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於簡書.git
從去年的十一開始到今天,VNote已經半週歲了,也迭代到版本1.3
了。目前,VNote的用戶不多,知道VNote的也很少。想一想,使用最多的用戶,可能仍是我本身!:) 依然記得創建Q羣后,拉第一個用戶是非非想天
,進羣后對我說了一句:纔剛開始作啊。程序員
回想這半年,幾乎全部的業餘時間都用來折騰VNote,其餘方面的本身倒學習得少了,偶爾也會有點「玩物喪志」的內疚。半年,不長不短,也是時候好好總結一下了。github
四五年前開始,我就開始使用Markdown來記筆記。剛開始用的爲知筆記是國內較早支持Markdown的一個筆記軟件,剛開始用的時候感受也還不錯,斷斷續續也寫了一千多篇筆記了。後來,我也喜歡用Markdown筆記來記錄閱讀代碼相關的筆記。慢慢地,終於忍不住爲知筆記在Markdown上的諸多缺點了:安全
編輯的時候是HTML富文本編輯,因此各類換行、格式特別彆扭,原本被Markdown治好的強迫症又被狠狠地刺激了。特別是Linux和Windows上交替使用的話,段落格式簡直是一塌糊塗。服務器
爲知筆記編輯的時候沒有大綱(如今新版好像支持了),加上徹底是白紙黑字的純文本,當筆記稍微長一點後,我就在黑壓壓的一片字山字海里面找不着東南西北了。併發
Markdown的編輯體驗能夠用「渣渣」兩個字來形容。編輯器
因而,我開始在網上試用各類筆記和編輯器。筆記軟件是沒得選擇的,有道和印象那時都不原生支持Markdown。編輯器折騰了很多,包括MarkdownPad、初次驚豔的Typora、StackEdit和做業部落等。做業部落使用了一段時間,可是它的所謂客戶端就是包了一層的Web,切換文件的那一段時間我均可以摳腳丫子了。工具
關於這些編輯器,我不滿意的地方主要包括:性能
筆記管理功能弱
固然,只是一個編輯器,你還要啥自行車呢。學習
處理Markdown編輯閱讀割裂感的方式不合我意
Markdown編輯器隨手一抓幾乎都是提供實時預覽的。慢慢地,好像Markdown和實時預覽就被強行綁在一塊兒了。不少人一聽見VNote支持Markdown,通常會問:支持實時預覽嗎?
實時預覽對於Markdown新手來講仍是不錯的,起碼可以隨時糾正語法錯誤。可是,對於一個已經掌握了Markdown語法的人來講,真的須要嗎?將屏幕一分爲二,在左邊編輯輸入內容,而後看看右邊效果彷佛還不錯;忽然發現前面有個字寫錯了,又回到左邊找對應的那個字段,把錯誤改正;而後看看右邊,確認一下的確改的沒錯;而後,回到左邊,繼續編輯下面的內容。即便你不累,我描述起來都以爲累。
Markdown設計的初衷是經過純文本加上一些標記來使得文本的閱讀更溫馨,經過簡單的標記來將文章的一些重點內容和骨架脈絡清楚地顯示出來,從而方便用戶閱讀和編寫。一旦編輯完成後,渲染爲HTML以得到一個良好的排版併發布出去。因此,渲染是用來閱讀的,而不是編輯。
對於Typora,說時候,第一次遇見的時候仍是以爲眼前一亮!直接將Markdown文本在編輯的時候就原地渲染爲富文本,這樣頭就不用左右顧盼了。後來試了了幾天,我就放棄了。一個是修改的多,Bug多,兼容性差,表現爲複製一段Markdown文字進去後每每渲染錯誤;另外一個是以爲這樣的方式違背了Markdown的設計理念,做者輸入的文本會被強行改正並渲染,做者能控制的就少了,使用體驗上就相似於在Word裏面用一段快捷鍵操做加粗、標題等。
尋尋覓覓後,回到了Vim的懷抱,折騰了一番配置後,發現編輯體驗仍是至關不錯的:
Vim經過語法高亮來標示Markdown中的對應元素,讓整篇文章一目瞭然;更巧妙的是,利用Vim的Conceal特性可以將一些標記隱藏起來,好比**bold**
,在Vim中會以粗體顯示bold
,而後隱藏兩邊的**
標記,而當光標移動到這一行的時候,**
又會顯示出來。
Vim能夠支持Markdown的大綱顯示,也自帶不錯的文件管理功能;
對於Vim編輯Markdown感興趣的同窗,能夠移步這篇文章看看Vim與Markdown,實現鍵不離手。
Vim啓發了我什麼是一個溫馨的Markdown筆記軟件:
用戶應該在編輯的時候,就能清楚地抓住文章的重點和脈絡;
經過有意義的語法高亮,將Markdown中的一些標記、元素突出顯示;
編輯的時候 原地 預覽插入的圖片、公式等;
方便的圖片管理和表格插入;
目錄大綱;
用戶能夠長時間停留在編輯模式,而不用來回切換到渲染後的效果;
強大的快捷鍵,包括對Markdown語法相關的支持;
你們對比一下簡書的編輯器和VNote的編輯效果,就大概感覺到我想表達的意思了(簡叔別怪我~):
因而,一時頭腦發熱,帶上C++和Qt就開搞了(固然還有我心愛的Vim)。
在實現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我也問本身:真的有須要再折騰一個筆記軟件嗎?沒有團隊,沒有服務器,沒有資金,作出來後如何和別的產品競爭?真的會有人用嗎?
固然,更多地,我會想:VNote和其餘筆記軟件、Markdown編輯器相比,優勢是什麼?
從閉門造車,到1.0
,再到如今的1.3
,VNote也初步造成本身的風格。
借鑑於OneNote等,VNote支持筆記本、文件夾、文件的層次管理。一個筆記本是獨立、自足的,可使用外部工具同步到其餘電腦上而後再導入。同時,也能夠經過筆記原本區分不一樣安全等級的數據,好比我的筆記本可使用雲盤服務進行同步,公司相關的筆記本則保存到本地並使用公司的內部雲服務進行同步。
經過語法高亮,最大地消除Markdown與生俱來的編輯和閱讀的割裂感。使用VNote,你徹底能夠停留在編輯模式,而絲絕不會下降筆記的可讀性。
總的來講,VNote提供的一些比較突出的特性有以下幾點。
標題、粗體、斜體、連接、引用、行內代碼等等,都會被醒目地標示出來。在純文本上提供相似於富文本的閱讀效果。因此,是否是又少了一個回到閱讀模式的藉口?
複製圖片後,直接在VNote中粘貼便可,VNote會幫你管理筆記的全部圖片。更進一步,VNote會在編輯的時候顯示圖片連接對應的圖片。因此,是否是又少了一個回到閱讀模式的藉口?
Vim經過插件能夠支持代碼塊裏面的代碼語法高亮,其餘的編輯器好像沒有支持。在1.3
版本里,VNote支持編輯時代碼塊語法高亮啦。因此,是否是又少了一個回到閱讀模式的藉口?
借鑑Vim的快捷鍵和一些插件的創意,VNote支持 艦長模式 和 導航模式。簡單來講,就是:
設立一個前導鍵Ctrl+E
,按下該鍵後,能夠再按對應的按鍵來實現快捷操做,好比Ctrl+E 5
跳轉到第5個標籤頁;Ctrl+E 0
跳轉到上一個標籤頁等等。
Ctrl+E W
會進入導航模式,在該模式中,VNote的主要部件都會顯示兩個字母,按下對應的字母,就能跳轉到該部件,好比打開某個文件、跳轉到某個文件夾等。
因此,是否是又少了一個回到閱讀模式的藉口?
VNote將程序員世界中的標籤頁和窗口分割這兩個特性帶到了筆記軟件中,今後能夠舒服地對照着已有筆記進行創做。因此,是否是又少了一個回到閱讀模式的藉口?(僅爲保持隊形)
VNote目前缺失的功能還不少,好比同步、導出、發佈等。
總的來講,VNote的主要方向包括:
完善筆記管理功能;
完善筆記編輯功能;
支持雲同步服務;
對接爲知筆記、印象筆記等已有筆記服務,彌補移動客戶端的缺憾;
完善對Markdown下游的支持,好比發佈博客等;
在VNote開發的這段時間裏,除了代碼以外,還有不少方面讓我感觸頗深的。
一個是VNote的用戶。當聽到用戶說VNote很好用呀,當一個用戶忽然給我發一個小紅包,當用戶在Github上提Issues呀,當用戶在羣裏提意見呀等等等等,都讓我那顆當心髒撲通撲通地激動一番。
還有一個是VNote的推廣。寫了幾篇文章分享了VNote和Markdown等相關的技巧,反饋尚未一些養分過剩的標題文、雞湯文好。仍是挺打擊人的呢~:)
接下來,我會繼續VNote的開發,但願能折騰出一個本身滿意的工具吧。謝謝全部用戶的支持!固然,也不能只顧着玩了,仍是得再學習點其餘的東西。
埋頭苦幹了半年,用戶雖然很少,不過幸好女友尚未跑~~
最後,若是您認同VNote的設計理念,請多多關注項目(Github項目主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