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出大招】人工智能進入全國高中新課標,2018秋季學期執行

教育部出大招了。2018秋季入學的高中生,將要學習人工智能。算法

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有關狀況,並從新修訂了語文等14門學科的課程標準。在這次「新課標」改革中,正式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處理正式劃入新課標。編程

2b51251f8c29afc72f992dc3bea7905641c984dd

人工智能進入高中「新課標」安全

修訂版本的方案中,把高中學習內容分紅了必修課、選擇性必修課和選修課。具體在信息技術課程上,課程結構以下圖所示:網絡

2d252aebd2665adc9d134ea4243f6eb39ab2a331

高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是全面提升高中生信息素養的基礎,包括「數據與計算」和「信息系統與社會」兩個模塊。數據結構

數據與計算:編程語言

(1)瞭解數據編碼工具

(2)學會採集、分析、可視化數據學習

(3)學會一種程序語言,並使用程序語言完成簡單的算法大數據

(4)瞭解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編碼

信息系統與社會

(1)知道信息系統基本工做原理

(2)能夠開發簡單的信息系統

(3)判斷安全風險,瞭解安全防範技術

(4)學會遵照相關法律和道德倫理規範

高中信息技術選擇性必修課程是根據學生升學、個性化發展須要而設計的,包括「數據與數據結構」「網絡基礎」「數據管理與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維設計與創意」「開源硬件項目設計」六個模塊。

高中信息技術選修課程是爲知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學業發展、職業選擇而設計的自主選修課程,包括「算法初步「「移動應用設計」以及各高中自行開設的信息技術校本課程。

相比於 2003 版課標,這次公佈的「新課標」中,在技術(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上給予了學生更大的發展選擇空間。能夠看出,「新課標」大幅度減小了對於基本軟件使用的要求,而大幅度提高了在編程、計算思惟、算法方面的思惟要求,以及人工智能、開源硬件、網絡空間安全等知識面要求。

9b8edea913e35df3fc5fc0035005bc1d2fe91fd4

這一次修訂,歷時共四年,組織了260多位專家。修訂方案將從2018年秋季學期起開始實施。

「咱們修訂時,真的是戰戰兢兢,十分慎重。」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做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湛在1月16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課程容量上,新修訂方案保持了穩定;在課程難度上,三類不一樣課程造成了相應的難度階梯。

在此次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修訂中,課程兼顧理論和實踐,經過多種任務情景,鼓勵學生在數字化環境中學習和實踐。課程還倡導基於項目的學習方式,將知識建構、技能培養與思惟發展融入到運用數字化工具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當中。

中小學生學習人工智能,箭在弦上

而國家讓中小學生學習人工智能,也早已開始。去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要求中小學生要上人工智能課程,推廣編程教育。

5a99dd4e7f72a67c53bd7ffcbed7864275f75996

Python做爲2017年最受歡迎的人工智能編程語言,能夠說是 AI 時代頭牌語言,被認爲是進入AI領域的敲門磚。從2018年開始,浙江省信息技術教材將放棄VB,將Python歸入爲浙江高考內容之一。北京和山東也已肯定要把 Python編程基礎歸入信息技術課程和高考的內容體系。

2017年夏天,全國優秀高中生暑期學校在清華大學舉辦,期間軟件學院劉雲浩老師針對暑期學校161名學生提出的人工智能相關問題,花了400分鐘的時間逐一回復。公衆號「清華研讀間」對高中生們提問的主題作了一些簡單統計,統計結果以下:

5f9454b6c09ff48f79945246cef7d96db4854d31

在全部跟人工智能相關的問題中,提到最多的是人工智能發展對人類的威脅,佔37%:其中23%的同窗擔心人工智能會擁有本身的思惟和意識,從而使得人類失去對其的控制,另外14%擔心人工智能將在各行各業與人類競爭工做機會,並最終取代人類。

威脅顧慮以外,18%的同窗向劉教授詢問人工智能的目標和前景;17%的同窗請教了人工智能的發展示狀和典型應用;12%的同窗已經對人工智能專業領域有了一些初步瞭解,向劉教授詢問了一些具體的算法原理以及相關知識的學習方法;剩下16%的同窗則提出與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社會和倫理有關的問題,例如人工智能時代將如何影響對人類的定義等。

同窗們,大家作好踏上這列「人工智能」列車的準備了嗎?

閱讀原文http://click.aliyun.com/m/40610/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