性,另外,對於一臺電腦來說,一本小小的說明書,實在微不足道,因此內部壓力會小得多。

選擇3作採購,會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問題,有些工做推進起來會面臨種種咱們沒法預知的阻力,怎麼辦?

個人選擇:對於本身沒有把握的事情,寧願少作,不作,也不可作過。

選擇4一段時間的工做後,全部當年進來的新員工,返回工廠作工(我猜是想讓你們本身離職,好爲下一年的新員工空出位置),多數人都選擇了離職,堅持下來最多的就是採購部的人,而部分人也通知努力,回到了原崗位,這時候,我是爭取回去?仍是離職?

個人選擇:順勢而爲,見好就收。順勢而爲才能勢如破竹,當時的趨勢,你們離職,爲下一年的人留位置,是大勢所趨,在生產型的企業,永遠不缺幹活的人。另外,作採購的,頭上老是懸着一把劍,而這把劍是否掉下來,動主權全在公司和領導手裏,這種日子真心不容易過,因此仍是趕快離開的好。

這幾個選擇,是對是錯?誰知道呢,角度不一樣,答案或許都會不一樣,總之我爲個人選擇負責。對您呢?是否有些許啓發?


轉折三:PC or IT服務?

正如在博文《我和PC共同成長的17年——爲什麼走上IT這條「不歸路」》(http://ghostlan.blog.51cto.com/5413429/1298894#588399)中所說,在離職後的日子裏,我仍是想要爲PC的市場盡一份力的,耐何,時代的背景以及咱們PC市場的不給力,讓人很難找到好的機會。因此我將目光轉向了需求更大,成長更穩定的企業IT服務市場。


階段四:IT,披荊斬棘

我開始真正的走上了我喜歡的道路,並且有幸,找到了一家與個人價值觀很是符合的公司。因此剩下的事情就是努力工做了。

不少人瞭解了個人年齡後,都很是驚訝,爲何個人工做成績與年齡相比,差距這麼大,在這裏也分享一些經驗:

一、工做時間。有個笑話說的好,「你才畢業兩年,哪來的四年工做經驗呢?」「加班加來的。」但我想說,這真的不是個笑話。

在我作IT的這幾年,白天的工做時間,要作IT服務項目,有過工做經驗的朋友,捫心自問一下,在一天的8小時工做中,你的有效工做時間,是幾小時呢?那麼有乙方項目經驗的朋友,再想一想,你的有效工做時間呢?

接下來,你們下班都在作什麼呢?若是是北上廣深還好,可能還在加班,小城市可就很差說了。但是我呢?還要學習備課。由於IT新技術這麼多,而我做爲非科班出身,敢不努力嗎?另外就是,我做爲講師,對知識的時間限制及水平限制是很是嚴格的,因此只好晚上努力嘍。

週末呢?您是否還在爲週末去哪玩苦惱?抑或像個人一些朋友那樣,感嘆週末大把的生命就浪費在無聊中了。而我,固然是要講課,IT的培訓好多都是週末班的,特別是我負責的微軟的培訓,幾乎都是週末的,因此每一個週末就不用想着休息了。

你覺得這就完了嗎?固然沒有,做爲講師,知識面是要很廣的,知識體系也要學會梳理,更要懂得如何把知識分享出去,因此,多讀書,擴充視野,是必不可少的功課。我通常會把這個時間放在早上,若是前一天晚上能夠在十二點前睡覺的話,我通常早上會起的早一點,讀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書再出門上班。

綜合下來,若是把學習和能力提高的時間也算爲工做的話,我一週保守估計80小時沒問題吧!再加之,個人有效工做時間,絕對比多數的人高。這樣算下來,我說我能夠用一年的工做,積累別人兩年或三年的工做經驗,過度嗎?

二、思路要開闊。做爲IT人,每每只會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是否要熟練掌握一些工具?是否要懂得如何溝通?是否要懂些管理的知識體系?因此,必定要先識別出,咱們工做中所須要的全部技術,而後齊頭並進,全方面的培養本身,才能成長的更快,更穩。而關於這個問題,我是有一套較完善的體系的,目前計劃開個系列博文介紹的,在這裏就很少說了。

三、哲學思惟。哲學思惟在前面已經提到過了,就是對咱們思想的思想,直白點就是常常反思本身,這有助於咱們將本身的經歷以及學習到的知識,更快的梳理成一個抽象的模型,以便於應用在往後的工做或生活中。而我,自認爲在這方面是比較有優點的,其一呢,從小父母的教育就是這樣,其二呢,就是得益於個人初中和高中兩個優秀的班主任老師,初中的班主任是教語文的,爲我開啓了中國哲學的大門,而高中班主任是教物理的,爲我開啓了西方哲學的大門。其三呢,個人專業影響,瞭解物理學的朋友應該知道,物理原本就是哲學的分支,像量子物理、相對論等,更是讓人歎爲觀止的優秀思惟。其四呢,就是這麼多年一直堅持讀這些方面的書,不斷的修改本身的思惟漏洞。


到目前爲止,我在這條路上走的還算順利,雖然很是辛苦,可是很是充實。

IT的世界真的是變幻無窮,IT對生產力的影響,使咱們一代人,要經歷過去幾個世紀的變革,因此很是多的人在這裏茫然無措。其實,我也很難看清這裏面的走勢,但我知道一點,對手越是多變,咱們越要穩住,以不變應萬變。而個人不變法則就是:踏踏實實的作出一些事情,讓本身的事情有價值,讓本身有價值,至於這個價格以及用武之地,留給市場去評判吧……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