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調架構:MIG總裁離任 重點放在平臺型業務

騰訊公司昨日宣佈了其架構和人事調整的重磅消息。騰訊將調整移動互聯網業務架構,移動互聯網事業羣(MIG)將聚焦於瀏覽器、安全、搜索、應用平臺等平臺型業務。
  
    同時,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移動互聯網事業羣總裁劉成敏因我的緣由退休,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兼任移動互聯網事業羣總裁。
  
     劉成敏被指「錯過微信」
  
    昨日,劉成敏也發出內部告別郵件,號召MIG同事對即將到來的架構調整予以理解和適應。
  
    劉成敏在郵件中表示,兩年前就有從騰訊退休的想法。他認爲如今MIG團隊「歷經業務起伏、轉型和變革」已經逐漸成熟,因此決定「換個生活方式」。劉成敏說將來他會「花更多時間照顧老人、培養孩子,尋找更加輕鬆的工做」。
  
   早在上週,已有消息人士爆料稱,劉成敏即將離開騰訊。緣由主要是其與騰訊龍頭產品微信的種種糾葛。另有媒體報道稱,劉成敏此前並不看好微信產品,而現在微信風頭正勁,迫使其因「錯過微信」辭職。
  
    對此,騰訊公關部人士表示,不能理解爲劉成敏因無線戰略升級而辭職。「騰訊公司是作了一些調整,包括把部分產品的歸屬從新劃分。不過劉成敏的退休是一早就提出來的,只不過在此次整合時一塊兒對外發布了。」
  
     COO任宇昕將同時掌管互娛、移動兩塊
 
 此外,昨日,騰訊還宣佈升級移動互聯網戰略。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羣將聚焦於瀏覽器、安全、搜索、應用平臺等平臺型業務,手機QQ和超級QQ調至社交網絡事業羣,手機遊戲對外合做部門調至互動娛樂事業羣。
 
 騰訊稱,戰略升級後,移動互聯網事業羣將更加專一於打造移動互聯網的基礎平臺和相關服務,公司也將繼續加大對移動互聯網事業羣的資源投入。
  
    這次劉成敏「退休」後,COO任宇昕將同時掌管互娛、移動兩大塊的具體業務。
  
    2012年5月18日,騰訊曾組建六大事業羣,移動互聯網事業羣爲其中之一。任宇昕出任集團COO,任互動娛樂事業羣總裁。劉成敏則任移動互聯網事業羣總裁。
 
  分析稱騰訊將業務向無線端整合
  
    Frost &Sullivan(中國)公司總裁王煜全表示,上述架構調總體現了騰訊公司將業務向無線端整合的思路。2012互聯網大會上,騰訊公司CEO馬化騰曾在發表主題演講時稱「移動互聯網已是大勢所趨。」
 
 不過目前,騰訊並未將無線部門完全分拆。王煜全認爲,「瀏覽器、安全、搜索等仍在無線部門,是由於相關產品在無線、有線的關聯度並不那麼大。」
 
 劉成敏郵件(摘要):
  
    你們好!相信許多同事已經獲得消息,我即將退休,再也不擔任MIG總裁。
 
 回憶近十年的騰訊工做經歷,真是百感交集。我經常說,能搭上騰訊這班車的人,都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特別是我本人,見證了騰訊的高速穩健增加。
 
 兩年前我就有退休的想法,我認爲公司發展一刻都不能鬆懈,激情和精力跟不上時,就要及時退下,讓有能力和激情的人接力,這樣的公司才能基業常青。如今,我認爲通過多年發展MIG負責的各項業務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特別是歷經業務起伏、轉型和變革,幹部隊伍也逐漸成熟,我以爲從此應該換個生活方式,花更多時間照顧老人、培養孩子,尋找更加輕鬆的工做,這既符合公司的利益,也知足了個人願望。
 
 同時,公司也會對MIG的組織架構做部分調整,讓MIG更聚焦核心能力,具體的調整公司會正式發文進行說明。我相信一直身處在無線行業中的各位同事,也是最理解移動互聯網的一羣人,必定能充分理解公司此次調整的意義,並能在此次的調整中,快速適應,用最佳的狀態去擁抱變化!
 
 我離開之後,Mark(任宇昕)會擔任MIG的總裁職位,你們可能比較瞭解,Mark是公司的COO,是很是有經驗、有領導力的領導者,相信在他的帶領下,MIG的工做會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劉成敏簡歷
  
    2003年3月加入騰訊,曾任電信事業部總經理、移動通訊部總經理、移動互聯網事業羣總裁等職。
  
    2005年10月起擔任無線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全面負責無線業務的開發和運營以及公司區域市場的管理工做。
  
    2012年5月18日,劉成敏出任移動互聯網事業部總裁及集團高級執行總裁。
  
    加入騰訊以前,劉成敏就任於華爲公司,在華爲國內營銷部工做。他本科畢業於遼寧工業大學(原遼寧工學院),後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得到機械學碩士學位。
    
     分析
  
    互聯網公司集體向無線傾斜
  
    艾瑞諮詢集團王影表示,騰訊的這次架構調整顯然以移動爲重心,也突顯了移動互聯特有產品地位的上升。「騰訊看重移動,並不侷限於微信這一殺手級應用,瀏覽器、安全等亦是無線佈局重要組成。」她認爲。
 
 騰訊手機管家用戶數已經在2012年10月份超過1億。而手機QQ瀏覽器這個產品,不只是一款手機上網工具,仍是一個服務用戶和合做夥伴的平臺。騰訊要打造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上述產品都可承載平臺的做用。
 
 騰訊公司內部員工表示,關於各個產品向無線靠攏的決策公司早有傳聞,但以前並不明確哪幾個產品會合並。如今的結果比他我的意料中變更要小,由於動的只有兩個(QQ和遊戲),其他維持不變。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認爲,騰訊無線業務中的產品對公司在移動上發展的意義重大,不會由於微信的成功而忽視其餘產品佈局。在本次移動互聯戰略升級完成後,各產品線變化可能不會太大;細分以後的戰略地位也將得以提升。
 
 從行業來看,去年年底,新浪就進行了架構大調整,率先喊出「移動爲先」。其宣佈將無線事業部分割開來,原手機新浪網移動客戶端產品和技術團隊併入門戶板塊,原移動微博產品和技術團隊併入微博板塊。「與QQ類似,新浪微博在無線、有線上的用戶重合度也很高。選擇合併是必然。」Frost &Sullivan(中國)公司總裁王煜全稱。「不過,相比騰訊,新浪無線這塊產品很少,所以能夠完全打散。」
 
 在今年1月份,人人公司也宣佈重組架構,成立獨立的無線業務事業部。
 
     聲音
  
    馬化騰:微信還不能代替電話
  
    今年1月深圳「兩會」期間,騰訊CEO馬化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微信和QQ同樣都是網絡即時通信工具,目前還看不到徹底代替電話的可能。
 
 2011年1月21日,微信發佈第一個版本,到今天已通過去兩年零八天。兩年多的時間,微信用戶逐漸增多,很多人減小了電話、短信的使用量,開始用微信做爲即時交流工具。今年年初,騰訊官方發佈稱微信已超過3億用戶。
 
 微信愈來愈「火」,也招致了不法帳號利用騰訊開放關係鏈,惡意分享營銷內容,對用戶帶來騷擾。微信安全成爲新的問題。對此,馬化騰在去年12月的廣東互聯網大會上表示,微信的開發和運營中,騰訊在不斷地試錯和學習,微信將持續提高微信安全性,不斷對平臺進行優化和升級,在保護用戶隱私、防騷擾、用戶財產和交友安全提示等方面,都會進一步完善。
 
 此外,對於微信盈利問題,馬化騰曾在去年的中國移動開發者大會上表示,微信盈利模式暫時還未找到。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