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應該注重用戶體驗
作前端也有一段時間了,對於實現各類需求來講已是遊刃有餘了,代碼的質量和可擴展性都能把控。目前最缺少的就是所謂的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提及來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可是又是實實在在地決定着用戶用起來爽不爽。最近寫了不少中後臺系統,不少人都認爲這種中後臺系統沒什麼技術含量(使用現成的UI框架寫寫表單,table作一作增刪改查),我想說的是任何產品若是想作好,都必須重視用戶體檢。
另外一個劣勢是大部分公司對於這類產品,都缺少產品和ui資源提供大力的支持,因此說,提高用戶體驗的大部分工做都落到前端身上了。
- 典型的中後臺應用,大多數是對錶格的增刪改查,有以下改進
- 最基本的頁面的每一個ui組件要能使用正確,合理,在使用select的時候不要使用input,在使用aotucomplete的時候不要使用selec等
- 頭部添加菜單解釋說明,一個菜單標題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用戶一開始用起來可能都不知道該菜單是幹說明用的,增長的解釋說明能很好的幫用戶瞭解該頁面功能
- 操做按鈕的歸類,以前通常將增長,刪除,修改,導出表格,搜索,搜索條件等都放在一塊,這樣給人一種很雜亂的感受,如今將這些控件分爲兩類(
搜索條件和搜索按鈕
,增刪導出刷新等操做按鈕
)。其中 增刪導出刷新等操做按鈕
放到頭部菜單裏,和下面的 搜索條件和搜索按鈕
區分開來。
- 對於複雜的搜索條件,劃分爲基礎查詢條件和所有查詢條件,基礎查詢條件涵蓋用戶經常使用的幾個搜索條件,其他高級搜索條件先隱藏,經過
顯示所有
按鈕顯示所有搜索條件。這樣體驗具備層次感,並且用戶不會由於一大堆條件輸入框而感到厭煩。
- 對於表格,若是查詢數據爲空,則顯示
暫無數據
; 若是是後臺報錯,則顯示 網絡異常,請點擊按鈕刷新
,以前都是經過提示框顯示接口報錯等。這樣的好處有兩點,一是若是用戶想嘗試從新獲取數據不用再點刷新整個頁面了,二是提示框會打斷用戶聚焦的視線,對於用戶來講是很差的體驗。當表格的列數不少時,操做一欄要固定住,方便用戶操做。
- 左側菜單樹,當菜單過多時,增長搜索框,能夠快速定位到該菜單頁面,方便用戶操做。
- 避免所有頁面loading,只用局部loading
- 封裝重複邏輯,好比table的分頁,大量表單等
- 大數據項目的一些用戶體驗優化的點
- 指標卡片 加問號圖標,用tooltip顯示指標的含義;包括頁面上一些文案,若是含義難懂的均可以加tooltip
- 可點擊的元素鼠標變成手型
- 前端緩存優化(用戶點擊過的圖標數據緩存起來)
- 表單要儘量簡單,負責的表單會讓用戶失去耐心
- 下拉框若是選項比較少,能夠直接用radio來代替,用戶能夠省一步點擊下拉框的操做
- 查詢圖表的時候須要填時間區間,能夠放一些常見的時間區間給用戶選擇,好比
今天/昨天/上週/上月/前三月
, 避免用戶去手動選擇兩個時間框
- 通用
- 當前用戶登陸後被其餘用戶擠下線,選擇用全屏提示框+肯定按鈕提示用戶。此類通知屬於一級重要,必須確保用戶知道該重要通知,肯定按鈕是爲了強行讓用戶瀏覽該重要通知的。產品提出自動跳轉到登陸頁面,用一行小字提示,讓用戶看到該重要通知的可能性大大下降。實在不妥。
- 前面說 的table 顯示三種狀態:有數據/無數據(no data)/網絡異常,點擊刷新,這三種其實適用於不少的展現數據的組件,好比圖表組件。
歡迎關注本站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