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分析報告

1.引言

1.1編寫目的

【闡明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目的,指明讀者對象。】安全

 

1.2項目背景

【應包括:性能

a.  所建議開發軟件的名稱;spa

b.  項目的任務提出者、開發者、用戶及實現軟件的單位;對象

c.  項目與其餘軟件或其餘系統的關係。】資源

1.3定義

【列出文檔中所用到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和縮寫詞的原文。】開發

1.4參考資料

【列出有關資料的做者、標題、編號、發表日期、出版單位或資料來源,可包括:文檔

a.  項目經覈準的計劃任務書、合同或上級機關的批文;效率

b.  與項目有關的已發表的資料;軟件

c.  文檔中所引用的資料,所採用的軟件標準或規範。】配置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列出並說明建議開發軟件的基本要求,如

a.  功能;

b.  性能;

c.  輸出;

d.  輸入;

e.  基本的數據流程和處理流程;

f.  安全與保密要求;

g.  與軟件相關的其餘系統;

h.  完成期限。】

 

2.2目標

【可包括:

a.  人力與設備費用的節省;

b.  處理速度的提升;

c.  控制精度或生產能力的提升;

d.  管理信息服務的改進;

e.  決策系統的改進;

f.  人員工做效率的提升,等等。】

2.3條件、假定和限制

【可包括:

a.  建議開發軟件運行的最短壽命;

b.  進行系統方案選擇比較的期限;

c.  經費來源和使用限制;

d.  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e.  硬件、軟件、運行環境和開發環境的條件和限制;

f.  可利用的信息和資源;

g.  建議開發軟件投入使用的最遲時間。】

2.4可行性研究方法

2.5決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3.對現有系統的分析

3.1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3.2工做負荷

3.3費用支出

【如人力、設備、空間、支持性服務、材料等項開支。】

3.4人員

【列出所需人員的專業技術類別和數量。】

3.5設備

3.6侷限性

【說明現有系統存在的問題以及爲何須要開發新的系統。】

4.所建議技術可行性分析

4.1對系統的簡要描述

4.2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4.3與現有系統比較的優越性

4.4採用建議系統可能帶來的影響

4.4.1對設備的影響

4.4.2對現有軟件的影響

4.2.3對用戶的影響

4.2.4對系統運行的影響

4.2.5對開發環境的影響

4.2.6對運行環境的影響

4.2.7對經費支出的影響

4.5技術可行性評價

【包括:

a.  在限制條件下,功能目標是否能達到;

b.  利用現有技術,功能目標可否達到;

c.  對開發人員數量的和質量的要求,並說明可否知足;

d.  在規定的期限內,開發可否完成。】

5.所建議系統經濟可行性分析

5.1支出

5.1.1基建投資

5.1.2其餘一次性支出

5.1.3常常性支出

5.2效益

5.2.1一次性收益

5.2.2常常性收益

5.2.3不可定量收益

5.3收益/投資比

5.4投資回收週期

5.5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指一些關鍵性因素,如:系統生存週期長短、系統工做負荷量、處理速度要求、設備和軟件配置變化對支出和效益的影響等的分析。】

6.社會因素可行性分析

6.1法律因素

【如,合同責任、侵犯專利權、侵犯版權等問題的分析。】

6.2用戶使用可行性

【如,用戶單位的行政管理、工做制度、人員素質等可否知足要求。】

7.其餘可供選擇的方案

【逐個闡明其餘可供選擇的方案,並重點說明未被推薦的理由。】

8.結論意見

【結論意見多是:

a.  可着手組織開發;

b.  需待若干條件(如資金、人力、設備等)具有後才能開發;

c.  需對開發目標進行某些修改;

d.  不能進行或沒必要進行(如技術不成熟,經濟上不合算等);

e.  其餘。】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