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我是潘傑,來自中國科大數學學院,是計算數學專業的學生,如今在MSRA的IG組實習。程序員
我比較喜歡各類音樂,喜歡去音樂節和Livehouse,如今尤爲喜歡hiphop和張懸的歌。以前也喜歡看書,有興趣的書都會看,如今讀書的時間愈來愈少了,看書的時間大多都用來看電影。大學在合肥常常會以爲很無聊,週末就一我的看電影,三年大概看了150+。楊德昌說過,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至少延長了三倍,對此我很認同,我在電影中看到了不少觸動人心的真實或者虛構的世界。每次去其餘城市,若是有好的博物館和藝術館,我都會去看展覽,有時候會獨自在裏面待一天。我心中一個好的城市必定要有很好的博物館,好比北京和巴黎,這樣它基本也會具備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圍,才適合長久溫馨的生活。其實不管看書聽音樂,仍是看電影和逛博物館,都是適合一我的去作,人多的時候不免喧鬧。算法
我喜歡認識不一樣文化背景的人,和不一樣的人相處,聽別人的經歷和觀點能讓本身少一些狹隘和閉塞,聽他們的故事是一種頗有趣的事情。因此我不喜歡在一個地方生活過久的時間,但願能夠常常換環境,這樣能接觸新的圈子,不至於讓生活一成不變。數據庫
我一直都比較喜歡數學,曾經學過不少年的數學競賽,尤爲是初高中花費了大量精力,週末和寒暑假都在學數學,最後結果還不錯,進了CMO。本科在科大數院很幸運認識了許多良師益友,學習了不少的數學課。編程
1.設計模式
在你一輩子中身體最健康,精力最旺盛的時候,能在大學全職學習和研究,這是少有的機會。請說明一下,你是怎麼選擇了這個專業的?離成爲一個合格的 IT專業畢業生,在專業知識、技能、能力上還差距哪些?安全
選擇計算機圖形學,是由於大一聽完科大劉利剛老師的報告後我感受這正是本身所喜歡的學科。微信
以後在科大GCL實驗室與EPFL的LGG實驗室學習了兩年,以爲比較喜歡圖形學,想繼續作下去。數據結構
本科學習數學的緣由:1.數院前兩年半的數學課質量很高,收穫很大 2.學數學感受內心面充實和愉悅 3.大一結束後沒有想清楚是否轉計院 4.我所在的圖形學實驗室氛圍很好架構
距離一個合格的IT專業學生,還差不少,本科70%以上的時間都在學數學,CS知識嚴重薄弱。工具
技能 | 目前水平 | 但願課程結束後的水平 | 如何完成目標 |
程序理解 | 4 | 6 | 多實踐,多請教其餘同窗 |
代碼質量 | 3 | 5 | 多實踐和練習 |
處理大數據 | 3 | 5 | 持續多學習 |
效能分析和改進 | 3 | 6 | 閱讀相關的資料和方法 |
我的源碼管理(Github) | 2 | 5 | 須要堅持 |
2.
(a)你爲什麼要來上課而且認真參與
來上課的緣由:1.以前一直聽聞鄒欣老師授課高屋建瓴水平極高,想和老師多學習
2.本身沒有學習過軟工課程,也不瞭解軟件工程,想要提升能力
3.提升本身專心作事情的能力
(b)你在大學中體驗到了哪一種師生關係,你但願這門課是什麼師生關係?若是老師佈置的做業對你來講有些困難, 你會怎麼樣:
本科時候師生關係大多數爲:Stranger / Stranger 或 Prison Guard / Prisoner ,有少數Retailer / customer。
我所認知的理想關係也是Coach / Trainee。若是老師的課程較難,同時也是我所喜歡和想要掌握的,我會盡可能達到C: 向老師和同窗請教,花更多時間,把做業所有完成。
(c)在工做中,咱們要引用文獻,參考別人的資料,在別人工做的基礎上繼續開發, 這些活動和抄襲、剽竊的區別是什麼?
不管完成課程做業仍是科研,代碼和文檔都不能抄襲別人。關於引用和抄襲的區別,我認同祁琳峯同窗的觀點。
3.幾年後,你能夠作學術研究、作軟件項目、作其餘專業的工做,作公務員,出國深造,回家繼承家族企業... ,不一樣的選擇有不一樣的努力方向, 你今天是怎麼爲未來準備的?
若是phD期間比較順利,會考慮畢業後繼續research,想去歐洲或北美作postdoc,這樣也能遊歷不一樣的城市。若是考慮薪酬方面,直接國內找一個CV或CG相關的工做會更好。現階段就是想要多補一補CS相關的技能。
4.你在這門課的計劃是什麼?參考一些學校的教學(美國本科,中國軟件工程本科1,美國大學軟件專業),你對這個課程有什麼期待?你打算怎樣度過這個課程?你想當助教麼?
我計劃經過這門課系統的學習軟件工程,掌握這門課須要的各類技能。我想盡量多花時間和精力來完成這門課做業,作出本身所滿意的項目。
你目前的代碼量是多少(列出語言和代碼量,精確到100行)? 爲了有資格入職一流的軟件公司/互聯網/人工智能公司,須要多少代碼量?從事高校教學科研工做呢?
語言 | 代碼量 | 來源 |
C | 8000 | 課程做業:C語言,數據結構,算法基礎,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數值代數 |
C++ | 4000 | 1.課程做業:計算機圖形學,數值代數 2.今年的暑研項目 |
Matlab | 4000 | 1.課程做業:數值分析,數學建模 2.一些小的科研項目 |
Python |
1000 | 1.課程做業:人工智能原理 2.一些小的科研項目 |
這個代碼量距離入職或科研,都相差弗遠
你打算平均每週拿出多少個小時用在這門課上(時間包括上課時間)?
每週20+小時,若是還不夠就週末多刷夜吧
若是你在前面說過,你在前兩年浪費了不少時間,如今要發奮遇上,請問你打算:
我以爲前兩年也沒有浪費太多時間...大多數數學課都很值得上,只不過一些計算數學的專業課內容過於陳舊或老師講得太差了,應該把那些課從培養方案裏面刪掉。
我如今想要遇上其餘人,要一直努力,直到達到目標爲止。
你計劃在本課程結束時,完成多少代碼量?每週應完成多少代碼量?
學期總高代碼量5000+行,每週高質量的代碼500+行
5.你如今的道路不少前人曾經走過,他們有什麼經驗教訓?請從博客末尾的文章列表任選一些閱讀,針對其中一篇發表感想。
我讀了陳梓瀚(vzch)的博文,文章回顧了他一路學習編程的經歷。以前我有在知乎上看過他的回答,這篇博客和他在知乎上的風格是很類似的,諸如「高考數學選擇題在髮捲後不準動筆的10分鐘內就被我所有心算出答案,並且全對了」之類的話語出現了不少...拋開這點不談,他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a).「若是要快速提升本身的編程水平的話,你必須老是去作一些你作得出來,可是難度大到只要再難一點點你就作不出來的事情。再這麼堅持好些年以後,確定會進入高手的行列。」要給本身不斷地創造一些足夠困難可是又有辦法完成的挑戰,這樣才能夠老是讓本身保持着一個快速前進的狀態。就是要避免本身一直沉浸在溫馨區,要不斷推到學習區。
(b).「設計模式的存在就是爲了抵禦需求變動」一段好的代碼是具有好的維護性,在後續被別人繼續開發中,不會出現混亂不堪以致於要重寫,所以代碼的架構必定要好。
(c).「在程序員的生涯裏面,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對編程的熱情,不要被生活的雜事所磨滅。其次是要給本身不斷地創造一些足夠困難可是又有辦法完成的挑戰,這樣才能夠老是讓本身保持着一個快速前進的狀態。」
請快速閱讀《構建之法》全書,發佈隨筆1篇,要求列出5個問題,能夠是讀後不理解的,或者讀後反對的。註明是哪一章哪一節。要有觀點、有證據或分析。要求篇幅長到能把觀點表述清楚。
1.給任課老師和助教的建議(第9頁)第五條:模擬實戰,用客觀數據來評分。
這一節提到:爲了客觀的評分,把學生做業當作比賽,比博客的閱讀量,比下載量等等。
這樣其實也是在考覈學生的推廣宣傳能力,產品的創新思路,是否投合市場客戶需求。我以爲雖然考察內容更加綜合寬泛,但可能會帶來做業目的的誤差。由於有些產品雖然質量很高,可是並非迎合市場的,下載量不免會通常。而有些CV方面的APP,好比變臉自動美顏,每每很受歡迎。
2.第六章 敏捷流程(第120頁)
衝刺階段,外部需求的改變將留待衝刺結束後再討論,同時天天要開例會依次報告。
個人疑惑在於:第一,若是外部需求是必要且重要的,那麼不理會他們的需求,即便作完項目也須要從新再作,這樣是否是隻會浪費更多的時間?第二,如何能夠保證天天例會的高效性,這一點老師在122頁有很詳細的敘述了,但我還有建議:就是不一樣成員須要提出本身對於項目新的思考想法,而不是僅僅彙報工做進度。思想上互相溝通,開會會更有價值。
3.第八章 需求分析(第173頁)
關於四種劃分:殺手功能\外圍功能,必要需求\輔助需求, 以及所以劃分出的四個象限。
這裏我也想討論微信與QQ直接的比較(這個問題我本身從高三就想了好久,同時我也讀過祁琳峯的博客),談談個人見解。首先,我以爲騰訊推出微信的目的不是想要替代QQ,而是去佔有QQ以外的人羣市場,這個市場既包含陌生人社交,也包含中老年人羣。微信的殺手功能在於:1.搖一搖和附近的人等功能,提供了潛在的陌生人社交。2.大量優質的公衆號內容以及朋友圈分享功能,客觀上說微信公衆號質量遠高於其餘社交軟件,爲愈來愈忙碌的生活提供了好的閱讀方式。3.隱私保護的很是好,朋友圈三天可見,非共同好友沒法看到朋友圈評論,添加好友的方式相對QQ比較安全。4.界面簡潔,易於中老年人上手。
這些殺手功能足以讓微信成爲最好的社交軟件。至於羣文件管理等方面,雖然是必要需求,可是是外圍功能,對於學生來講用QQ來互補微信正好,對於公司來講每每有內部本身的特有APP。
4.第十六章 IT行業的創新(第334頁)
「不但大衆不喜歡創新,甚至連創新者本身都不例外,有些創新者甚至恨創新。」
關於這一點,我以前聽到一種觀點:作科研要學會去翻20年前的老論文,其中一些論文的思想方法很好,結合如今更加進步的手段或工具,每每能有很好的新成果。
在算法或數據庫領域,創新的想法不被接受,多是由於這種創新超過了所處時代工具的上限,還須要時間,等待技術的突破或新的社會需求。
5.第十二章 用戶體驗(第251頁)
若是一個產品呈現的方式具備好的短時間刺激的效果,同時它又有不斷更新的好的內容,我以爲也能很好的生存下去。好比ins,它界面簡單優雅,同時內容質量很高。
認真寫反饋:爲了改進教學,收集資料,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會要求學生填寫對課程的反饋, 你會怎麼作?
我會常常講本身的問題和困惑與老師和助教溝通,提出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