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進化的角度而言,計算形態的發展有兩條脈絡:一條是用戶對計算的需求「從弱到強」,從x86通用計算,到IO密集性計算,到異構計算,再到計算性能和網絡性能並重的行業高性能計算,基於場景的計算不斷向縱深覆蓋;另外一條是用戶獲取計算的方式「從重到輕」,從物理機,到虛擬機,到容器,到函數計算的。數據庫
在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技術研發總經理蔣江偉發表了《全能計算,靈活穩定》的主題演講,從函數計算、彈性容器實例、高吞吐ESSD雲盤、彈性裸金屬服務器、SCC超級計算集羣這五個方面,闡述了飛天2.0計算的新特性。安全
蔣江偉表示,阿里雲的數百萬客戶,在使用阿里雲技術的同時,也在驅動阿里雲的技術進步。服務器
從進化的角度而言,計算形態的發展有兩條脈絡:一條是用戶對計算的需求「從弱到強」,從x86通用計算,到IO密集性計算,到異構計算,再到計算性能和網絡性能並重的行業高性能計算,基於場景的計算不斷向縱深覆蓋;另外一條是用戶獲取計算的方式「從重到輕」,從物理機,到虛擬機,到容器,到函數計算的。而飛天2.0能完美知足兩條脈絡的需求。網絡
雲計算,一行代碼便可觸發架構
若是不使用函數計算,要涉及完整的技術棧,包括操做系統、中間件,運行時容量規劃等一系列複雜的元素,運維成本較高。less
「經過函數計算,一行代碼就能夠完成全部的邏輯和計算過程,極大地下降了開發成本。」換句話說,客戶只須要函數和腳本就能夠調用雲計算資源完成業務邏輯,提高業務敏捷度,下降業務成本。運維
不止是工程師,在阿里雲上,業務和運營人員也能夠輕鬆完成上述工做。函數
秒級啓動的ECI彈性容器實例性能
針對客戶Serverless的需求,蔣江偉在現場發佈了雲原生的彈性容器實例ECI。它有兩個優勢:啓動很是快,能夠秒級把容器建立啓動起來;其次,ECI還解決了隔離和安全問題。測試
「由於容器效率很是高,它的資源能夠按小時計,彈性容器的架構在不少場景都能發揮巨大的價值。」例如外賣行業,一到用餐時間流量就會劇增,這種場景下使用彈性容器實例就能夠很好的解決流量峯值問題。
適應高性能計算的高吞吐ESSD雲盤
針對業界IO密集型的高性能計算的需求:「超低時延」和「超高IO吞吐」, 傳統的雲盤在性能上不能很好的知足而引入本地盤。
在過去一年裏,阿里雲打造了高性能的ESSD:虛擬機的端到端4KB隨機寫突破百萬IOPS,4KB單路時延優化至100us級別。對此,業界紛紛評論「這些指標又一次刷新了業界主流雲盤的性能峯值」。
這樣的指標意味着什麼?
蔣江偉在現場舉了個例子
某知名互聯網視頻直播客戶主力數據庫MySql在阿里雲ECS上的部署,切換到ESSD後,性能大幅提高了3倍,這知足了將來三年流量規模增加的需求。
彈性裸金屬服務器
此前,阿里雲推出了基於神龍架構的彈性裸金屬服務器,具有虛擬機的靈活性和物理機的性能。
彈性裸金屬服務器能夠直接運行KVM、VMware、Hyper-v等虛擬化技術,OpenStack、ZStack、CloudStack等雲解決方案,所以企業原有的私有云業務,可平滑切換到公共雲之上,享受公共雲的彈性和豐富服務。
每一個人都用得起的SCC超級計算集羣
高性能計算最爲普遍使用的行業是在製造業領域,涉及仿真和輔助製造。雲超算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雲上全部的物理機計算資源,建立一個強大的物理資源以知足企業對計算性能的要求。
「今天,幾乎汽車設計製造的全部環節均可以用阿里雲強大的並行計算集羣和強大的工業仿真軟件實現,例如上汽集團使用SCC超級計算集羣,研發效率提高了25%。」
現場,蔣江偉基於SCC超級計算集羣演示了「風洞測試」和「風洞仿真」兩個環節:Ansys流體仿真軟件基於阿里雲彈性高性能計算建立SCC集羣,快速追蹤了運行資源分佈和F1賽車外擾流的效果,和傳統實驗相比,效率有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