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urt今天要個你們分享一個基礎的二維空間多邊形面積求算方法,主要也是爲了以後一篇《橢球體上某區域面積的求算,及蘭伯特投影與墨卡託投影后該區域面積對比》打一個基礎。關於投影的相關過程及編程方法,你們能夠參考我以前寫過的《.gen地圖文件的投影編程實現(以墨卡託投影和蘭伯特投影爲例)》http://www.cnblogs.com/to-sunshine/p/6048438.html。html
下面和你們分析一下算法思路吧:算法
==========================yogurt小課堂開課了=========================編程
首先,咱們知道一個二維多邊形能夠被分解成多個三角形,多邊形的面積即爲全部三角形的面積之和了。而後就是怎麼將求解三角形的面積與座標點聯繫起來了,由於咱們在程序中只給出了多邊形每一個點的座標而已,這和咱們手動計算不同,畢竟計算機可沒這麼智能。ide
三角形的面積 S = 1/2 a X h,這裏假設a爲三角形的底邊長,h爲三角形的高。那麼這裏 h =b X sin夾角 ,這樣便讓求取面積相關因子變到了三角形的邊和夾角上。即 S = 1/2 a X b X sin夾角。看到這裏相信聰明的你必定看出來了,a X b X sin夾角,很眼熟啊!對,它等於 | 向量a X 向量b | ,天然而然的,向量便把幾何的圖形與點座標聯繫起來了。spa
因此,三角形的面積 S = 1/2 | 向量a X 向量b | ,而 | 向量a X 向量b | = X1Y2 - X2Y1 ,若是想要把兩條邊的交點看作原點的話,那麼 | 向量a X 向量b | =(Xa-Xo)(Yb-Yo)- (Xb-Xo)(Ya-Yo)。爲了避免讓分數參與運算,等式兩邊同時乘2,獲得 2S = (Xa-Xo)(Yb-Yo)- (Xb-Xo)(Ya-Yo)。3d
而後,咱們假設在多邊形外面有一個點P,多邊形有N個頂點(V0~Vn-1)。要知道n-1是多邊形的最後一個頂點,那麼Vn就是V0,Vn+1就是V1。code
多邊形的每兩個點與這個P點相連均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你會發現,從前一個點到後一個點是順時針方向時,這個三角形面積爲正的話,那麼當從前一個點到後一個點是逆時針方向時,三角形面積爲負。當正負相抵後,剩下的正好就是多邊形的面積!以下圖:htm
所以,獲得多邊形面積 2S = 三角形(PV0V1) + 三角形(PV1V2) + …… + 三角形(PVn-2Vn-1) + 三角形(PVn-1V0)。blog
爲了方便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咱們選擇P點座標爲(0,0),那麼 2S =【 Σ三角形(PViVi+1)】+ 三角形(PVi+1V0),(i屬於0到n-2)。下面就有一個比較複雜的換算工做,是爲了簡化等式,方便計算:event
最後,咱們獲得 2S = Σ【Xi (Yi+1-Yi-1)】,(i屬於1~n)。
=================================下課了================================
原理講完啦,下面來給你們附上求解多邊形面積的代碼:
假設第一個多邊形幾個頂點座標分別是(4,6), (4,-4), (8, -4), (8,-8), (-4, -8), (-4,6), (4,6),用未化簡得公式求解;第二個多邊形的幾個頂點座標分別是(3,4), (5,11), (12,8), (9,5), (5,6),用化簡後的公式求解。
// area.cpp : 定義控制檯應用程序的入口點。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math.h> typedef struct { int x,y; }point;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point p[7]; p[0].x=4;p[0].y=6; p[1].x=4;p[1].y=-4; p[2].x=8;p[2].y=-4; p[3].x=8;p[3].y=-8; p[4].x=-4;p[4].y=-8; p[5].x=-4;p[5].y=6; p[6].x=4;p[6].y=6; int area=0; for(int i=0;i<6;i++) { area+=(p[i].x+p[i+1].x)*(p[i+1].y-p[i].y); } area =abs(area/2); printf("The area of graph1 is %d",area); point p2[6]; p2[0].x = 3; p2[0].y = 4; p2[1].x = 5; p2[1].y = 11; p2[2].x = 12;p2[2].y = 8; p2[3].x = 9; p2[3].y = 5; p2[4].x = 5; p2[4].y = 6; p2[5].x = 3; p2[5].y = 4; int area2 = 0; for (int j = 0; j<5; j++) { area2 += (p2[j].x + p2[j + 1].x)*(p2[j + 1].y - p2[j].y); } area2 = abs(area2 / 2); printf("\nThe area of graph2 is %d", area2); return 0; }
結果以下:
你們也能夠手動驗證一下,程序計算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