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Debra
編輯 | Vincent
AI前線出品| ID:ai-front
AI 前線導語:「比特幣價值於近兩天突破 10000 美圓,這不由讓支持比特幣的人高度看好,本週新增用戶數量也創下新紀錄,超 10 萬用戶註冊,總數達到 1.9 千萬。2017 年,該股已經飆升了超過 900%,年初的時候它的價格仍是 968 美圓,並且還在不斷增加!億萬富翁對衝基金傳奇人物 Mike Novogratz 認爲,到 2018 年,比特幣價格將「輕鬆達到」40,000 美圓大關。而在 5 年前,一枚比特幣才僅值 12 美圓」。程序員
比特幣價格上升的主要緣由,一是愈來愈多的公司採用了區塊鏈技術,即比特幣底層實現技術,使得比特幣關注度不斷提高;也因爲比特幣在一些金融領域的應用,好比支付公司 Square 的客戶能夠經過 Square Cash 購買和銷售比特幣。二是在於大衆對比特幣的投資熱潮。12 月,芝加哥生涯交易所(CME)宣佈發行比特幣期貨,加上人們的從衆心理等因素,「讓購買比特幣成爲潮流」,IG 集團 CMA Chris Weston 如此說道。安全
比特幣價值暴漲暴跌揭示了其原本面目,但它也可能根本一文不值——華爾街日報策略師,那時,比特幣價值 3606.08 美圓;微信
「摩根大通 CEO 傑米·戴蒙(Jamie Dimon)表示,比特幣是一個最終將走向毀滅的」騙局」—— CNBC,比特幣價值 4367.12 美圓;網絡
......機器學習
「比特幣將失敗,可是其背後的技術卻會永生。」 ——Forbes,比特幣價值 442.88 美圓。學習
「世界上最流行的加密貨幣被宣判死刑。「 ——CoinTelegraph,比特幣價值 410.85 美圓。區塊鏈
......網站
「比特幣將經歷由繁盛到疲軟,直至消亡的階段。——Wired,比特幣價值 13.30 美圓。編碼
「無論怎樣,比特幣將死。」 ——Gizmodo Australia,比特幣價值 10.95 美圓。人工智能
(比特幣近 5 年價格走勢)
若干年前,如上各大主流媒體唱衰比特幣的論調還有不少,在他們那裏,比特幣已經死過上百次了。雖然比特幣唱衰者有之,但支持者也很多。最具權威的國家金融組織 IMF 總裁拉加德就力挺比特幣,認爲比特幣成爲無主權世界貨幣是大勢所趨。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目前比特幣還不足以威脅經濟穩定,但在將來,數字貨幣地位將很是重要。
比特幣價格在近日突破 8000 美圓大關僅 7 往後,直衝 10000 美圓,10 月份以來價值翻了一倍,脆生生地打了一些人的臉。
最先用於毒品交易
在不少人還搞不清楚比特幣究竟能幹什麼的時候,不少投資人已經將這種程序員憑空」生造「出來的加密貨幣做爲投資的手段賺得盆滿鉢滿。但長時間以來,比特幣仍然未能成爲科技界的主流。比特幣的原理是什麼?爲何比特幣價格會暴漲?相信有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
追溯加密貨幣的歷史,其實最先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的是一個叫作「Silk Road」的非法毒品交易網站,它相似於非法的 eBay。Sen. Chuck Schumer 是最先對比特幣作出評價的官方表明之一,他評價道,比特幣就是一個線上洗錢交易的市場,以掩蓋資金的來源。隨後,加密貨幣交易市場在一些國家被關閉,或被官方認定位非法交易。而另外一些支持比特幣的人卻認爲,比特幣是一項重大的科技創新,禁止比特幣交易只能將其推向國外或地下。
原理:比特幣是第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電子支付網絡
萊比特礦池創始人江卓爾在知乎上的一篇文章《比特幣基礎科普與常見誤解》中科普了比特幣的原理和應用等各方面的知識。用他的話說,比特幣「是一種總量恆定 2100 萬的數字貨幣,和互聯網同樣具備去中心化、全球化、匿名性等特性。向地球另外一端轉帳比特幣,就像發送電子郵件同樣簡單,低成本,無任何限制。比特幣所以被用於跨境貿易、支付、匯款等領域」。
幾十年來,解密高手一直夢想着創造一個徹底去中心化的電子支付系統。20 世紀 70 年代出現公鑰密碼術發明數字簽名以後,加密電子貨幣在安全性方面潛力被人發覺。
可是,他們卻在制定實用的數字現金計劃中被一個問題的困擾——二次支付:如何防止某人向兩個不一樣的人發送相同的貨幣。爲防止這種狀況發生,須要一個記錄全部交易的共享賬本。直到 2008 年,沒有人可以擺脫依靠中央權威機構來維護和更新分類賬的思惟,想辦法作到這一點。
而後,有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提出了一個最初看起來有點瘋狂的方法:只要每一個點對點網絡上的每一個人,都永遠保留每筆交易的副本便可。顯然,這不是設計支付網絡最有效的方式,但交易不需佔用太多空間,並且帶寬和存儲空間變得愈來愈廉價。
中本聰計劃的關鍵,是使用一種徹底去中心化的方式方式,就區塊鏈交易的順序達成共識,即比特幣的交易帳本。
原理:比特幣點對點網絡上的某些節點(稱爲礦工)相互競爭將下一個區塊添加到各自比特幣區塊鏈的權利。以後,曠工競相找到一個 SHA-256 散列值低於任意閾值(稱爲難度)的區塊。一旦某個節點發現一個知足條件的區塊,它就會向網絡上的其餘節點發布新的區塊。其餘人將新的區塊整合到區塊鏈的副本中,而後從新開始競爭。
有時候,因爲兩名礦工的區塊之間距離太近,會致使網絡沒法分辨哪一個是第一塊。可是網絡只能接受一個區塊的屬性,迫使網絡選擇跳過,並進入下一輪競賽。每一個礦工開始在上一輪的兩個競爭對手中尋找第二個新區塊。所以,新的區塊將包含一個指向以前區塊之一的散列值。一旦發生這種狀況,新發現的區塊和其建立者選擇的前一個區塊,都將成爲區塊鏈的一部分,而另外一個競爭塊將被丟棄。從理論上講,這種狀況將發生屢次——兩個節點可能發現區塊同時在第二輪中出現,使得哪一個鏈是合法的產生不肯定性。
理論上,這種狀況可能會發生屢次,兩個節點可能在第二輪同時發現區塊,這加深了區塊鏈合法的不肯定性。可是,若是節點可靠,這種狀況將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此圖顯示比特幣網絡如何解決區塊鏈中下一個區塊的分歧。網絡老是從最長的鏈條開始工做,當礦工在步驟 5 發現橙色塊時,它指向綠色和紫色節點,鞏固其做爲區塊鏈正式部分的地位,以後紅色和淡藍色的節點將被網絡丟棄)
節點被設定爲老是在最長鏈的頂部創建,即具備最多前身的區塊上。因此,只要有人發現一個鏈條比其餘鏈條更長,全部人都會出於利益考慮放棄其餘鏈,轉而從最長的鏈條上下工夫。在上面的圖片中,節點將在步驟 5 橙色塊宣佈以後當即放棄紅色和淺藍色塊,並一致選擇綠色和紫色塊。
每一個人都有選擇當前最長鏈的動機,由於塊的建立者能夠獲得固定數量的新建立的比特幣做爲回報——目前每一個區塊有 12.5 個比特幣。可是,只有該塊成爲共識區塊鏈的一部分,這個獎勵纔會變成官方的。若是一個礦工在鏈上再建一個塊,那麼他們發現的新區塊就不會出如今最長的鏈上。所以,礦工不會獲得獎勵。
比特幣吸引硅谷投資
此前,美國對比特幣的背書,在硅谷掀起了一場比特幣投資熱潮,比特幣相關項目得到的投資額 從 2012 年的 200 萬美圓,增加至 2014 年的 3.61 億美圓。
然而,雖然比特幣支付項目的投資火熱,但不多有普通民衆對比特幣支付感興趣。由於獲取、存儲和支付比特幣的過程至關繁雜,比特幣網絡也並不提供傳統金融機構相似的安全保護措施,加上比特幣價格的不穩定性,持有者錢包中的錢可能在一晚上之間會蒸發掉,也使得比特幣支付未能普及。
比特幣支付
比特幣支付的極低成本,吸引了全球數萬商家接受比特幣支付。通常來講,信用卡跨國支付的商家手續費成本爲 3%-4%,而使用比特幣支付的成本僅爲 0.5%~1%(包括轉換爲法幣的費用)。用比特幣支付的過程通常爲:商家使用 Bitpay、Coinbase 等比特幣第三方支付,選擇比特幣付款,Coinbase 將購物金額按匯率換算;買家發送比特幣到 Coinbase 指定的比特幣地址(比特幣帳號),Coinbase 在數秒內收到買家廣播的交易,在比特幣交易所賣出比特幣,收取 0.5%~1% 手續費後,將美圓支付給賣家。這樣,交易就輕鬆完成了。
另外,比特幣在跨國小額支付、跨國匯款等方面的應用也愈來愈廣。
什麼是比特幣挖礦?
比特幣總量恆定,節點大量進行哈希計算須要消耗大量電力以完成計算,這個過程與挖金礦消耗能源換取黃金的本質類似,所以人們形象地將比特幣競爭區塊的過程稱爲挖礦。
近年來,比特幣挖礦的設備從 CPU 發展到 ASIC 礦機,在此過程當中還發明瞭礦池,以整合單個節點的算力,按照份額瓜分得到的獎勵,以提升礦工得到獎勵的機率和穩定性。
比特幣價值爲何能走高?
比特幣的價值能在大落以後迅速攀升,其中有不少因素。其一,如今有一些成熟的公司能夠爲富有的客戶他提供獲取、存儲和管理比特幣的完善服務,愈來愈成熟的比特幣生態催生了其餘的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目前最強勁的競幣以太幣。2015 年,以太幣公開發行,以太坊被證實是一個能夠快速輕鬆地構建新的區塊鏈系統的平臺。以後,Buterin 在以太坊還未發佈以太幣時的預售活動,使得用戶得以提早買到以太幣。這大大刺激了 ICO 投機活動,2017 年,ICO 市場大火,其中一些募資高達 1 億美圓。
ICO 市場的繁榮推高了比特幣的價值。
另外一方面,推進比特幣增加的一個因素,是 更加普遍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出現。比特幣是比特幣經濟的儲備貨幣,就像美圓做爲國際貿易的主要貨幣同樣。因爲比特幣在區塊鏈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與美圓在國際貿易中的角色相似,比特幣持有者能夠輕鬆將 ZCash 換成比特幣,再換成以太幣,成爲區塊鏈交易的主要媒介,助推了比特幣價格的上漲。
此外,比特幣價格的暴漲暴跌,也成爲投機者熱心於加密貨幣投資的動機之一,找準時機從中獲利的投機活動大熱,推進了比特幣價格不斷上漲。
10000 美圓背後會不會是末日的瘋狂?
比特幣價格瘋漲突破 10000 美圓,從背後的緣由分析來看,本質上投資與投機是最大的「操盤手」。然而,做爲國際通用貨幣,一個基本要求是幣值穩定,但比特幣突破 10000 美圓背後是投資與投機,比特幣的價值又在不斷地動盪,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講,比特幣都存在這巨大的風險隱患。據紅樹林資本上個月的一份報告,樣本採集的 204 場 ICO 的平均回報率爲 1320%,各類 ICO 項目至今已累計融資 38 億美圓,而其中逾 92% 的 ICO 融資活動發生在今年,而在 ICO 當中投機套利在今年收穫頗豐,能夠用「難以置信」這個詞來形容。隨着風險的積累,比特幣市場的泡沫極可能忽然破裂。
面臨的挑戰
比特幣是目前價值最高的加密貨幣,總價值約爲 1700 億美圓,排名第二的是以太幣,價值約爲 450 億美圓。然而目前,比特幣的發展卻面臨着一些巨大的挑戰。
其中一個問題是監管層面的打壓。例如中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嚴格監管;在美國,比特幣也有被打壓的風險,SEO 對 ICO 的管控引發的風險也實實在在擺在面前。若是美國 SEO 開始關閉 ICOs,市場對比特幣的需求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另外,比特幣還存在嚴重的擁堵問題,而混亂的比特幣市場讓這個問題很難有效地解決。比特幣資源硬編碼限制網絡每秒處理的交易數量低於 12,而是否應該將交易量擴大也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並且,愈來愈嚴重的擁堵問題,已經致使交易費用猛增。雖然開發者正在嘗試提出解決方法——一個叫作 Lightning 的網絡,能夠在不擾亂比特幣區塊鏈的前提下進行小額快速交易,但這種技術還處於試驗階段,應用之日遙遙無期。另外一方面,傳統的比特幣還面臨着來自 Bitcoin Cash 等競品的挑戰。
總之,比特幣價格是否會上漲誰也沒法預測,可是咱們有義務提醒投資者,比特幣投資有風險,應該量力而行,切莫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引導語:更多的乾貨內容請關注微信AI前線:ID:ai-front
-全文完-
人工智能已再也不停留在你們的想象之中,各路大牛也都紛紛抓住這波風口,投入AI創業大潮。那麼,2017年,到底都有哪些AI落地案例呢?機器學習、深度學習、NLP、圖像識別等技術又該如何用來解決業務問題?
2018年1月11-14日,AICon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上,一些大牛將首次分享AI在金融、電商、教育、外賣、搜索推薦、人臉識別、自動駕駛、語音交互等領域的最新落地案例,應該能學到很多東西。目前大會8折報名倒計時,更多精彩可點擊閱讀原文詳細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