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會涉及到具體的面經,更多的像是一篇裁人後的心理歷程,幷包括我是如何準備簡歷、準備面試、最終收穫滿意offer的。若是想要了解我整理的前端知識點可前往 F2E,或者滑到底部關注個人公衆號回覆 「知識圖譜」。
先說說一下本身的狀況吧,18屆畢業生,以校招生的身份進入蘑菇街。在蘑菇街工做了接近兩年時間,蘑菇街4月多進行了裁人,我也是其中之一,目前已經成功入職字節跳動兩週多,決定在這個週末寫下這段時間的經歷,若是其中你有並不承認的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前端
我還記得在蘑菇街的最後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像日常同樣在公司樓下買了早餐,踩着點坐在了工位上。照常打開知乎、掘金。
大概十點多的時候,陸陸續續有不少個羣詢問,發佈系統,工單提交系統都不能用了怎麼回事。沒有過幾分鐘,技術部大羣裏@全體成員,讓看郵件。(不得不說還真是有備而來,已經作好了防止有心人留隱患的準備)
雖然沒看郵件,我明白裁人要開始了。打開郵件,內容大概意思是:今天會裁人140名同事、非核心業務都會受到調整。我內心咯噔一下,這不說的就是咱們組嗎。在惴惴不安中度過了一個上午,中午下樓時遇到了支付金融部門那邊的同事,我詢問他那邊的狀況,他說他們組只留一我的其餘都要勸退,我從他的眼神裏讀到了難以接受。
只有經歷過裁人才會體會那種不安吧,下午果真收到了hr發過來的信息:「如今有空來9樓聊一聊嗎」,當時仍是內心一驚(雖然我也挺想拿那個賠償走人的),終於到我了嗎。固然溝通下來的結果是n+1.5,高於正常賠償方案,要求下午辦理完離職手續後續就不用來公司了,我也不知道怎麼簽了字而後走下了樓。node
我沒有直接回到辦公區,調整好情緒以後跟女友打了通電話,說明了目前的狀況。並決定不跟家人說,由於他們的的關心可能會給你帶來過多沒必要要的負擔。回到辦公地點後發現組內的同窗都一個個被約談了,最終就留了小組長。說實話當時仍是挺怕就只有本身被幹掉的(由於會給本身形成不被承認的心理設定,對本身能力的否認)。
其實蘑菇街要進行裁人在很早前就開始有徵兆了,只不過大多數人選擇逃避,蘑菇街在上市以後股價縮水到了不足原來的十分之一,盈虧始終沒有達到平衡。直播、內容、電商這三駕馬車也只有直播業務在發力,並且因爲體量緣由,直播的增加空間已經頗有限了。
其實一個公司要進行裁人一般都會出現一些前期徵兆:業務發展遇到較大瓶頸,而且難以突破、頻繁調整戰略目標、高管開始陸續離職、開始嚴抓考勤、開始部分同事勸退,若是你如今的公司也開始出現這些症狀,別想了馬上把簡歷準備起來吧
git
最後的聚餐程序員
雖說是裁人離開的,可是你們好像心態都比較輕鬆,多是都拿到了比較滿意的賠償吧。當天晚上聚餐前端的同窗大概有三十多號人,瞭解到差很少有二十多個前端同窗被優化了,不少個組就留了一兩我的。
雖說我對本身的能力還算是比較承認的,可是我明白這段時間找工做並不會很順利,由於疫情緣由不少公司也進行了人員縮減,市場上忽然多出來這麼大一批人該怎麼消化,而且杭州這邊比較大型的互聯網公司是真的少(相對於北上廣而言),今天還在作同事明天就得相互競爭了,我明白不光是面試要經過還須要和身邊這些昔日的同事競爭,真是唏噓不已。建議這段時間想要跳槽的同窗,儘可能以穩爲主。
github
在聚餐回去後,我特地把早晨起牀的鬧鐘給關了,指望最近能睡個好覺。原本沾牀即睡的我失眠了,在牀上展轉反側,我並非擔憂找不到工做,而是擔憂而立之年後的我還有能力迎接裁人嗎,我應該怎麼規劃個人將來。原本九點鐘鬧鐘都叫不醒的我,天天不到七點鐘就醒了。
其實在開始大裁人前,我就有預感公司會進行裁人,多是火不燒到眉毛是不會以爲疼的,一直也沒開始準備簡歷和系統性複習準備面試。
打開筆記本開始規劃本身找工做的計劃,分爲了一下幾個階段:簡歷=>系統性梳理知識點=>擊破每個知識點=>算法=>開始試水=>修正前面薄弱點=>BAT大廠,我給本身的設定了準備兩週,花兩個月的時間找到一份滿意的工做。
我明白個人試錯成本很高,我將杭州全部我以爲可以投遞的公司分爲三檔,從下向上投遞。在杭州比較好的公司很是少,阿里系的崗位我以爲可能佔到了杭州這邊互聯網招聘的三分之一,而阿里系的若是面評較差很難再被撈起來。因此我將其餘城市以爲比較好的公司我也歸入個人選擇範圍內。
web
我想要什麼,我怎樣造成本身的「技術」壁壘面試
「我想要什麼,我怎樣造成本身的優點」,我以爲這是要換工做同窗必需要想清楚的一件事情,這將決定你後續選擇的公司類型、所作的事情、將來技術的一個側重方向。
在準備簡歷的時候,我就發現了我如今問題的所在。個人簡歷和兩年前的簡歷有什麼區別嗎?或者說五年或十年後個人簡歷會和如今有什麼區別,公司爲何會選我而不選那些剛畢業的應屆生,我明白本身並無什麼技術壁壘,或者說我跟那些應屆生沒什麼太大差別。因此明確將來的方向,並有一個比較好的規劃,才能讓本身的職業生涯走的更遠。
相信你們都有一種感受是前端的「天花板很低」,也許應該說的是CRUD程序員天花板很低。前端的發展已經由「淺水區」進入到「深水區」了,得益於前端社區的快速發展,框架、類庫日益成熟,頁面的開發工做,編程的複雜度已經極大下降,但也是所以種種方案讓web開發存在了更多的可能性,不管是圖形可視化、webIDE+web office、serverless、大前端等都對前端能力和工程化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些應該都是前端突破瓶頸或者天花板的方向。算法
因此我但願下一份工做能帶給我工程化、通用化能力上的成長、能讓個人簡歷更好看,而且我但願能擺脫掉「前端程序員」這樣一個title,成爲「程序員」這樣一個角色的轉變,固然這裏並非說我要一味地追求技術廣度,而是但願更多的能提高我棧外能力、通用能力。這裏比較推薦 一個程序員的成長之路 文章,給了我比較多關於將來的思考,也明確了我將來短時間內的一個方向。
編程
簡歷這裏我就不作過多的介紹,能夠參考:程序員找工做指南
只提供幾個關鍵點:
性能優化
簡歷寫完後,能夠想一個兩分鐘內的簡短自我介紹,可以突出:基本信息、工做經歷、我突出的技能是什麼、個人優點、我有哪些成就和貢獻
在這裏不建議你們在找工做的時候,盲目的去刷面經。建議將本身的知識梳理成完整的體系,後面再搭配具體的面經去看,你會發現面經裏的題目都是每個細小知識點中的一部分,而且後續遇到只須要繼續補充本身的知識圖譜便可,這裏能夠推薦使用思惟導圖成立本身的知識圖譜。
前端的知識體系無非分爲如下幾大類(能夠根據你的知識進行細化):
梳理的知識體系
在梳理完知識體系以後,按照每個分類進行學習,每個分類對應不少子知識點,怎麼樣衡量你已經很好的掌握並熟練這些概念了呢:
固然你不可能老是能找到人來一塊兒學習,推薦使用費曼學習法。
在整條知識體系學習完成以後,這時候以前梳理的思惟導圖的優點就體現出來了,由於思惟導圖上羅列的會是一些簡單的知識點詞彙,後續你再複習知識點時只須要看到對應的關鍵詞就你能快速聯想到與之相關的知識點和概念。在這裏推薦 程序員如何快速學會某項技術 文章,與我這裏所說的方法與之徹底相同。
準備算法
關於算法怎麼說呢,對於前端同窗而言國內的幾家大廠對前端的算法要求能力並不高,若是你能保證在leetcode上刷上200~300道高頻算法題(簡單中等一比三的比例),不是靠背下來有本身的思考總結,基本上面試大廠算法都不會難倒你。
關於這套方法準備面試的效果:我只能說這套方法對於我而言徹底是行之有效的,我靠它拿到了:字節跳動、阿里、拼多多、快手的offer,騰訊的前三輪技術面也順利經過,由於第四面須要現場面,而我已經拿到了字節跳動和阿里的offer並考慮在杭州發展,沒有參加終面。說這麼多,是但願在面試開始以前你已經梳理比如較體系化的知識點了,後續面試中不斷獲得反饋並修正。
這裏強調一點,在進行知識梳理的過程當中你可能會發現越梳理越多,而不敢投遞簡歷。不要擔憂,基本上沒有人可以把前端的全部知識點技術學完並理解透徹,你只須要將你現有知識點深度擴充足夠便可。
在投遞簡歷的時,必定要看你與對應的部門匹配度,以及是不是你預期的工做方向。能夠內推的儘可能找熟人內推,能夠方便了解後續的進度,以及內部的一些技術體系等。
將你想要投遞的公司進行分層,我將杭州這邊的公司分了三個梯隊,能夠從下至上逐次投遞,由於字節這邊流程比較快你能夠放在最後投遞,阿里的話整體流程會比較久。而且在面試的過程當中根據反饋不斷的完善本身的知識圖譜。
在失業了接近兩個月最終仍是成功上岸了,這段時間感覺頗多,很是感謝個人女友這段時間給個人支持讓我可以撐過這段時間。也很感謝蘑菇街一塊兒共事過的同事,我我的仍是很是承認蘑菇街的價值觀的,但願蘑菇街愈來愈好。
招聘
另外也但願可以吸引更多優秀的同窗加入咱們,加入字節跳動。
首先介紹一下咱們團隊(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咱們團隊隸屬於字節跳動終端架構部門,一方面從事 Web Infrastructure 相關的研發工做,經過打造先進的技術平臺來提高整個公司前端團隊的生產力;另外咱們團隊也會支持字節跳動新的業務方向,在線教育和社區相關的業務,產品面向 國內 或者 海外,經常使用的技術棧包括可是不限於 React、TypeScript、Node.js 等等。若是你對咱們的崗位有興趣的話能夠加我vx: 17679122584瞭解更多細節。也能夠經過如下連接直接投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