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文化做爲國粹,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弱民,造成了惡性循環中國人毫無節制的忍讓退縮,「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忍之忍之再忍之,忍到忍無可忍之時再忍一次,當能絕路逢生,轉禍爲福」(《增廣賢文》),「以一種退縮、迴避、逃入,遁隱等方式對付生存的挑戰」。「在一個忍言充耳、忍水灌頂的環境之下」,令人們產生一種強烈的自卑心理,「奴性驅入潛意識」,冷漠,麻木,懦弱,缺少自信,精神萎靡,聽憑命運的擺佈,「社會失去了前進的生命原動力」。
毫無節制、無條件性的忍,要求子民忍受人世間一切苦難與不公,造成一種膽小怕事,忍氣吞聲,獨善其身的國民劣根性特徵。沒有血性,決不犯上做亂,死也不抗爭,「反抗也是死,何須反抗」?誰也不會因忍無可忍「去闖禍」,忍字頭上一把刀,刀是根本用不着出鞘的,在「以強凌弱」的、「殘忍」的惡勢力與官府面前,成了任人宰割的可憐蟲。忍能感化「殘忍」「立地成佛」固然好!不能,一點轍都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缺失,滋長了惡勢力的毫無顧忌與官府的肆無忌憚,如此,又進一步強化了人們的冷漠、懦弱的性格,進一步強化了人們的卑微、眇小意識。
維護權利,當作是「刁民」行爲;正當防衛,當作是「以暴制暴」;提出維護權利,認爲是煸動對社會的不滿,是對現行體制的仇視,是對穩定局面的破壞。「中國傳統文化根本上缺少獨立的個性價值觀和人權意識」(李大釗:《守常文集》),沒有權利意識,更不能抗爭,何來社會責任感?!權利只有權力的恩賜,求得「暫時作穩了奴隸」,只有尋求強者的保護,期待、但願明君、清官、俠客爲本身做主。
由於有了忍文化,天下得以太平,社會得以和諧穩定,所以,「王道」、「霸道」將中國的忍文化與帝王文化、清官文化、武俠文化,以及宗教文化融爲一體,爲統治者所用。「中國的脊樑」能夠進入「正史」,以死諫言,來個「厚葬」,立個「祠堂」,「尸諫」就從「以死抗爭」變成了「忠君義舉」了!「無論怎麼樣,中國能混五千年,這就很了不得了」(梁啓超)。這五千年,中國老是跳不出惡性循環怪圈,中國人老是在「想作奴隸而不得的時代與暫時作穩了奴隸的時代」交替循環(魯迅)。
中國人的確能忍,物極必反,從忍的無度、極度,最終發展到可貴的「忍無可忍」程度,「在極度絕望中,什麼事均可能幹得出來」,此時一根稻草就能把一隻駱駝壓垮,一點小火星就會引發燎原之勢。「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再來一次「湯武革命」與「聖武主義」,暴力改朝換代,中國就是在這種非理性、破壞性、毀滅性的惡性循環中「不斷進步」!get
本人文采不夠,不能準確地表達本身的心境,上面的部分摘自百度百科,很是恰當地表達了本身的想法。class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承載的是體制,總有活在上面的一撥人奴役的下面的那波人,而我以爲這句話並非十分恰當,特別在咱們目前的情況下。這水是死的,整一個酵缸,散發陣陣惡臭,你以爲這臭池塘中能掀起多少波瀾,有能力把一艘小船甚至一片葉子掀翻麼? 但這卻足以形成風平浪靜、和諧發展的假象。百度
我以爲goverment禁槍是合理的,否則中國將爆發新一次的neizhan。 禁槍不能解決實質性問題,一把菜刀、一塊石頭贊成能夠成爲殺人利器。禁槍禁的是外族入侵時同胞反抗的能力,禁的是推翻暴政的權利。國民之間的冷漠,在封鎖依舊嚴密的國家媒體下面也能成爲國民的共識。不管如何粉飾,雖同爲漢族,可是老百姓之間的互相仇視,互相猜忌也是不爭的事實,到你面前吐一口痰,隨意摁喇叭,當面不說背後亂說那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循環
中國時不時自誇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正是由於近現代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纔講這些廢話,而不提現實的差距。時常能夠聽到中國GDP幾年後趕超美國,這裏面的水分有多少不提,可是即便你遇上了,人均GDP也只是美國的1/5,也就是說一我的的收入能夠趕得上咱們一個團隊的收入,這有什麼值得自豪的麼?固然對於掌握80%社會資產的goverment來講,確實有看得見的提升。在全世界公認的國民素質排名中,中國一直和友好鄰國印度蟬聯排名倒數10名之內,而那個小日本的國民素質居世界之首,當你喊着「印度阿三」的時候,你以爲別人會叫你什麼?電視媒體中充斥着翻拍無數遍的後宮爭權、改朝換代以及對他國曾犯下的錯誤耿耿於懷的的垃圾歷史劇,我一度懷疑這些電視劇是沒有編劇,沒有導演的,只有複製,只要符合政府想要宣傳的。掩耳盜鈴正是goverment在作的事情。word
中國被世界接納的那一天,將是脫胎換骨的中國一個新的里程碑。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