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求職生活是從今年的 04-16 找實習開始到 09-22 拿到優招(秋招) Offer結束,中間共經歷過了三家公司面試,面試經驗不足,並且最近的面試已距如今兩個多月了,細節記不清了,因此這不太算是面經,只是我我的對我本身找工做這小半年的總結以及我對找工做這件事的認識。首先說明我不是大神,只能從平靜敘述整個找工做的過程,但願你能從中體會到一點什麼就很滿意了,在此先祝你們找工做順利!git
主要介紹本身在三家公司的面試過程,不涉及面試題目什麼的,只是敘述整個心理過程。不事後面我會補充一些資料和我參考的一些其餘面試者的面經。github
下面我根據郵件理一下時間線:面試
一面:04-16
大概記憶就是啥都問,讀過我之前文章的都知道,我之前是寫 Android 的,可是他問了 Linux,C/C++,操做系統,JVM,設計模式,算法,Andriod,還有一些小智力測試題。目前我只能記清這些知識點,這個過程是一開始問了十多分鐘項目,再問問 Android 基礎(答得很爛),再問 JVM(也很爛😭),接着就給我一張紙上面兩道題手寫代碼,面試官就喝水去了,而後我沒意識到有兩面題,只作了第一面的兩道告訴面試官我作好了,他過來了,我跟他講解代碼(由於字跡實在難看清😂),在他的引導下慢慢把第二題進行優化。接着就是問問計算機基礎的一些知識。面了有將近一個小時,這是我第一次面試,流了一身的汗。
我對面試結果是很不樂觀的,由於我是在 04-1X 才知道這是已經接近實習招聘尾聲。基本上大多數公司的內推什麼的都弄完了,而我也是後知後覺,04-14 晚上作簡歷,由於據說騰訊 04-15 截止投遞實習簡歷,到 04-15 早上,我作完簡歷就投了。多是裏面有一些學長學姐吧,當天下午就收到內推通知並告知完善簡歷,接着晚上就收到通知明天去面試。整個感受很驚喜,可是其實後來跪了以後想一想實際上是本身沒有作好準備,根本不知道準備實習人家從三月份就開始找了,因此有信息來源很重要。原本覺得一面要掛的結果次日晚上就通知過了而且過一天第二面。算法
二面:04-18
這一面很崩,後來才知道多是壓力面。說實話,第一面能過以後我已經放鬆了不少。二面內容和 Android 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一樣一開始聊聊項目,而後桌子上有一堆大概十釐米厚的 A4 紙,拿一張,口述一道題而後寫代碼,這裏提醒下你們若是遇到這種狀況,最好在動筆前問清楚問題條件,好比我一動筆寫了一點而後問他字符串是以什麼形式存儲的,而後他回答了 char *,接着給我感受有點不太舒服,氣氛很嚴肅,可是我又問了一個問題:是寫僞代碼仍是?結果崩了,他立馬說,都這時候了還寫什麼僞代碼!好,我默默的劃掉,又寫了一段代碼,因爲混在一塊兒,我就把代碼又抄了一遍,可是有些語句一開始抄漏因此出現了兩句代碼在一行的狀況。。。他看了邊嘆氣邊說:「這些的什麼,亂七八糟的,縮進XXXXXXXXX」,而後我弱弱地說要不我再抄一遍把格式調調?結果他說還調什麼調,浪費我時間!😂😂😂😂😂😂把我嚇壞了,而後弱弱的給他講解了代碼,因爲代碼寫的還不錯,這裏他沒揪個人小辮子。而後他又說給你來一道博弈題???我黑人問號,我面的是 Android 嗎?口述完題目後,他看到了我有點高興,問我是否是看過相似的題目?我誠實的回答是。結果他說給你出道簡單一點的題?????唸完題目以後我一臉懵逼,結果最後我對題目的見解和麪試官不符,而後掛了。總結就是:抱歉,我不會演戲。。。當時想若是我稍微冷靜一點,把博弈題拿下應該這面能過吧,可是沒有若是。。。編程
技術面:05-13
因爲面試官不是作 Android,給我感受連 Java 相關都不是,因此全程在聊天,什麼你家在哪裏?爲何不讀研?你能接受加班嗎?之類的。。。。大概二十多分鐘,結束得很輕鬆。設計模式
綜合面:05-13
因爲技術面沒問技術,因此這面大概就是和前面問的問題差多,時間也是差很少,感受很水。。。網絡
補充:前面都是同一天面完,感受很詭異,不太像面試。。。回到學校後,過幾天面試狀態就是錄用排序中。算是面試過了,而後一兩週事後有同班的同窗收到實習 offer,而我沒消息。直到據說實習 offer 都發完了我才知道我掛了。因此說華爲的面試經過和 offer 還有一段資源池的距離。後來一個學長 hr 來到學校找同窗談話,這時我被告知技術面給了個 B+。。。這個對我後面影響挺大的,而後綜合面是 OK 的。因此面試是算過,後來瞭解到原本也能夠給 offer 可是沒有崗位,只招一個 Android 實習的 🙂。可是這時候我還能夠用這個安慰本身,不是你差,是市場需求,這是沒辦法的事。後續的是就是學長跟我談了談人生規劃啊,而後推薦我參加優招。後面就是優招的故事了;數據結構
一面:05-20
阿里是在線面試,給個人感受是面過最難的,問得我無從回答,由於我基本沒有項目經驗,什麼說說你在開發中碰到印象最深入的問題是什麼?遇到網上怎麼也查不到答案的問題怎麼辦?還有你對 RN(當時只知道有個 RN 開發,並不清楚是什麼) 開發怎麼看?反正我答不上來,因此直接斃了。後面他問我有什麼問題問他,我問他他對我面試感受怎麼樣?他說我基礎不行,而後我又問了要怎麼學習?他說 Java 要學好,反射註解什麼的。總之就是基礎要紮實。。。框架
補技術面:07-14
因爲前面的實習面試給了個 B+,因此此次要補一個技術面。面試官也不是作 Android 的,不過是和 Java 相關的,因此基本就是問我 Java 了。也是開始聊聊項目和生活,而後問問 Java 內存泄漏,GC,接着考考算法,一道迷宮的題目,說下用深度優先和廣度優先遍歷的實現思想,進而問若是要找出一條最少步驟的路走出迷宮怎麼辦?基本都答上來了,最後他說我問你一個 Java 問題,我覺得會很難。結果他說被 final 關鍵字修飾的類會怎麼樣?我遲疑了一下,說了答案。。。而後面試就結束了。給個人感受應該是能過的。post
BOSS 面:07-14
等了很久,最後排隊排不上上午的了,而後發了餐券去吃了個飯回來面試。面試過程和實習面試時差很少,可是那個面試官的級別感受挺高的,白頭髮特別多,估計 50+ 吧,最後加了個羣,面試結束了。感受沒什麼感受,當時面試的研究生特別多,因此我感受可能要 GG。
等了兩個多月後,等到 09-21 發來的簽約短信,09-22 以白菜價簽了三方。是本身滿意的城市加上整個暑假都在學校,09 月份投了十多家公司和作了 7-8份筆試題,心太累實在是不想等了。。。籤的過程當中有個更改城市的小插曲,hr 很好,忙到晚上 7 點多才結束,在這表示感謝。還有一個小插曲是當天有一個騰訊的面試,這是個人收到的第一個秋招面試,因爲簽了華爲的三方,因此也沒有去面了,準確說,其實我沒有秋招,除了投了十幾份簡歷和作了幾回筆試。
這裏主要敘述個人暑假和九月上旬這個面試準備過程和本身對面試準備的見解。
說實話,沒有實習 offer 對我算是有點打擊的。因此我就打算暑假不回家好好複習基礎知識,我以爲對於一個本科生來講,基礎紮實纔是你的優點,對於這裏可能每一個人見解不一,對於每一個方向可能有差異吧,這裏我只是平靜地表達個人觀點。
因此我基本放下 Android 了,只是挑熱點面試問題過過。說下我作過的努力:
1.重拾數據結構
2.重拾操做系統
3.重讀 JVM
4.Android Blog Collection
5.Handler 機制再瞭解
以上是以 Blog 形式進行了總結的,還有部分書籍沒有總結的。
裏面的看了有 30% 吧,都是採起不重要的粗讀重要的精讀模式。電子版下載 連接 : http://pan.baidu.com/s/1o7LcZCe 密碼 : 0p0c 。但願你們有條件去支持紙質書吧,我對知識創造者仍是很尊重的,由於本身發現寫 Blog 每一個禮拜一篇都寫不來,可是對於部分學習計算機的人來講,書確實有點多,也要花不少錢,因此取捨之下就是有條件的如今支持原做者,沒條件的之後有條件了再支持。好像偏題了。。。
期間看過 Android 開發藝術探索,Android 羣英傳,Android 進階之光。以前還看過 編程之美,編程珠璣,編程之法,算法都沒有本身敲代碼實現,因此處於有思路但不能寫代碼實現的狀態。而後就是一些專業課課本了。對於讀書這件事我以爲沒有必要爲一個知識點死磕,我通常就是日後翻,基本兩天跳着‘看’完一本書。時間固定的狀況下寧願跳着多看幾遍,也不追求一遍仔細看完。由於你面臨的結果就是記不住,沒有重點的重複刺激下知識網絡創建不起來,至少我是這樣的。每每閱讀到後面,前面的疑問就會迎刃而解。
而後說說崗位吧,之後我可能就不會再寫和 Android 相關的文章了,籤的工做是雲計算因此打算學學 Python 和 OpenStack 之類的,重新開始接觸一個新的領域。因此若是你不是對一個崗位持有非作不可的態度,其實我以爲那就不要太在乎那些花哨的東西,注重基礎的積累。好比以前面試有問我學過什麼框架嗎?我說沒學過,而後這個話題就跳過了。固然學過加分,沒學過我以爲不減分吧,畢竟應屆生。可是一個 Java 基礎的語言特性答不上來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並且框架的精髓在讀源碼以後轉化爲本身的理解從而應用在本身代碼中,而不是會使用框架,這種價值不大。若是你是大神,基礎紮實,那這些就是你的進階,你的加分項,本質不同。就像試卷的必答題答完了確定是去答選作題,可是有些人連必答題都沒作完就跟着別人翻卷子是否是有點。。。總之就是注重語言自己,而不是語言衍生品。
接着說說面經,這是很好的東西,可是也是很很差的東西,看你的認知。有人對面經的態度是題庫,以爲看完記着我面試就能過了,同一個問題,不一樣的人說相同的答案面試官也能知道哪一個厲害哪一個水。你們能夠試試對一個本身不理解的技術問題嘗試解釋會怎樣?你一遲疑,面試官就會反問你,最後只有一個字崩!並且那些面經提供的答案每每是符合做者的思考思路,不必定對你適用。因此我對面經的態度是相似於考綱,至於考綱和題庫的區別留給讀者思考吧。
而後我面試準備過程當中參考的好的‘考綱’
若是你以爲對你有幫助就點下贊吧,讓更多的人看到,但願能幫到更多的人。這是我第一篇求讚的文章,由於確實想和你們分享個人想法。謝謝。
再若是你有相同或者不一樣的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你們互相討論呀~
而後國際慣例:GitHub && Blog 歡迎來觀光 ^_^
掘金秋招徵文大賽 : https://juejin.im/post/59aa744ff265da247c4f145c
多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