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概述 2、Linux的安裝 3、Linux的經常使用命令(重點)

1、Linux概述
###<1>操做系統
OS,管理和控制 計算機的 硬件和軟件資源的 計算機程序。
最基本的系統軟件。
是用戶和計算機交互的橋樑,是硬件和軟件交互的橋樑。linux

操做系統:shell+內核android

DOS Windows Unix Linux (開源的)
命令行 圖形界面 命令行 命令行
單用戶 單用戶、多用戶 多用戶 多用戶
單任務 多任務 多任務 多任務shell


###<2>Linux操做系統
是用戶和計算機交互的橋樑,是硬件和軟件交互的橋樑。
多任務,多用戶
免費的,開源的 ubuntu

###<3>Linux發展
肯湯姆遜:是unix操做系統的開發者,使用B語言
丹尼斯里奇:是C語言的開發者,使用C語言重寫了unix操做系統
譚寧邦教授:是Minix的開發者。vim

Linus Torvalds:是Linux的開發者,編寫Linux的內核。

GPL通用性受權(general public licence):使用者得遵循軟件的條款,讓軟件自由下去。

###<4>linux的特色
性能:windows server 1.8G
linux 300Mwindows

穩定性:linux長期不間斷運行,運行流暢


價格:開源,免費

安全:
開源軟件,一旦有漏洞出現,很快就修復
使用Linux的人員,具有必定的軟件操做常識
刻意破環linux操做系統的病毒較少
linux安全權限較完善centos


###<5>版本
5.1 Linux內核版本
內核官網提供,免費下載
內核下載網站:https://www.kernel.org/ 安全

核心版本號:
4.16.2
主版本號,次版本號,末版本號


5.2 Linux發行版本
商業公司維護的發行版本:
以redhat爲表明的紅帽系,centos,redhat

社區組織維護的發行版本:
以debian爲表明的debian系,ubuntu

###<6>應用領域
服務器端的操做系統
PC端操做系統
嵌入式應用領域
移動手機:android系統
智能家居:linux系統


# 2、Linux安裝
###<1>分區
#####分區原則:
主分區:
一個磁盤上至少一個,最多四個

擴展分區:
主分區+擴展分區 最多四個
能夠沒有,最多一個
不能存儲數據,存儲的時邏輯分區的信息 服務器

邏輯分區:
能夠有多個

#####分區表示
IDE硬盤:老式臺式機 /dev/hd[a-d] ,最多能夠接入4塊
SATA硬盤:筆記本經常使用的存儲設備 /dev/sd[a-p] ,最多能夠接入16塊 window ---20G ----虛擬機 (20G)---Linux操做系統
SCSI硬盤:服務器經常使用的存儲設備
USB硬盤:網絡

光盤:/dev/cdrom
/dev/sr0

#####分區設計
1. 根分區:'/',是Linux操做系統最高層的目錄。必須存在的分區,越大越好。
2. boot分區:啓動分區,200MB ,系統啓動時,會今後分區中加載數據。
3. swap分區:交換分區,相似於windows中的虛擬內存,建議分配2GB
![](1.png)

#####格式化
邏輯格式化
寫入新的文件系統

文件系統windows:fat1六、fat3二、ntfs
文件系統linux:ext二、ext三、ext四、xfs

#####掛載
Linux的任何的存儲設備必定得先掛載才能使用
1. 找到存儲設備在linux中表示(名字)
2. 掛載操做
3. 使用存儲設備


# 2、安裝Linux操做系統
#####<1>軟件介紹
<1>Vmware軟件:在現有的操做系統上虛擬出新的操做系統。(快照,克隆功能)
<2>Xshell軟件:在Windows下訪問不一樣的操做系統
<3>WinSCP軟件:實現windows和linux資源的複製

###<2>Linux的目錄結構
/根目錄
bin boot dev etc root home lib proc usr var mnt.....

bin:存放二進制可執行文件,linux經常使用的命令都存儲在此目錄下
boot:系統開機時使用的引導文件
dev:存儲設備文件(一切皆文件)
etc:存放系統的配置文件
home:存放全部用戶相關的文件,相似於windows下的Document and Settings文件夾
root:存放超級管理員相關的文件,超級管理員的家目錄、根目錄
lib:存放根系統運行時所須要的內核模塊和共享庫文件
mnt:掛載目錄
usr:存放系統應用 ,相似於windows下的C盤下的Program File文件夾
opt:存放非系統應用 ,相似於windows下的非C盤下的Program File文件夾

#####<3>Xshell安裝

#####<4>連通性測試
1. 設置虛擬機的網絡配置
Vmware--->編輯--->虛擬網絡編輯器--->選擇橋接模式(選擇windows使用的網卡)
虛擬機--->網絡設置(設置成橋接模式)
2. linux下輸入setup回車
選擇網絡配置,設備配置,取消動態ip地址分配
配置linux的ip地址

3. 進入Linux網絡配置的配置文件中: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修改配置文件:vim ifcfg-eth0
按i鍵,進入插入模式,將onboot修改成yes
按esc退出插入模式
按:wq 回車

4. 重啓網絡服務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5. 啓動xshell,新建鏈接,輸入須要鏈接的linux的ip地址,測試連通。


# 3、Linux的經常使用命令

###<1>文件目錄操做命令
1. 命令提示符:
[root@loc ~]#

root:用戶名
@loc:主機名
~:表明路徑,表明當前用戶的根路徑(家目錄)
超級管理員的家目錄:/root
普通用戶的家目錄:/home/用戶目錄
#:表明當前用戶的身份是超級管理員
$:表明當前用戶的身份是普通用戶

2.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查看當前的工做目錄

3. ls(list):顯示文件和目錄列表
-a:列出當前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和目錄,列出隱藏文件(.文件名)(all)
-l:列出文件的詳細信息(long),縮寫:ll

-hl:以經常使用單位的方式列出文件的大小信息
-dl:顯示當前文件夾的信息

4. mkdir(make directories):建立新的目錄
mkdir -p:建立多層目錄

5. cd(change directories):切換目錄
cd . :進入當前目錄(刷新當前目錄)
cd ..:進入上一級目錄
cd ~ :進入家目錄
cd :進入家目錄
cd - :進入上次所在的目錄

絕對路徑:從/路徑下開始
相對路徑:參照當前路徑


6. rmdir(remove empty directires):刪除空目錄
rmdir friends/chinese/beijing

7. touch:生成一個空文件

8. rm(remove): 刪除文件(謹慎使用)
-i :刪除以前須要再次確認
-r :同時刪除改目錄下的全部文件
-f :強制刪除文件或目錄

rm -rf : 須要謹慎使用

9. cat、tac:顯示文件內容(瞄一眼)
-n :顯示行號的查看

10. more:分屏的方式查看文件的信息
空格:向下翻頁
b :上向上翻頁
回車:向下翻行
q :退出查看

less:分行查看文件信息
↓:向下顯示
↑:向上顯示
b:向上翻頁
d:向下翻頁
q:退出
-m:百分比的顯示信息


head: 查看文件信息
-n 行數

tail: 查看文件信息
-n 行數

11. cp(copy):複製文件和目錄
語法格式:cp 源文件 目標位置(能夠複製的時候進行重命名操做)
例如:cp ./install.log /root/文檔 複製
cp install.log 文檔/install2.log 複製並重命名


12. mv(move):剪切文件、重命名
語法格式: mv 源文件 目標位置
例如:mv install.log /root/home/安裝日誌 剪切並重命名
mv ./install.log ./install.log2 重命名

13. wc(work count ):統計文件的行數,單詞數量,字符數量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