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U系統是一套向上兼容Unix的徹底自由的操做系統。GNU表明「GNU's Not Unix」。它的發音是帶有g音的單音節。Richard Stallman在1983年9月作出了GNU工程的初始聲明。接着在1985年3月又發表了更長的版本,叫作GNU宣言。它被翻譯成多種其餘語言。html
起「GNU」這個名字是由於它知足了幾個要求:第一,它是「GNU's Not Unix」的遞歸縮寫;第二,它是一個真正的單詞;第三,它說(或唱)起來有趣。linux
「free software」中的單詞「free」關乎自由,而不是價格。您能夠付費或不付費獲得GNU軟 件。不管如何,一旦獲得了軟件,您便擁有了使用它的四項特定自由。有自由按照本身的意願運行該軟件;有自由複製軟件並將其送給您的朋友和同事;有自由經過對源代碼的徹底控制而改進程序;有自由發佈改進的版本從而幫助社區建設。(若是您再發布GNU軟件,您能夠爲發佈拷貝過程當中的物理行爲收取必定的費用,您也能夠贈送拷貝。)程序員
開發GNU系統的工程叫作「GNU工程」。GNU工程構思於1983年,意在找回在早期計算機社區中普遍存在的合做精神—經過除去專屬軟件全部者設置的障礙而使得合做再次成爲可能。編輯器
1971年Richard Stallman在MIT開始職業生涯時,他在一個只使用自由軟件的小組中工做。當時,甚至計算機公司都常常發佈自由軟件。程序員們能夠自由地相互合做,他們也常常這樣做。操作系統
到了20世紀80年代,幾乎全部的軟件都是專屬軟件,這意味着它有了一個禁止和阻止用戶合做的全部者。這使得GNU項目成爲必然。.net
每個計算機用戶都須要一個操做系統;若是沒有自由的操做系統,那麼你將甚至沒法在不使用專屬軟件的狀況下開始使用計算機。因此自由軟件議程上的第一件事顯然就是一個自由的操做系統。翻譯
咱們決定將此操做系統與Unix兼容是由於它的總體設計歷經考驗而且可移植,並且還由於兼容性使得Unix的用戶很容易從Unix上轉移到GNU。設計
一個相似Unix操做系統包括內核、編譯器、編輯器、文本格式化軟件、郵件軟件、圖形界面、應用庫、遊戲以及其餘不少別的東西。所以,編寫一個徹底的操做系統是一項巨大的工做。咱們從1984年1月開始,並在1985年10月創立自由軟件基金會,它初期爲開發GNU募集資金。htm
到1990年,咱們或者找到或者寫出了全部主要的組件,除了一個—內核。當時,Linus Torvalds在1991年開發了一個相似Unix的內核Linux,並在1992年將其變成自由軟件。將Linux與幾乎完成的GNU系統結合在一塊兒就是一個徹底的操做系統:GNU/Linux系統。估計如今有幾千萬人在使用GNU/Linux系統,一般是GNU/Linux發行版。如今Linux的原始版本包含非自由的固件「blobs」;自由軟件活動家目前也維護着一個自由版本的Linux,叫作Linux-libre。遞歸
然而,GNU工程並不限於核心操做系統。咱們的目標是提供一個完整的軟件系列,知足不少用戶的任何要求。這包括應用軟件。參看自由軟件目錄來了解分類展現的自由應用軟件。
咱們也爲非計算機專家的普通用戶提供軟件。因此咱們開發了一套圖形桌面(叫作GNOME)以幫助初級用戶使用GNU系統。
咱們還想要提供遊戲和其餘娛樂應用。已經有不少自由的遊戲。
自由軟件將走多遠?沒有止境,除非到諸如專利等法律系統徹底禁止自由軟件之時。最終的目標是要爲全部計算機用戶但願進行的工做提供自由軟件—而且所以讓專屬軟件成爲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