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蓋茨的故事被人們翻來覆去說過多少次了,人們獲得啓發也大同小異。是否是真有先天的才能呢?答案很顯然:有。而心理學家越是深刻考察天才們的人生經歷,越是發現天賦的做用愈來愈小,然後天儲備的做用卻愈來愈明顯。
如今讓咱們更深刻地挖掘這個故事。事實上,蓋茨在1968年讀七年級的時候,就開始編程了。儘管蓋茨很早就開始接觸計算機,但因爲採用的是分時使用制,因此上機的時間仍是很短。一個偶然的機會,C-Cubed電腦中心公司邀請湖邊電腦俱樂部的學生利用週末時間爲公司測試軟件程序,以此來換取使用電腦的時間,放學以後蓋茨在這裏一直編程到深夜。但電腦中心公司最終破產,他們受到另一家名叫ISI公司的委託,爲公司編寫工資單程序,從而換取自由上機的時間。在1971年的7個月以內,蓋茨和他的同伴們獲得了ISI主機1 575小時的上機時間,一星期7天,天天平均8個小時。後來保羅在華盛頓大學找到了一臺可以無償使用的電腦,在天天凌晨3~6點這段時間鮮有任何安排。就寢時間事後,蓋茨開始動身到華盛頓大學。多年以後,蓋茨的母親說:「咱們經常以爲奇怪,爲何他天天早上很晚才起牀。」
後來TRW爲華盛頓州南部龐大的博納維爾電站創建計算機系統,但在計算機革命的早期,要找一個熟悉專業領域的程序員並不是易事。也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蓋茨成功地說服了他的老師讓他離開學校來到博納羅克,整個春天他都在編寫程序。
當讀大學二年級的蓋茨從哈佛大學退學,決定創辦軟件公司時候,此前他已經無間斷地編寫了七年的程序,這個時間遠遠超過10 000小時。事實上不管是象棋大師、曲棍球運動員、甲殼蟲樂隊.......,仍是天才莫扎特,10 000小時是一個夢幻般的數字。
爲何不少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會被通常的企業拒之門外呢?由於他們在大學期間甚至連1000行程序都沒有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