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八個月,通過實際項目打磨與社區成員的共同努力,在KubeCon Shanghai 2019大會上,正式發佈了智能邊緣計算項目里程碑版本 KubeEdge 1.0。kubeedge/kubeedge時隔八個月,通過實際項目打磨與社區成員的共同努力,在KubeCon Shanghai 2019大會上,正式發佈了智能邊緣計算項目里程碑版本 KubeEdge 1.0。git
該版本除了在應用自動部署、支持GPU/NPU異構、輕量化方面有了進一步優化外,還全面支持端、邊、雲協同、服務網格通訊能力,並大幅提高了性能和節點管理規模。依託KubeEdge原生開源邊緣計算平臺,邊緣計算將雲端計算能力延伸到靠近設備的邊緣節點,實現了從雲到端「最後一千米」的邊緣計算資源遠程管控、數據處理、分析決策、智能化等。目前,已經普遍應用於工程質檢、OCR、人臉識別、駕駛行爲分析等邊緣場景。發佈的新特性包括Edge Mesh、Edge Site**、CRI support、**Quic protocol support、Modbus Mapper等。github
在雲原生模型中,單個應用程序可能包含數百個服務,每一個服務可能有數千個實例,而且這些實例中的每個均可能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合理管理使用 ServiceMesh,對於確保端到端的性能和可靠性相當重要。在過去的一年中,服務網格(Service Mesh)已經演變成爲雲原生堆棧的重要組成部分。docker
使用EdgeMesh能夠支持跨越邊界的微服務訪問,EdgeMesh特性基於標準的istio進行服務治理控制,引入EdgeMesh-proxy負責邊緣側流量轉發以及P2P技術跨子網通訊,提供雲-邊、邊-邊通訊,最終實現跨越邊雲的一致的服務發現和訪問體驗。安全
a)邊邊協同架構
b) 邊雲協同app
在邊緣計算實際場景中,有些客戶但願在邊緣端安裝整個集羣。 所以,集羣管理員/用戶能夠利用邊緣本地控制平面來管理集羣,集羣控制面運行在邊緣端也進一步加強了邊緣自治的能力。微服務
Edge Site正是KubeEdge社區推出的可在邊緣端運行的輕量級Kubernetes集羣。性能
在邊緣端Edged中添加了CRI的集成,當在資源受限的邊緣節點沒法運行現有的docker運行時是,用戶能夠選擇運行更輕量級容器運行時,如Containerd、Cri-o等。優化
在雲邊通訊中,除了使用已有的WebSocket協議,在1.0版本中引入了Quic協議。Quic協議是一種基於UDP的低時延的互聯網傳輸層協議,其很好地解決了多種需求,包括處理更多的鏈接,安全性,和低延遲等。使用Quic協議將增強KubeEdge中雲邊通訊的安全性,而且下降延遲,提高穩定性。ui
KubeEdge橫跨雲原生和智能邊緣兩大版圖,擁有很是大的想象力空間,足夠給國內的優秀工程師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咱們但願藉助KubeEdge開放的架構設計吸取更多全球開發者參與CNCF雲原生社區,共同繁榮CNCF雲原生和智能邊緣生態,合力一塊兒將KubeEdge打造爲CNCF雲原生社區以及智能邊緣領域生態的名片。
項目的地址(歡迎Star、Folk,各類Issue、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