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

在尋找項目管理軟件以前,應該先明確一下咱們的目的,但願軟件可以帶給咱們什麼價值,價值來源於需求,那麼咱們的需求是什麼呢?需求簡單來講,就是但願一款軟件可以幫助咱們進行管理性工做,如今的項目管理工做其實分爲「項目管理」、「敏捷項目管理」這兩種方式,這兩種管理方式雖然在管理流程存在差別,但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讓項目儘量的實現商業價值。咱們的項目適用於以上哪一種方法,這個須要按照項目的特性、以及團隊的水平來肯定。編程

「項目管理」是一種預測型的管理方式,它提倡在項目開始前,儘量的預測並計劃咱們要作的每一件事情,好比:運維

1) 預測一個商業問題能夠轉化爲機會;工具

2) 預測咱們設計的項目範圍可以抓住商業機會;學習

3) 預測咱們須要在3個月內交付項目才能取得較大的商業價值;測試

4) 預測咱們依照指定的質量政策纔可以知足質量要求;優化

5) 預測咱們須要10個開發人員才能保質保量的交付;翻譯

6) 預測咱們可能遇到風險有哪些、預測完成這個項目須要500萬人民幣。設計

以上的預測,是對範圍、時間、質量、資源、風險、成本這幾個因素的預測,它們相互制約着,而且最終影響到客戶的滿意度,如圖:3d

 

相互制約的例子:對象

1) 小張原本一週內只能完成10個功能,但由於項目急,開發時間短,如今須要小張在1周內完成15個功能,小張加班加點,勉強完工,雖然進度是遇上了,但質量可能會出現問題。這是時間、範圍、質量之間的制約。

2) 而後仍是小張,小張在一週內可以完成10個功能,這個速度沒法使咱們按時交付項目,因此咱們決定增長一個開發人員老王,若是老王加入後,團隊每週能夠完成25個功能,這樣能夠達到項目的進度要求,可是受限於成本緣由,咱們請不起老王,那老王就來不了了。這就是資源、時間、成本之間的制約。

3) 老王一我的獨立開發項目,開發過程當中發現某個功能的實際開發工時超出了預期工時,這致使了項目關鍵路徑的改變,若是咱們想要按時交付項目,在不加入小張的狀況下,只能砍掉幾個沒必要要的功能,延後至下一個版本上線。這是範圍、時間、成本之間的制約

項目管理就是對於這些制約因素的管理,在這些制約因素的相互影響下,幫助企業實現最高的價值收益。

 

項目管理是一套管理體系,主要包括5大過程組:啓動、規劃、執行、監控、收尾。在前面說到的預測,就是啓動與規劃,咱們能夠在規劃後,獲得詳細的計劃,計劃包括但不限於:

1) 範圍管理計劃;

2) 進度管理計劃;

3) 成本管理計劃;

4) 質量管理計劃;

5) 人力資源管理計劃;

6) 風險管理計劃。

這些計劃就是項目的基準,指導團隊執行項目活動,有了基準就是有了目標與規範,你們在規範的指導下,向着明確的目標共同努力完成項目。

當項目執行中,咱們還須要及時監控項目的執行狀況,保證項目的執行方向與目標方向保持一致,這個時候就有了績效,經過對於績效的把控,來衡量項目團隊當前時間點的任務完成狀況,若是發現誤差,須要及時調整,發現誤差的方法能夠是:

1) 趨勢分析

2) 誤差分析

3) 掙值績效

4) 統計抽樣

可能存在的誤差有:進度誤差、質量誤差、成本誤差、範圍誤差,咱們經過修正這些誤差,保證項目是可控的,以實現商業價值。

範圍、進度、質量、成本,這幾個制約因素,在這裏就被稱做爲「多快好省」, 由於多快好省正是衡量幾個指標的目的,除掉「多快好省」以外,項目管理還須要對團隊成員進行管理,管理他們的指望,管理他們的工做狀態,這就要求項目經理具備必定的軟技能,和人力資源相關的方法論。

風險管理,積極和消極的風險一般被稱做爲機會和威脅。若是風險在可承受範圍以內,而且與冒這些風險可能獲得的回報相平衡,那麼項目就是可接受的,咱們經過識別風險、定性風險、定量風險、制定風險應對策略、控制風險,這樣的處理流程對風險進行監控。

在實際工做中,傳統團隊中的高級管理者一般承認上面這種項目管理方式,他們關注的問題諸如:

1) 項目可否完成預期價值?

2) 項目何時可以交付?

3) 當前的進度如何,可否按時完成里程碑?

4) 質量是否達標?

5) 咱們是否須要作出調整?

他們但願以可控的方式來對待項目,這種項目管理方式在定製化項目中很是適用,由於它知足PDCA的管理循環理論,以SMART的方式制定項目計劃,以掙值管理的方法監控過程,最終獲得預期的結果並進行復盤。而且這套流程一樣符合企業管理的流程,可以監控團隊的績效,得到團隊的執行狀況,這是高層管理者最但願看到的,因此必然會在企業內獲得承認和推廣。可是如今的互聯網企業基本不作定製化項目了,若是套用這一套項目管理體系,在執行過程當中會很是的難受,他們會發現來自用戶、市場、銷售的需求範圍隨時都在發生變動,沒法創建詳細的執行計劃,若是讓團隊作一個月的計劃是能夠實現的,可是若是作半年的計劃,那是痛苦的,沒有詳細的計劃,就沒有完善的監控過程,也就沒法準確的評價績效。

不一樣類型的項目須要不一樣的對待。就像咱們的生活同樣,吃中餐的時候咱們使用筷子比較方便,而吃西餐時咱們使用刀叉比較便捷。而咱們再進行開發工做時,也會基於不一樣的環境選擇不一樣的方法。

「敏捷項目管理」是一種適應型的管理方式,它以價值驅動交付,項目團隊須要保證最有價值的功能最早被交付,而後經過用戶的反饋獲得改進的意見,及時調整適應,整個開發過程遵循計劃->執行->調整的環狀結構流程,在敏捷團隊中,個體和交互大於流程和工具,這要求每一個團隊成員都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專業技能,若是每一個成員都是T型人才,可以勝任產品設計、開發、測試中的每一個崗位,那敏捷團隊將會表現的很是高效。這樣看起來,敏捷團隊就像是一個特種部隊,每個成員都擁有普遍的專業技能,隨時可以填補團隊中的空缺,保證任務的穩定執行,若是想要嘗試敏捷項目管理的,能夠了解如下敏捷方法(只作介紹不作詳細說明):

Scrum:

 

Scrum特指一種敏捷開發的模型。它是一個迭代小、增量性的流程,適用於任何的產品開發以及工做管理。Scrum將軟件開發團隊比擬成橄欖球隊,有明確的最高目標,熟悉開發流程中所需具有的最佳典範與技術,具備高度自主權,緊密地溝通合做,以高度彈性解決各類挑戰,確保天天、每一個階段都朝向目標,明確的推動。

Scrum三大支柱:

1) 高透明性:信息的高度透明,任何方面都能被觀察到

2) 檢查:常常性的檢查,防止重大誤差

3) 適應:當發現可交付成果不合格時,應該及時修正,減小誤差

Scrum 團隊:

1) 開發團隊:是自組織的、跨職能的、他們擁有創造產品增量所須要的所有技能,包括設計,相似特種部隊。

2) 產品負責人:是管理產品待開發項的惟一負責人,相似軍隊中的軍長。

3) Scrum Master:確保Scrum被理解並實施,相似軍隊中的政委。

Scrum 事件:

1) 迭代:一個迭代就是一個時間盒(有時間限制),在這個時間盒中至少應該有產品發佈,這個時間盒的長度通常爲1~6周的時間。

2) 迭代計劃會議:肯定在這個迭代中須要交付哪些產品以及如何達成目標。

3) 每日立會:天天15分鐘的時間,開發團隊須要同步他們的活動,彼此進行溝通以及提出問題。

4) 迭代評審:迭代結束時舉行的會議,產品負責人決定本次迭代是否完成。

5) 迭代回顧:回顧反思整個迭代過程須要改進的地方。

Scrum 工件

1) 產品待開發項:全部須要開發的功能。

2) 迭代待開發項:產品待開發項的分解,一次能夠交付的最小迭代目標。

3) 燃盡圖:翻譯工做量完成狀態的趨勢圖。

極限編程(XP):

XP是敏捷方法中的一種軟件開發方法。若是說Scrum更加關注項目管理工做的話,那麼XP更加關注軟件開發的良好實踐。XP的核心價值是監督、溝通、反饋、勇氣、尊重,這些價值體如今XP的整個生命週期中。

極限誤差的核心實踐:

 

項目團隊使用FDD的方法首先能夠爲產品開發一個總體的模型,構建特性列表和工做計劃,而後對開發的特性進行設計和構建迭代。FDD推薦了一系列的良好實踐,這些都是從軟件工程中延伸而來。這些實踐包括:

1. 領域對象建模

2. 安裝特性開發

3. 類擁有權

4. 特性小組

5. 審查

6. 配置管理

7. 按期構建

8. 可視性進度報告

動態系統開發方法(DSDM):

 

DSDM倡導以業務爲核心,快速而有效的進行系統開發,其的基本觀點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次性地圓滿完成,應該用20%的時間完成80%的有用功能,以適合商業目的爲準。實施的思路是,在時間進度和可用資源預先固定的狀況下,力爭最大化地知足業務需求(傳統方法一步是需求固定,時間和資源可變),交付所需的系統。對於交付的系統,必須達到足夠的穩定程度以在時間環境中運行;對業務方面的緊急需求,也要求可以在短期內獲得知足,而後在之後迭代階段中對功能進行進一步完善。

DSDM週期有7個階段

1) 項目準備階段

2) 可行性檢驗局階段

3) 業務研究階段

4) 功能建模階段

5) 系統設計編程階段

6) 實施階段

7) 項目後期階段

精益開發(LEAN):

精益開發不是敏捷的方法,可是精益和敏捷的價值觀是緊密相關的,精益的一系列原則是從精益生產中來的,並應用於軟件開發。對於精益來講有7個核心的概念:

 

中消除浪費是爲了最大化價值。浪費來自一些沒必要要的功能。爲了提高咱們在項目中得到的價值,咱們必須識別一種方法以消除浪費。

看板方法(Kanban):

看板開發方法是近年來最熱門的敏捷和精益開發方法。愈來愈多的案例代表,它可以改善協做、優化管理,顯著提升交付速度、質量和靈活性。看板開發方法的規則簡單,但其有效的實施依賴於對原理的理解、對原則的堅持和實踐的應變。

一個看板在敏捷開發中的最佳實踐如圖:

 

每一個卡片表明開發中的各各流程,圖中以 規劃->開發->測試->發佈這樣的流程來進行管理,開發任務在這個工做流中扭轉執行,最終被髮布。整個過程顯的十分靈活可控。

「敏捷項目管理」在質量保證的流程中須要藉助一些自動化方式,如:

1) 持續集成(CI);

2) 持續部署(CD);

3) 測試驅動開發(TDD);

4) DevOps(開發、運維、質量管理一體化);

經過自動化的流程,提升交付的效率,減小人爲出錯的概率,提高質量。

與預測型項目管理相比,敏捷有他的優點,肯定短時間的需求,快速迭代交付、快速驗證價值,採用週期性評價代替複雜的績效管理、讓整個團隊的目標一致,以價值驅動。

敏捷看似簡單,但想要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敏捷是比較困難的,好比敏捷提倡「擁抱變化 高於 遵循計劃」這在不少團隊執行時每每會陷入兩個極端,要麼根本不作規劃,要麼就在計劃上投入大量的精力直到本身確信計劃是正確的,不作基本規劃的小組可能連什麼時間交付產品都沒法回答,而作了大量計劃的小組會自欺欺人地認爲某個計劃是「正確的」,他們的計劃也許更全面,但並不意味更準確或更有用。這兩種極端都是敏捷須要避免的,「咱們實施敏捷,再也不須要計劃和文檔了」的論調是極其錯誤的。敏捷不是不須要計劃,相反它須要更多的規劃。不肯定性是影響計劃正確的主要因素,對大部分不肯定而言,獲取知識、減小不肯定性的惟一辦法是開發獲得一些原型,收集反饋,而後分析其價值,最後作出調整,這是規劃-執行-調整的方式。一個項目的不肯定性越高,敏捷開發方法對取得成功就越相當重要,不斷學習和調整是敏捷開發的核心。

 

四、太長不看的結論性總結

 

在選擇項目管理工具前,須要肯定咱們使用的是項目管理方法仍是敏捷項目管理方法。若是使用的是項目管理方法,我推薦「project」;若是使用的是敏捷項目管理方法,我推薦使用

「日事清」。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