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s介紹node
ls命令是list的簡寫,用來顯示指定目錄裏的文件及文件夾清單;ls 命令不只能夠查看linux文件夾包含的文件,還能夠查看文件權限,目錄信息等等linux
2、經常使用選項介紹shell
一、命令格式ide
ls [選項]... [文件|目錄]..ui
二、經常使用選項命令行
-a, --all 不隱藏任何以. 開始的項目對象
-A, --almost-all 列出除. 及.. 之外的任何項目blog
--author 與-l 同時使用時列出每一個文件的做者排序
-c 配合-lt:根據ctime 排序並顯示ctime(文件遞歸
狀態最後更改的時間)
配合-l:顯示ctime 但根據名稱排序其餘狀況:按ctime 排序
-C 每欄由上至下列出項目
--color[=WHEN] 控制是否使用色彩分辨文件。WHEN 能夠是
"never"(默認)、"always"或"auto"其中之一
-d, --directory 當遇到目錄時列出目錄自己而非目錄內的文件
-f 不進行排序,-aU 選項生效,-lst 選項失效
-g 相似-l,但不列出全部者
--group-directories-first
在文件前分組目錄。此選項可與--sort 一塊兒使用,
可是一旦使用--sort=none (-U)將禁用分組
-G, --no-group 以一個長列表的形式,不輸出組名
-h, --human-readable 與-l 一塊兒,以易於閱讀的格式輸出文件大小
(例如 1K 234M 2G 已人類可讀的方式顯示)
--si 同上面相似,可是使用1000 爲基底而非1024
-H, --dereference-command-line
跟隨命令行列出的符號連接
--dereference-command-line-symlink-to-dir
跟隨命令行列出的目錄的符號連接
--hide=PATTERN 隱藏符合PATTERN 模式的項目
(-a 或 -A 將覆蓋此選項)
--indicator-style=方式 指定在每一個項目名稱後加上指示符號方式:
none (默認),classify (-F),file-type (-p)
-i, --inode 顯示每一個文件的inode 號
-k 即--block-size=1K
-l 使用較長格式列出信息
-L, --dereference 當顯示符號連接的文件信息時,顯示符號連接所指示
的對象而並不是符號連接自己的信息
-m 全部項目以逗號分隔,並填滿整行行寬
-n, --numeric-uid-gid 相似 -l,但列出UID 及GID 號
-o 相似 -l,但不列出有關組的信息
-p, --indicator-style=slash 對目錄加上表示符號"/"
-q, --hide-control-chars 以"?"字符代替沒法打印的字符
--show-control-chars 直接顯示沒法打印的字符 (這是默認方式,除非調用
的程序名稱是"ls"並且是在終端輸出結果)
-Q, --quote-name 將條目名稱括上雙引號
--quoting-style=方式 使用指定的quoting 方式顯示條目的名稱:
literal、locale、shell、shell-always、c、escape
-r, --reverse 排序時保留順序
-R, --recursive 遞歸顯示子目錄
-s, --size 以塊數形式顯示每一個文件分配的尺寸
-S 根據文件大小排序
--sort=WORD 如下是可選用的WORD 和它們表明的相應選項:
extension -X status -c
none -U time -t
size -S atime -u
time -t access -u
version -v use -u
--time=WORD 和-l 同時使用時顯示WORD 所表明的時間而非修改時
間:atime、access、use、ctime 或status;加上
--sort=time 選項時會以指定時間做爲排序關鍵字
--time-style=STYLE 和-l 同時使用時根據STYLE 表明的格式顯示時間:
full-iso、iso、locale、posix-iso、+FORMAT。
FORMAT 便是"date"所用的時間格式;若是FORMAT
是FORMAT1<換行>FORMAT2,FORMAT1 適用於較舊
的文件而FORMAT2 適用於較新的文件;若是STYLE
以"posix-"開頭,則STYLE 僅在POSIX 語系以外
生效。
-t 根據修改時間排序
-T, --tabsize=寬度 指定製表符(Tab)的寬度,而非8 個字符
-t 按修改時間排序
-T, --tabsize=COLS 指定製表符(Tab)的寬度,而非8個字符
-u 同-lt 一塊兒使用:按照訪問時間排序並顯示
同-l一塊兒使用:顯示訪問時間並按文件名排序
其餘:按照訪問時間排序
-U 不進行排序;按照目錄順序列出項目
-v 在文本中進行數字(版本)的天然排序
-1 每行只列出一個文件
–help 顯示此幫助信息並離開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並離開
三、例如 ls -lh /etc/sysconfig
從上面能夠知道 -l選項意思是使用較長格式列出信息 -h選項意思是使用人類可讀的方式顯示
由上圖,能夠看到共有7段選項
第一段是文件的類型與權限
共有10個字段
第一個字符表示文件的類型 -表示是通常文件 d表示是目錄 c表示是串文件 b表示是塊文件 l表示 是連接文件
後面九個表示用戶對文件的權限 前三個全部者的權限 中間三個是組的權限 最後三個是其餘人的權限
r表示讀 可用數字4表示
w表示寫 可用數字2表示
x表示執行 可用數字1表示
第二段是文件的硬鏈接數
第三段是文件的全部者是誰
第四段是文件的所屬組是誰
第五段是文件的大小
第六段是文件的建立或者是最後一次修改時間
第七段是文件的名稱
四、例如 查看一下/etc/sysconfig/networking
該文件是目錄 權限是755 鏈接說是4 全部者是root 所屬組是root 大小是4K
建立或修改日期是2016/5/11 名稱是networ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