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八個級別

在面試時,你可能會被常常問到「在將來5年,你想幹什麼?」,這多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在中國,答案通常可能會是Team leader,Manager,或是Architect,Specialist等,在中國,你們可能更多地以爲manager會是程序員的下一個目標,但是在國外,經理和程序員多是兩個不一樣的分支,Architect或Specialist 比經理來講更牛、代遇可能也更好,由於這些人的智商須要的更高。
在著名的「 Coding Horror」上出現了這樣一篇文章,我把其轉到這裏(我並無徹底如出一轍的翻譯,我只不過是用本身的話轉述罷了),也讓你們看看國外人的思考方式(固然,這篇文章只是分析程序員的級別而不是工種)。正如其做者結尾時所說,這八個級別並非很嚴格的,其只不過是一種想法,但願能給你們另外一種思路。
 
第八級 不朽的程序員
這一級別是程序員的最高級別。你的代碼比你的生命活的還長,當你死後,你將會成爲整個歷史的一部分。其它程序員對你頂禮膜拜,或許你會得到計算機最高獎「圖靈獎」,否則就是一系列極其影響力的論文,再否則,就是發明了一些能夠影影響整個編程界根基的技術。你擁有的不只僅是在維基百科上的一個詞條,還會有一個專門的網站來研究你的平生和你的工做成果。
好比: Dijkstra, Knuth(編程藝術的做者), Kay
 
第七級 成功的程序員
這類程序員一方面很著名,另外一方面在商業上也很成功,他們影響了整個工業界。他們彷佛決定了工業界中發展的方向,這些人,本身的編程能力當然了得,但估計他們的Business方面的能力應該大於他們編程的能力。(我我的認爲 Linus應該屬於這一類)
好比: Gates(比爾蓋茨), Carmack(Doom和Quake 3D遊戲), DHH (Ruby on Rail的建立者)
 
第六級 著名程序員
這一類的程序員,在編程圈子內比較有名氣,可是他們的這種名氣並不必定能給他們帶來某種利益。名氣是一件好事,可是成功可能更好一些,這類人通常正在給一個很著名的大的公司,或是是一極具影響力的小公司裏工做,或者正在建立本身的事業。不管怎麼樣,其它的程序員據說過你的名字,並以你爲榜樣在效仿着你。
 
第五級 骨幹程序員
這類程序員通常來講都是公司裏的骨幹份子,他們擔任着公司內最重要的編程角色,在公司內部,他們受到老闆和其它程序員的尊敬,他們不會失業,由於他們隨時均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工做。他們工做過的公司都會由於他們而有所發展。
 
第四級 通常的程序員
這類程序員的優勢在於,他們很清楚地意識到了本身可能這一輩了也沒法成爲一個偉大的程序員。天才只是不多的一部分人。若是這類程序員有一些商業和人員管理能力,他們也會在公司裏至關的成功。「認識自我」並不簡單,這並非通常人能作到的,可以認識本身的人已是很不錯了,找到本身的長處,並像那個方向努力,必定也會很成功的。由於在公司裏,並不僅有程序員一種職位,經理,PM,流程,SQA,技術支持,售前,管理員,測試人員等等均可能會讓這類程序員有更爲廣闊的天空。
 
第三級  業餘的程序員
這類人員不論是不是計算機科班出身,基礎如何,他們對編程有着特殊的愛好,他們可能會是一些頗有前途的學生或實習生,也許他們可能會給開源作一些貢獻(好比說提供一些語言包或是一些插件什麼的),有時候,他們也會寫兩個小工具軟件放在網上讓人下載,也行有些時候就是爲了玩玩而開發一些小程序而打發一下他們空閒的時間。他們徹底是靠熱情和承諾來編程。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一件事,由於興趣而引起的熱情一般會讓這些程序員成爲「骨幹程序員」。
 
第二級 不知名的程序員
這一級的程序員是典型的爲大衆所知的程序員,他們有必定的編程能力,但並不出衆,也許他們會在一家大公司裏工做,只程序員只不過是他們的工做而已,並非他們人生的所有。固然,這樣的程序員也挺好的。必竟,平凡地人仍是大多數,平凡地活着也沒有什麼錯的。
 
第一級 糟糕的程序員
這類程序員不知道爲何就走上了編程這條路,他們甚至連最基本的編程經驗和能力都沒有。全部被他們碰過的事情都須要他們的同事重頭再返工一遍,他們根本不就是程序員。程序員這個職位對於他們可能就是一個錯誤。
正如原文做者所說,「這些級別並非很嚴肅的,也並非每一個程序都會去思考一下本身的將來,可是這些級別可能會讓你去想想從事程序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本身可能變成什麼樣。」
文章: 來源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