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管理諮詢同樣去作軟件需求調研

轉:http://www.cnblogs.com/tyonly/archive/2011/05/23/2054141.htmlhtml

有感於作軟件的辛苦,特撰一文。優化

      通常軟件公司接到了軟件實施案子,第一步是急吼吼的去作需求調研。首先集中要使用軟件的一幫人在一塊兒開座談會,有使用部門的,有間接使用的部門,有計算機管理部門,有大老闆,有二老闆,甚至有的時候連前臺也來了。好幾個部門的人集中在一塊兒,每一個人角度不一樣、層次不一樣,關注的重點不一樣。你們從本身的角度唧唧喳喳的說了一通,而後需求調研人員將這些都記錄下來,造成需求文檔,拿回去開發軟件。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能夠給相關使用人員演示了。一演示,問題來了:某某部門的說剛纔我忽然發現我這裏有個東西你這軟件沒作,某某部門說我這裏還有個流程你還沒作進去,某某又說有個關鍵的報表你作的跟咱們實際要的不一樣。。。。軟件公司的人傻了,趕忙又從新記下來,繼續修改軟件。好容易都修改完了,拿給客戶看。客戶一看,又提出一堆問題。接下來,又繼續修改。往來反覆,幾輪以後,好容易你們都知足了,進入試用了。運氣好的話,皆大歡喜,部門使用的很順暢,軟件公司也不用在返工修改,客戶也滿意,最終結賬,你們都好。可是不少時候,這個時候還會有事情發生,好比:某個之前沒關注的部門忽然又提出需求,我也要用這個軟件,新軟件上我不能使用。軟件公司項目開發人員把這個部門人員請來一聊,最終發現這個部門確實有使用這個軟件的理由,再一翻之前的調研,這個部門給漏掉了。沒辦法,把這個部門的需求在加上,繼續進入開發中。。。  過程如此反覆。到最後,項目實施期越拉越長。軟件開發公司一評估,認爲沒什麼利潤可賺,而客戶的需求彷佛永遠不少,利益衝突糾葛在一塊兒,就放棄該項目了。htm

      最終的緣由是什麼吶?blog

     軟件公司需求調研沒作好嗎?調研確實作了,並且相關人員都請到了,作的需求報告各部門都確認過了。事件

     客戶不配合嗎?也不對,客戶至關的配合,每一個相關部門都說出了需求,所須要的報表他們都很熱情的給你。開發

     客戶領導不重視嗎?那怎麼會,不重視的話,還請你作軟件幹什麼?文檔

     那爲何是這個結果呢?兩方都挺受傷的。get

     表面看,沒有任何一個單獨的問題會致使困難,每一個問題都能被解決,可是當他們糾結在一塊兒的時候,事情就變得難以被解決。面對這種問題,咱們很難看到問題本質所在。不過,若是咱們要解決問題,必須試圖先去了解問題。軟件

    那麼問題是什麼?數據

    回到本源,咱們要思考一個問題:客戶爲何要實施軟件?客戶實施軟件,顯然是要解決問題的。要解決問題,須要軟件。因此他們要開發軟件。可是僅僅憑藉客戶所提出的願望去幫他們實施軟件,通常很難一次性的知道客戶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咱們必須本身去把握這個需求,瞭解客戶越多,咱們做出來的軟件越是客戶想要的。

   OK,那咱們開始瞭解。

   第1、咱們須要瞭解項目相關方。好比有誰在用,誰起主導做用,爲何要實施軟件,實施軟件的背景是什麼。

   第2、理流程。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去了解,現場去看,去研究,和實際使用者一塊兒去工做,瞭解業務流程,弄懂相關業務報表,對產生的報表的重要度進行分析,理順與其餘報表的勾結關係等。

   第3、理思路。瞭解了流程之後,咱們須要這對調研資料,畫出流程圖、整理業務報表,列出哪些是關鍵業務流程、哪些是次要業務流程、哪些流程之間有矛盾、哪些能夠優化的、哪些有空白、哪些有漏洞等信息,作出一份報告。

  第4、確認數據流之間的關係。好比數據是從哪裏進入、到哪裏出來。輸入是怎麼個要求、輸出是什麼樣的。

  第5、確認特殊流程和特殊需求,如: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須要解決什麼、特殊事件是如何發生的,怎麼解決。

  第6、補充建議。到這一步,基本客戶整個業務流程咱們很是清晰了,針對某些流程咱們可寫出本身的優化建議,以利於軟件更好的實施。

  最後,咱們整理報告,告訴客戶,咱們瞭解了什麼。將來軟件會解決什麼。我相信,當你把這些詳細的報告丟到客戶面前的時候,客戶還有什麼理由不承認你所作的軟件呢。

    有人說:天啦,你這不是在作軟件管理諮詢麼?我說:對的,你不這樣作,你就無法瞭解客戶,不瞭解客戶,你就無法作出合適的軟件。要作軟件,就要專業些,只有專業了,你才能作出合適的軟件。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