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端轉前端的小老弟忽然收割大廠offer,真相居然是

此人現狀

此人目前研一,兩年制工程碩士,就讀於某985學校軟件專業,街坊叫他阿聯,並沒有編程天賦,卻不聽師長引導,放着學院偌大的後端寶庫不學,恰恰往時而「三天速成」,時而「學不動了」的前端大坑裏跳,筆者不屑呼其姓名,後文皆以「此人」稱之。本來劇情進展順利,他到處碰壁,前端不行,後端不精,面試只有挨訓的份。怎料想,此人最近忽然接連斬獲網易、美團、字節跳動和阿里巴巴的前端實習offer,又嫌騰訊流程冗長推掉四面,最終選擇阿里,其蛻變真因使人不解,又究竟私藏多少乾貨?下文以回合形式將此人修行軌跡一一曝光,諸君可傳閱一二。css

此人菜得下飯

本回講此人爲什麼從後端轉向前端及其面試受虐經歷和緣由,諸君好笑摸此人狗頭,也可借鑑些許經驗教訓。html

話說此人軟件天賦平平,填報該專業無非由於分數恰好達標,大三以前老實本分,踏實作人,循序漸進學習科班後端。而轉向前端的契機在大二末一次做業考覈,其所在小組前端頁面未按時完成,後端功能未能順利接入,相比之下其餘小組前端酷炫,評分極佳,致使當時仍是後端的此人從新思考定位,因而萌生「本身的後端是有極限的」這一危險想法,隨後嘗試在在大三的比賽中編寫前端頁面,成果斐然,因而頓生興趣,繼而一發不可收拾,不聽勸阻,終於步入歧途,投靠剛從後端獨立不久的前端領域。前端

變道之初,此人信心滿滿,認爲前端無非是html+js+css三板斧的事兒,無須盡心盡力,大可先後端雙修,當個全棧豈不美哉。因而走走停停,吃着手裏的前端飯,還不忘回頭看看剛剛丟下的後端碗,如此一晃半年過去,臨近2018春招季。此人無知無畏,第一份簡歷就砸向阿里巴巴,又因爲其心智不堅,腳踏先後端兩條船,直到阿里面試的前一天都還同時準備着html5新特性和java gc回收機制,因而當阿里電話來臨,不斷考校其前端深度時,卻連最基本的this指向js閉包都答不出因此然,最終理所固然的鎩羽而歸。然而,頭鐵如斯,此人竟然不思悔改,眼高手低,接連投了字節跳動、騰訊、網易和美團等大廠,以爲本身這身裝備還能再戰——結局顯而易見,各大組織紛紛亮起紅燈:網易美團甚至都沒有給予一次面試機會,只有騰訊面試官看似和他相談甚歡,結果反手就是個再見不送——這點水平想拿大廠offer,小子還嫩着呢。html5

由此觀之,此人轉向前端緣由在於「前端即顏值,顏值即正義」的最初認知以及自身濃厚的興趣失敗緣由在於對本身定位不明,想作前端又缺乏破釜沉舟,專攻前端的勇氣和決絕,一直顧念後端老本行,同時對前端認知淺薄,覺得不用投入所有精力就能學好,但願兼顧後端,成就所謂全棧,最終只能一敗塗地,如此後果,咎由自取。java

因此諸君若想投身前端,切勿瞻前顧後或盲目自大,聽從興趣便可。初入一行便從零開始,步步爲營,夯實基礎,才能不步此人後塵。面試

此人偷學祕籍

本回講此人被虐以後尋求起色,積累乾貨暗自苦修,並做出人生抉擇,諸君可做精讀算法

接連受挫,此人終於陷入懵逼狀態,繼而開始檢討,從新評估自身姿式水平,反覆比對牛客網和掘金上諸多面經,於小本本上記錄本身欠缺和薄弱之處。當時春招雖然過半,但還沒有結束,仍需抓住任何機會提升能力,因而此人根據自身弱點和麪試高頻基礎問題,概括一份「短時間補足」計劃,曝光以下:
編程


該圖爲此人短時間補足短板的基礎圖譜,立足點與業界廣爲流傳的前端知識圖譜不一樣,剔除了框架、性能優化和工程化以及各類知識的擴展運用,純粹爲短時間內撐過第一輪基礎面試而量身定製。以後半個月的時間,此人一邊查漏補缺,一邊和前端友人互相考校基礎知識,模擬面試。終於在四月底迎來第一次起色,得到第一份實習offer,乃上海一家ToB外企,該廠對先後端並重考察,注重基礎,正中此人下懷。邁出第一步,此人趁熱打鐵,針對大廠offer制定「進階指南」,打造充實的前端知識體系,以供秋招再戰大廠,圖譜以下:後端


此計劃非短時間所能執行完畢,各種知識間經常藕斷絲連,構建完整充分的知識體系須要持久的學習節奏,並不容易堅持。不過此人受過血虐,清楚自身實力差距,時刻以失敗鞭策本身,並將秋招大廠定爲目標,在實習期間邊作邊學,持續輸入,積累技術知識和項目經驗,一步步完成進階圖譜的目標。然而,流暢的節奏卻出現了轉折。設計模式

此人戰略轉移

修煉正酣之時,學院傳來消息:能夠保研。此人得知,陷入思考:保研深造,學歷鍍金誘惑很大,並且家中父母長輩十分支持,在親友面前也可掙足面子。然而我已投身前端,碩士課程與自身行業幾乎無關,學院前端土壤並不肥沃,課業負擔也不容小覷,萬一耽誤前端進階如何是好?不過此人轉念一想,如若拒絕保研,背注一擲戰秋招,便只剩那一次機會,而保研以後,雖然學業課程會擠佔前端修煉時間,可是多出來的課餘時間可所有投入前端,而且又多出一次春招機會,正好一雪前恥。因而此人接受保研,並爲研究生的前端修煉鋪路——提早聯繫導師,申請前端項目,並在項目以及課程做業中見縫插針使用各種前端技術,不斷擴充前端進階導圖,學習之餘不忘編寫博客產出,固然也得兼顧學業。最終,通過碩士半年以及寒假修煉,此人進階計劃水到渠成。

此人水到渠成

疫情塞給咱們一個很長的寒假,延展到整個「金三銀四」的春招季,然而此人早在二月就行動起來,直接向阿里投出今年第一份簡歷。一樣是投給阿里,上次是三月份的正式內推,稀裏糊塗;此次是二月份的提早批,準備穩當。二月十四,當晚面過,第一個躺在了淘系前端預備羣中,宣告第二次春招戰役正式打響。期間,此人先廣投小廠,鍛鍊面試套路和心態,再和大廠進行拉鋸戰,最終收到阿里淘系意向書,春招告一段落。此人概括各路大場面經,附自身解答和思考,具體可見:科班小前端的大廠面經,建議有須要者精讀。

此人有話要講

故事講完,這裏有些經驗和建議,都源於自身踩坑和思考,未必可觀,諸君各取所需。

要不要讀研

我當初的計劃是:

  • 有保研資格,則根據春招乃至實習結果決定是否保研,若是否收到富有誘惑力的offer,且能夠轉正,則放棄保研機會,全力投入秋招和之後的工做;若是春招並不理想,則接受保研,從長計議,可是要指定明確的研究生前端學習計劃,進一步提升實力,以備下一次春招,不能以讀研爲逃避社會競爭的手段,學生生涯總會結束,你們總得成爲「社會人」
  • 沒有保研資格,則放棄考研,背注一擲拼秋招。失去保研資格表明已經未能在學業上快人一步,不如主動尋找工做上的機會。而考研會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考研內容並不有趣,對前端的幫助也能夠忽略不計,且考研競爭激烈,不得不盡心盡力,容不得同時花大量時間進階前端。讓我暫時放下前端一心考研,是一種「折磨」。
非前端的同窗建議能保研就繼續深造,尤爲是科班出身,畢竟優秀高校的後端土壤很是肥沃,不少教授都擁有很多研究性項目,甚至還能幫你發掘出研究天賦。若是不能保研,請根據自身能力和學校環境決定是否考研。

不過讀研這件事,終究得看自身興趣,有的人就是喜歡研究,有的人就是喜歡工程。

要不要轉前端

今日以前端,衆人稱「大前端」也,深度在不斷延伸,廣度在不斷膨脹。對想要投身前端的同窗,我有一些建議:

  • 從零開始想入門前端,請不用猶豫,前端不只能寫出炫酷頁面,還有廣闊的空間等着你發掘。
  • 而之前有其餘方向的編程基礎的同窗(好比後端或算法),只要想改變,今後刻開始學前端就並不算晚,你的編程基礎,會在之後的前端道路上起到良好的鋪墊做用。想穩拿大廠offer,必須全身心投入,不要聽取「前端上限不高」的論調,不要糾結本身的後端技術會不會白學,靜下心去鑽研,你的先後端技術有一天會融合,讓你達到更高的上限。
一位友人問我:軟件開發先後端我彷佛都沒什麼興趣,但又爲了生計不得不學,據說前端沒有後端競爭激烈,該不應轉?

個人回答是:轉!既然對二者都沒興趣,就更不用顧忌了。職業這些東西很難天生有興趣,不少狀況下,人們是先由生活壓力所驅動,選擇一個相對願意或者容易的,而後慢慢作出點興趣。而前端相比後端,更能讓普通人提起興趣,畢竟能開發出可見頁面,玩出有意思的視覺特效。因此在不知所措的時候,大膽選擇,相信直覺,也許起色就來了呢。

學習途徑

如今社區日漸壯大,學習資源一搜一大片,但我不建議一頭扎進大片文章中,而是建議你們先自建體系,好比像我同樣繪製知識導圖,至少腦子裏得有一個宏觀體系,而後根據體系查漏補缺,並一步步擴展,途中不斷閱讀資料,並進行適當輸出。接下來就知識體系中的幾個大塊,推薦一些資源途徑:

  • JS:《JavaScript 高級程序設計》、《JavaScript語言精粹》、《JavaScript設計模式與開發實踐》。
  • CSS:《css 權威指南》、《CSS世界》。
  • 框架:官網和源碼,《React 前端技術與工程實踐》,《深刻淺出 Vue.js》必定要結合實踐,幹看文章很容易遺忘。
  • 網絡:《圖解 http》。
  • 編程思想:《Unix編程藝術》、《代碼大全》,不建議精讀,能夠偶爾翻閱薰陶編程素養。
  • 工程思想:《軟件工程與計算》三卷、《人月神話》。
  • 可視化:《數據之美》,快速翻閱,見識各類圖表,培養可視化感受。

面試技巧

面經肯要看,但應該制定計劃,有的放矢,從原理開始理解,多問「爲何」,不要盲目刷題或背誦概念,這樣雖然看起來學了很多東西,但並不能造成體系和深層記憶,經常看過就忘,並且會給本身營造一種「很努力,學了不少」的錯覺,實際是一種戰略上的懶惰。

給本身輸入大量知識後,梳理成體系後,須要組織面試套路,儘可能讓面試官在本身的節奏中提問,最好的方式就是,運用本身擅長的技術,精心雕琢一個實戰項目,並在簡歷中着重介紹。這樣,面試官注意力就會聚焦到項目上,而不會上來就將問題一下展開,處處提問,問到薄弱之處了。

關於項目,必定要儘可能貼近市場,最好是已經Release的切實帶來收益的項目,而非學校做業或者老師牽頭的什麼教學管理系統、圖書借閱系統這類。若是沒能參與Release的項目,就須要自我驅動,寫一些能解決問題的小項目,並將技術融入進去,好比咱們有同窗寫的各國語言翻譯App,還有我本身用Flutter寫的電子產品發佈App。

最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願你們和我同樣找到感興趣的職業方向。感謝前端路上全部幫助過個人朋友和老師,還有一直幫助指點個人元泉師兄

若是你也想加入 東半球實力最強的前端團隊,能夠加我阿里師兄的微信: wuxiaorui86,我和 @羅霽鑫 @王家祺同窗就是在師兄的幫助下走到最後的!若是已經有幸加入了 東半球實力最強的前端團隊,師兄還會輔導你的轉正答辯,轉正率幾乎 100%

若是你也想跟我同樣進入阿里這樣的大廠,歡迎關注咱們的公衆號:Hello FE,咱們會按期在公衆號發一些本身的學習心得~


除了個人這篇文章,個人同門師兄弟也作了總結:

《曾經老師看不起的前端開發,現在卻斬獲多份大廠 offer,最終走進阿里》@王家祺

面向非科班的同窗:

《非科班普通院校的我,如何自學前端斬獲多份大廠 offer,最終走進阿里》 @Ericfirst

像我同樣後端轉前端的兄弟:

《阿里淘系前端-暑期實習面經》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