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鋪天蓋地都是:IT團隊與業務團隊之間是敵人?永遠擁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架構
我以爲不是這樣,雖然IT人員和業務人員的角色、關注的角度不一樣,看待問題的方式也會有差別,但最終的目標都是共同把問題解決,推動業務順利開展爲企業謀利。既然目標是一致的,那麼前進的道路上互相扶持也是必然的。單元測試
那麼爲何會存在業務與IT的廣泛摩擦呢?測試
不少時候只是雙方站的角度不一樣,互相的理解有誤差致使的摩擦。經過有效的溝通方式、雙方在項目中角色的合理參與,能夠消除這種摩擦。spa
首先,講解一下業務方在整個項目中的關注點吧設計
公司的一項業務活動會經歷以下幾個過程:對象
能夠看出前5步都不涉及IT團隊的介入,但第6步開始,負責業務的人員就須要和IT團隊共通來推動本身的業務計劃。生命週期
這時的業務人員已經對業務產品的各方面作好了計劃,正在籌集、協調資源實施,關注點集中在業務的落地層面上。項目管理
最主要關心兩方面的問題:資源
由此看出,業務人員在項目管理中主要會針對這兩方面的問題特別關注,因此只要業務人員能充分得到這兩方面的信息並理解其中的影響因素(客觀緣由、外部環境限制等),就能及時調整本身的業務計劃,對產品實施結果有必定的預判。開發
其次,講一下IT團隊在整個項目管理生命週期中扮演的角色
團隊中各個角色的關注點以下:
項目經理:關注項目進度、實施風險,制定應對風險的策略,保證項目按計劃完成,還需承擔與業務人員的溝通窗口角色、及時雙向反饋信息。(這個角色對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比較高)
業務分析師:關注產品設計中業務流程、拆分實施環節、細化落地方案、編寫需求說明書、配合測試人員制定測試方案
架構師:關注業務流程的實施難度,進行方案設計、技術選型,指導開發
開發人員:關注開發任務,進行模塊功能開發、單元測試、編寫文檔
測試人員:理解業務需求、制定測試方案、根據測試重點編寫測試案例(敏捷開發方式與瀑布開發方式的側重點不一樣)、進行測試活動、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提供」質量分析「報告。
而整個團隊共同關注的是 「項目實施的質量」,最終質量是整個IT團隊實施的結果,不是某一我的的!(最終質量不過關,前面所作的一切都沒有意義啊!)
從這裏能夠看到,整個IT團隊關注的是項目最終的實施質量,項目經理應該對於項目進度要有嚴格把控,及時與業務溝通,對於可能產生的風險也要與業務共同制定應對風險的策略。敏捷開發模式下還需與業務方溝通缺陷容忍度的指標方案。
對於業務人員最關心的這兩個方面,項目經理應這樣進行溝通,知足其獲取信息的需求
項目經理應根據自身團隊的工做飽和度、任務安排、項目的實施難度,給出團隊成員綜合評估後的計劃安排和時間表,及時與業務方溝通。
項目經理應與業務方溝通存在的風險和已有的推薦解決方案,影響最終實施成果的因素與排除這些因素阻礙的解決方案,讓業務人員及時調整本身的業務計劃安排。由於業務人員也會根據某些實施中困難和影響因素去尋求其餘方面的支持來幫助解決問題,從而順利推動本身的業務展開。
最後,我總結的項目經理的工做內容以下:
團隊管理:分配開發任務、組織團隊成員分享本身的開發經驗、制定人員培養機制(師傅帶徒弟、師傅review代碼,徒弟親子講解等)
質量管理:掌握團隊成員對需求的理解程度、代碼質量檢查、測試質量的監控、問題彙總與組織解決
進度管理:合理安排任務分工、團隊成員工做飽和度管理、跟蹤進度
業務管理:處理平常項目流程工做、與業務方保持良好溝通、及時處理上線後的問題反饋
風險管理:識別系統開發中風險問題、制定應對風險措施(供應商是否可靠、是否已存在成熟經驗可借鑑、人員流動問題、合規風險等)敏捷開發模式下的缺陷管理。
IT團隊和業務團隊都須要有責任意識,作到雙方都對本身的職責和責任擔當有明確認識,這樣作事時也會積極主動、互相配合,「摩擦」天然就會減小,甚至消失。
曾經爲了保證項目順利上線投產,通宵加班跟蹤準生產驗證,遇到關聯繫統出現問題,影響測試進度。當時的時間緊迫,必須立刻制定解決方案。半夜親自聯繫相關係統的人員(用電話把人家從被窩裏叫起來,打擾人家休息了)排查問題,在分析、討論後實施解決方案,最後,準生產驗證完畢,次日順利投產。(責任重於山啊!)
附:行政流程的意義是什麼?
常常項目經理爲了某個申請跑不少流程,來來回回,一份需求流轉到對應的項目經理手中也好經歷N多環節,可是,這些流程的繁瑣不是爲了應付領導、放着看的,而是在流程中讓應該知道這件事的人知道,讓該審覈的人審覈,保持業務流程的完整性,承擔企業管理的協調職能,保證業務計劃在公司內部順利獲得支持。
P.S. 爲何我會對業務方面瞭解得這麼熟悉,這還要「感謝」某個忽然跑路的產品經理(連交接期都沒有,次日就直接消失了!消失前請我吃了頓大餐,囧),讓我有了去前臺看一看的機會(被迫)。也讓我可以直面合做方瞭解其想法,從整個業務計劃一開始就參與進行跟蹤。再加上以前學過的MBA知識,也有機會在這初次嘗試中進行實踐(摸石頭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