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AM與FRAM技術比較

MRAM技術

MRAM或磁性隨機存取存儲器使用1晶體管–1磁性隧道結(1T-1MTJ)架構,其中鐵磁材料的磁性「狀態」做爲數據存儲元素。因爲MRAM使用磁性狀態進行存儲(而不是隨時間推移而「泄漏」的電荷),所以MRAM能夠提供很是長的數據保留時間(+20年)和無限的耐用性。切換磁極化(Write Cycle)是在電磁隧道結(MTJ)上方和下方的導線中產生脈衝電流的結果(見圖1)。html

 
圖1:磁性隧道結(MTJ)

電流脈衝帶來的相關H場會改變自由層的極化鐵磁材料。這種磁性開關不須要原子或電子的位移,這意味着沒有與MRAM相關的磨損機制。自由層相對於固定層的磁矩改變了MTJ的阻抗(見圖2)。

 


圖2:MRAM磁性隧道結(MTJ)存儲元件

阻抗的這種變化表示數據的狀態(「1」或「0」)。感應(讀取週期)是經過測量MTJ的阻抗來實現的(圖3)。MRAM器件中的讀取週期是非破壞性的,而且相對較快(35ns)。讀取操做是經過在MTJ兩端施加很是低的電壓來完成的,從而在部件使用壽命內支持無限的操做。

 

圖3:MRAM讀寫週期

 
FRAM技術
 
FRAM或鐵電隨機存取存儲器使用1個晶體管–1個鐵電電容器(1T-1FC)架構,該架構採用鐵電材料做爲存儲設備。這些材料的固有電偶極子在外部電場的做用下轉換爲相反極性。改變鐵電極化態須要偶極子(位於氧八面體中的Ti4+離子)移動(在Pb(Zr,Ti)O3的狀況下)對電場的響應(圖4)。自由電荷或其餘隨時間和溫度累積的離子缺陷會阻止這種運動,這些缺陷會致使偶極子隨時間鬆弛,從而致使疲勞。
 架構

圖3:FRAM原子結構   圖4:FRAM數據狀態

 
FRAM中的讀取操做具備破壞性,由於它須要切換極化狀態才能感知其狀態。在初始讀取以後,讀取操做必須將極化恢復到其原始狀態,這會增長讀取時間的週期。
 3d


圖5:FRAM讀/寫週期

 
FRAM的讀和寫週期須要一個初始的「預充電」時間,這可能會增長初始訪問時間。htm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