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做前端
在一個日漸不行的電商創業公司繼續待了小半年。北京這邊從春節後就陸續裁了不少人,雖然沒有波及我,但基本也沒什麼項目了。去年累死累活作的實時人臉檢測&特徵點定位項目聽說也要下線(虧我還超過了face++的競品,說不搞就不搞了)。帶兩個同事,但基本無事可作,給他們分配了些能夠學習到深度學習前沿技術的開發方向,基本上算是混着。四月份和UI一塊兒搞了個GAN的項目,邊調研邊作,基本掌握了GAN和tensorflow。五月份漲薪&晉級答辯,漲薪雖然很多,也順利晉級了,大概是公司最年輕的B1。但從公司狀況看,北京這邊的確不太靠譜。所以五月份開始找工做,此次和上次跳槽不一樣,基本上就定向找了幾家,其餘的都沒接觸。最大的感慨是獵頭真心不靠譜,仍是內推和本身的人脈有用。最後在狗和袋鼠兩家作了下權衡,進了袋鼠家。2015.10-2017.5,在這家公司待了一年半,學習了很多帶項目的技巧,算法開發水平也提升了很多。代價是常常加班、老闆給的壓力特別大,所以身體比去年差了很多。除了保持寫博客的習慣,還在git上搞了倆項目,給別的項目提了個bug。今年準備把本身博客搬遷到git上,也沒實現,爭取18年休息時春節搞定。python
六月份入職袋鼠後,新老大人比較好,要求較少,除了作管理還負責部分技術。我所以壓力驟減,終於能夠安心寫代碼。幹了四個月,上線了一個項目,全部指標上超過另外一個作了一年多的團隊,拿了個新人獎。回家看了下陳列櫃,三個公司每家一個獎盃,成了三姓家奴。。。c++
細節上,今年基本掌握了tensorflow,什麼python接口,c++庫,多gpu,部署服務,凍結模型之類的,都搞過了。除了一些特別邊角的,基本都覆蓋了。CV方面的論文每週都看,基本上緊跟潮流,大部分17年的新技術都試過或者已經投入到項目中,好比densenet,crnn,gan等等。git
方法論上,愈來愈以爲程序員(具體點好聽點叫算法工程師)的前途仍是要靠本身的資本(人脈、資金)+算法吃飯,靠在公司寫算法給被人打工只是暫時高薪而已。這玩意和後臺前端不太同樣,新算法的學習曲線隨着年齡增加愈來愈陡峭,真是後浪打死前浪。另一點就是,要有耐心,年輕時太着急,而立之年,剩下的日子少了,反倒淡定了不少。有的時候,把對手熬死了,熬到出現解決方案,熬到你根本不須要解決這個問題了,都是一種策略。程序員
2、生活算法
和老婆去臺灣、大同、西北玩了三趟,順便發現本身身體比去年差了好多。趁老婆出差帶父母去廈門玩了幾天,盡當兒子的義務。在老婆家投資了一套房,中長期比較看好山東的發展,人口基數大,生育率相對高,經濟又發達,妥妥的華北之光啊。原來被忽悠的以爲中國人太多,當年人均教育程度低,的確人多都是累贅,如今教育程度很高了,人越多生產力愈加達,沒毛病。和同收入檔次的朋友比、以及咱們兩邊老家的中產比,咱們消費水平不算很高,每一年攢錢較多,主要我仍是有點小野心,但願之後能當上高產或者富裕階層吧。高中的幾個好朋友也都混的不錯,頂可能是暫時有些迷惘,但能力在那,之後都錯不了,但願之後互相幫助,共同致富。機器學習
3、感悟學習
1.不管是否願意,消費升級都在確實的發生,同時,年輕人消費觀也在改變,感受本身的消費觀不只跟不上年輕人,連一二三線城市的一些同齡人都趕不上了。接口
2.階級上下通道正在逐漸變窄,是好事,社會和國家會更穩定,也是壞事,我的想僅憑本身階級躍遷更難了。開發
3.要有耐心
4.有的時候,不一樣領域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從機器學習領域我就總結出很多人生道理。
5.若是說機會像是大海中的波浪,做爲衝浪者,最重要的是控制風險,選擇適合本身體量的浪尖,不被浪打翻。例如,即便今年全國房地產形勢很差,但依然有部分地區在漲,這些漲價的地區,有三四百萬一套房子的,也有百八十萬一套的,具體怎麼選看我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體量。順應潮流,但也別太期望潮流,畢竟像改革開放那種海嘯般的存在,不是每一代人都能遇到。
4、扯淡
1.精釀今年真的挺火,不過飯店訂價廣泛仍是偏貴,並且都是福佳白啤、粉象這類的入門級,之後應該還有很多空間。
2.比特幣這玩意打死我也不碰,全世界大部分比特幣都是用NVIDIA的顯卡挖的,然而NVIDIA並無屯顯卡挖比特幣。
3.但願能達到本身的第一個家庭五年目標,須要我和老婆努力,也須要中國經濟努力。
4.窮逼也得提早搞搞多元投資,除了房子、p2p,股票和私募爭取都搞搞
5.週末坐飛機去山東小城市當土豪吃喝玩樂挺不錯,明年試試。
6.明年去香港買保險,歲數大了保險很重要,也算是多元配置吧。
7.明年經濟學方面的書要繼續看,機器學習+投資要開始搞搞了,但願有時間學一門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