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irtualBox與Linux的安裝html
我是按照老師給的連接下的最新版本的VirtualBox5.26,而後Ubuntu軟件(版本是16.04,最新的是17)是本身在網上找的舊版本下好的,由於我在家用的仍是win7的系統,有點擔憂最新的版本適應不了。安裝虛擬機的過程當中遇到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程序員
1.安裝VirtualBox結束後運行出現以下錯誤。正則表達式
解決方法:在開始菜單,運行裏輸入regedit,運行系統的註冊表。找到選項HKEY_CLASSES_ROOT\CLSID\{00020420-0000-0000-C000-000000000046}InprocServer32 的值,將默認的oleaut32.dll改爲C:\Windows\system32\oleaut32.dll,再找到HKEY_CLASSES_ROOT\CLSID\{00020424-0000-0000-C000-000000000046}InprocServer32 的值,將默認的oleaut32.dll也改爲C:\Windows\system32\oleaut32.dll,重啓電腦,而後在從新運行virtualbox,能夠正常進入。shell
2.安裝Ubuntu軟件時異常緩慢,一直顯示註冊組件數據庫
解決方法:取消下載更新的勾選。 工具
3.啓動虛擬機時顯示錯誤ID:HostMemoryLow 嚴重: 非致命錯誤學習
解決方法:安裝虛擬機時設置的虛擬內存過高,從新安裝時調低。加密
4.安裝加強功能時顯示模塊失敗。spa
解決方法:暫無。操作系統
二.別出心裁的Linux命令學習法
1.操做系統的功能:管家婆與服務生。
管家婆:經過進程、虛擬內存和文件三個重要抽象管理計算機的CPU、內存、I/O設備。
服務生:爲用戶提供shell,爲程序員提供系統調用。
2.Ubuntu快捷鍵
CTRL+ALT+T
:打開終端;
CTRL+SHIFT+T
:新建標籤頁;
ALT+數字N
:終端中切換到第N個標籤頁;
Tab
:終端中命令補全;
上下鍵盤
:切換命令歷史;
CTRL+C
:中斷程序運行。
3.Linux命令
命令格式:command [options] [arguments] 選項爲開關,參數爲對象
man: 幫助文檔,得到某個命令的說明和使用方式的詳細介紹
cheat:做弊小抄 (目前沒有徹底理解)
查找相關的命令:
find命令用來在指定目錄下查找文件。
locate命令實際上是find-name
的另外一種寫法,可是要比後者快得多,緣由在於它不搜索具體目錄,而是搜索一個數據庫。
grep命令是一種強大的文本搜索工具,它能使用正則表達式搜索文本,並把匹配的行打印出來。
其餘:
apt-get install命令爲安裝程序的命令。
4.總結
Linux命令的學習有一個共同特色:能夠經過搜索來學習。
三.Linux基礎入門課程
實驗一:Linux系統介紹
1:Linux系統與Windows系統的差異與優點
2:Linux系統的歷史以及和它有關的人士
3:怎樣學好Linux
實驗二:Linux基本概念及操做
1.一些基本命令
touch file:建立一個名爲file的文件。
cd:進入一個目錄。
pwd:查看當前所在目錄。
man :幫助文檔。
·········
經常使用快捷鍵
2.通配符
通配符是一種特殊語句,主要有星號(*)和問號(?),用來對字符串進行模糊匹配(好比文件名、參數名)。當查找文件夾時,可使用它來代替一個或多個真正字符;當不知道真正字符或者懶得輸入完整名字時,經常使用通配符代替一個或多個真正字符。
經常使用通配符
3.man的用法
$ man <command_name>:得到某個命令的說明和使用方式的詳細介紹。
區段:
實驗三:用戶及文件權限管理
1.查看用戶的命令:who。
$ who am i 與 $ who mom likes。
who命令其餘經常使用參數
2.建立用戶
相關命令:su <user> 能夠切換到用戶 user,執行時須要輸入目標用戶的密碼
sudo <cmd> 能夠以特權級別運行 cmd 命令,須要當前用戶屬於 sudo 組,且須要輸入當前用戶的密碼。
3.查看用戶組
相關命令:groups
顯示:冒號以前表示用戶,冒號以後表示該用戶所屬的用戶組。
4.查看/etc/group文件
相關命令:cat /etc/group | sort。
| sort 表示將讀取的文本進行一個字典排序再輸出。
5.刪除用戶
相關命令:sudo deluser < > --remove-home。
6.查看文件權限
相關命令:ls -l 較長格式列出。
ls -AL 查看完整屬性。
ls -Al 查看某一個目錄的完整屬性。
ls -dl 顯示全部文件大小。
ls -AsSh 其中小 s 爲顯示文件大小,大 S 爲按文件大小排序。
顯示:
7.變動文件全部者
相關命令:chown 用戶名 文件 變動文件全部者。
8.修改文件權限
相關命令:chmod 數值 文件 其餘用戶不能讀 (加減賦值)。
9.adduser和useradd的區別
useradd 只建立用戶,建立完了用 passwd lilei 去設置新用戶的密碼。adduser 會建立用戶,建立目錄,建立密碼(提示你設置),作這一系列的操做。其實 useradd、userdel 這類操做更像是一種命令,執行完了就返回。而 adduser 更像是一種程序,須要你輸入、肯定等一系列操做。
實驗四:目錄結構及文件基本操做
1.FHS標準(沒能理解)
2.目錄路徑
相關命令:cd 切換目錄
pwd 獲取當前路徑
「.」表示當前目錄,「.."表示上一級目錄,」~「當前用戶的home目錄」
3.文件基本操做
相關命令:touch 新建空白文件
mkdir 新建目錄
cp 複製文件
cp -r 複製目錄
rm 刪除文件
rm -r 刪除目錄
mv 源目錄文件 目的目錄 移動文件
mv 舊的文件名 新的文件名 重命名文件
cat 查看文件
more 分頁查看文件
head 只看文件的頭幾行
file 查看文件的類型
實驗五:環境變量與文件查找
1.變量的建立
相關命令:declare。
讀取變量的值:echo $。
2.打印命令
3.修改和刪除命令
4.命令的查找順序與路徑(沒能理解)
5.如何讓環境變量當即生效
相關命令:source
6.搜索文件
相關命令:whereis 快捷迅速
locate 快而全
which 小而精
find 精而細
7.與時間有關的參數
相關:
實驗六:文件打包與壓縮
1.文件後綴名
2.zip打包
相關命令:zip <> 壓縮包名稱.zip 壓縮的內容 unzip 解壓
- r 遞歸打包 - q 安靜模式 - o 輸出文件 - e 建立加密壓縮包
du 查看打包後的文件大小
3.rar打包
相關命令:rar 建立壓縮包 unrar 解壓文件
a 添加一個目錄 ~ 到一個歸檔文件中
4.tar打包
相關命令:tar -f xxx.tar -c ~ 建立一個tar包
- c 建立一個tar包文件 - f 指定建立的文件名
- x 解包一個文件到指定路徑的已存在目錄 - t 只查看不解包
實驗七:文件系統操做與磁盤管理
1.查看磁盤與目錄的容量
相關命令: df 查看磁盤的容量
du 查看目錄的容量
2.建立虛擬硬盤
相關命令: dd 用於轉換和複製文件
if of 輸入 輸出
bs 指定塊大小 count 指定塊數量
mount 掛載磁盤到目錄樹
unmount 卸載已掛載磁盤
3.鏡像以後的就不理解了
實驗八:Linux下的幫助命令
1.內部命令與外部命令
內部命令是shell程序的一部分,包含一些比較簡單的Linux系統命令。
外部命令是Linux系統的使用程序部分,包含的程序量很是大。
區分方法:type 命令
2.幫助命令的使用
相關命令:help 顯示shell內建命令的簡要幫助信息。
外部參數 - -
man 沒有內外建之分的幫助命令
info GNU的超文本幫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