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博客了,終於把重心找回來了,不過沒有之前有鬥志、有理想、有目標了、慢慢來。你若問我我最近幾年的規劃是什麼,還真不知道。忽然發現摧毀一我的真的很簡單。k8s也是一遍一遍的從入門到放棄,仍是要好好弄弄了。 docker
本文經過《Kubernetes權威指南》的概念部分學習總結 api
Kubernetes集羣管理的兩個角色Master、Node
一、Master
Master:Kubernetes裏的Master指的是集羣控制節點,每一個Kubernetes集羣裏須要有一個Master節點來負責整個集羣的管理和控制,基本上Kubernetes的全部控制命令都發給他,他來負責具體的執行過程,在平時執行的命令基本上都是在master節點上運行的。Master一般爲一臺單獨的服務,集羣的話3臺。
Master節點上運行着一組關鍵的進程:
1)Kubernetes API Server(
kube-apiserver):提供了HTTP Reset接口的關鍵服務進程,是Kubernetes裏全部資源的增、刪、改、查等操做的惟一入口,也是集羣控制的入口進程。
2)Kubernetes Controller Manager(
kube-controller-manager):Kubernetes裏全部資源對象的自動化控制中心,資源對象的大總管。
3)Kubernetes Scheduler(
kube-schedule):負責資源調度(Pod調度)的進程,至關於調度室。
4)etcd服務:Kubernetes裏全部資源對象的數據所有是保存在etcd中的。
二、Node
除了Master,Kubernetes集羣中的其餘集羣被稱爲Node節點,Node節點能夠是物理機,也能夠是虛擬機。Node節點纔是Kubernetes集羣中的工做負載節點,每一個Node都會Master分配一些工做負載(Docker容器),當某個Node宕機時,其上的工做負載會被Master自動轉移到其餘節點上去。
每一個Node節點上都運行着如下一組關鍵進程:
kubelet:負責Pod對應容器的建立、啓停等任務,同時與Master節點密切協做,實現集羣管理的基本功能。
kube-proxy:實現Kubernetes Service的通訊與負責均衡機制的重要組件。
Docker Engine(
docker):Docker引擎,負責本機容器建立和管理工做。
Node節點能夠在運行期間動態增長到Kubernetes集羣中。在默認狀況下kubelet會向master註冊本身,這也是Kubernetes推薦的Node管理方式。一旦Node被歸入集羣管理範圍,kubelet進程就會定時向Master節點彙報自身的狀態,如操做系統、Docker版本、機器的CPU和內存狀況,以及當前有哪些Pod在運行等,這樣Master就能夠獲知每一個Node的資源使用狀況,並實現高效均衡的資源調度策略。而當某個Node超過指定時間沒有彙報信息時,會被Mater認爲失聯,此時Node的狀態就會被標爲不可用(Node Ready)隨後Master會觸發「工做負載大轉移」的自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