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爲博客園APP安裝後啓動即閃退,系統適配不到位,沒法運行,因此選擇集大通學生端
初次使用集大通是在入學以前,學校擁有本身的APP算是很是人性化的配備。直接經過學號登陸,功能算是豐富,能夠知足學生平常使用須要。無疑是簡化了學生的校園生活的瑣碎部分。
APP啓動後,全部界面切換加載緩慢,甚至常常出現加載卡死無限鏈接狀態。 工具菜單圖標無限閃爍,在默認圖標和應用圖標之間閃爍不定,如圖:
APP界面自己僅僅包含了基本UI框架,瀏覽內容則是以相似瀏覽器的形式進行展現,致使PC網頁畫面顯示在手機端常常出現錯亂、加載緩慢的狀況,且提供服務的服務器網絡自己素質不佳,更加嚴重的突出了加載慢、無鏈接故障的影響。 工具菜單直接從服務器獲取,雖然能夠減小APP開發和維護成本,可是嚴重影響用戶實際體驗,尤爲是網絡鏈接不佳時,沒法及時獲取APP功能應用,圖標閃爍應該也是採用網頁顯示致使的問題。
採訪對象:舍友A
4.1介紹採訪對象的背景和需求(他們爲什麼要使用該軟件,例如開博客,讀博客,給博客點評,她有什麼痛點,她還有別的需求麼)數據庫
像大多數同窗同樣,大學校園辦事需求多,傳統人工跑腿效率低、速度慢、可靠性差、便捷性差。所以集大通這種校園工具集合類APP就是在校學生的剛需。 同時,做爲集大學生專用APP,用戶針對性強,其附帶的社交功能也是擁有獨特魅力。
4.2讓採訪對象使用10 – 30 分鐘該APP的功能 (請上傳照片證實用戶的確正在使用, 遠程採訪的同窗請讓別人幫忙照相)瀏覽器
4.3描述用戶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用戶的問題解決了麼?軟件在數據量/界面/功能/準確度上各有什麼優缺點?用戶體驗方面有問題麼?服務器
同窗A使用集大通APP進行課表查詢、成績查詢、以及對校園寬帶進行充值繳費,同時瀏覽校友發佈的各類社交動態信息等。 很顯然,該APP能夠基本知足在校學生必須的平常使用需求,大大減小了額外的沒必要要的勞動付出。 軟件使用上手簡單直接,功能一目瞭然。缺點是網絡鏈接速度慢,同窗A使用過程當中切換界面須要頻繁的等待、偶爾出現無限轉圈加載的狀況。
4.4用戶對產品有什麼改進意見?網絡
同窗A表示總體功能設計以及足以知足學生需求,可是在產品細節打磨上存在很大問題,且運營者(學校方面)也須要提供更爲穩定的服務質量。
請選擇一個結論:通過這麼多工做,你必定有充分的理由給這個軟件下一個評價:app
通常 ⭐⭐⭐
我本身在此給app提出一個可能不是很科學,可是感受應該比較合理的定量標準: 以滿分100分爲例,其中:
軟件外觀UI、美工設計佔20%(雖然對軟件實際功能影響不大,可是UI是用戶第一眼所見,是用戶最直接的感覺來源)框架
是否知足剛需功能 30%(無疑是軟件最核心的部分,直接致使用戶是否能經過使用APP達到預期的目的)工具
軟件交互體驗 30%(與功能實現互相搭配的評分像,即便功能齊全,可是用戶使用過程當中遇到過多困擾,則會嚴重影響用戶忠誠度)學習
軟件優化和改進 20%(天下沒有完美的APP,bug以及不佳的設計缺陷時刻都會出現,開發者是否積極改善、使之符合當下軟件趨勢是必不可少的重點)測試
以集大通做爲參考: 1.軟件外觀UI、美工,只能給最多5分,當下APP流行極簡設計風格,扁平化是趨勢。集大通自誕生之日數年來UI一直沒有改變,粗劣的背景圖片、按鈕UI等使用戶印象分大打折扣 2.剛需功能,25分,考慮到APP運營和維護成本,以及集大通自己受限的使用規模,不能與商業化軟件做爲對比,所以,在實現起碼的用戶剛需方面足以得到高分,雖然還有少部分功能,例如水電費在線直充等實用功能還沒有改進和添加 3.軟件交互體驗,5分,佔比30分的交互體驗部分,很顯然集大通嚴重不達標,過於落後以及籠統的設計,使得用戶難以對其擁有良好的評價,佔據APP一半以上內容的社交功能,以及近期更新的課堂教學互動功能,都由於APP自身不好的反饋、網絡質量的低下、APP穩定性低下而被埋沒。 4.軟件優化以及改進,10分,因爲要照顧到全體學生的使用,軟件更新極爲保守,老舊的框架能夠保證在各類不一樣的安卓版本之間實現兼容,可是也所以犧牲了APP的用戶體驗。因此給一半的分數。
所以,集大通得分45,顯然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不是一個合格的軟件。可是考慮到實際狀況,能夠理解。優化
估計在2個月左右。
在校學生,使用本校APP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辦事效率。例如各種教務、學工的繳費、學習方面的幫助(成績查詢、課表等)。同時輔以必定的社交需求知足學生的課餘生活須要。 集大通自己在知足學生剛需方面採用了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因爲學校各個部分網上服務功能已經比較完善,如教務處財務處等,所以集大通只是選擇了將各個相關網頁集中起來,在APP中提供跳轉到該網頁的連接便可。校園的網站可能是普通PC瀏覽器網頁,並無提供對應的手機版,所以這種直接跳轉顯示網頁的設計,在手機APP上會出現訪問PC版網頁操做困難、信息雜亂、兼容性差等問題。 集大通重點開發部分選擇在社交方面,所以加入了校園第一方公告(首頁),第三方我的社交(相似微博的短博客功能、全校註冊用戶獨立聊天功能、校園服務的公衆號功能),設計想法自己是好的,可是擺錯了重點(剛需,即小工具),把精力投放在了非重點(社交),所以實際運營階段,交互極差的UX致使了用戶產生負面評價,影響了用戶對輔助功能(社交)的興趣。因此目前集大通的現狀,從用戶角度一句話總結爲:「不得已而用之」。
雖然不是開發者,可是從實際體驗,以及做業博客中給出的例子,我認爲例子中給出的緣由多多少少都有可能涉及。最大的緣由,仍是在開發團隊自己要求不嚴格。 因爲是免費的公益軟件,很難得到較多的開發預算,也難以投入不少的開發經歷。開發團隊的目標僅僅多是:能用,有用,湊合用。 並無商業軟件開發爲了吸引用戶而努力作好軟件的那種源動力。
集大通做爲外包軟件,網龍團隊在開發過程當中是否存在被提供的預算很低的狀況? 開發完成後,軟件團隊是否還繼續爲軟件提供維護和功能更新?
要從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在開發前期設計階段,須要進一步深刻了解真實用戶的需求,能夠進行問卷調查等方式理解。 軟件上線後應與運營方積極協調溝通,配合解決用戶發現的種種問題。
我如果項目經理,首先從當下學生的需求出發,校園APP的重點是符合學生生活輔助的須要,所以在實用功能方面應儘量的完善。乃至從新設計本地程序,再對接校園服務數據庫,工做量大也是值得的,以此帶來的用戶體驗,將是巨大的改善。
由於此類軟件的核心具體到了每一個學校的內務,所以沒有同類的通用軟件。僅僅存在單一功能的通用軟件,例如各種大學課程表APP等。
核心用戶是該校在讀大學生。年齡爲25歲如下的年輕羣體,追求時髦,領悟力強。對科技產品要求較高。
表面需求即爲經過便捷的移動設備處理更多能夠簡化的校園工做程序。潛在需求爲豐富校園內部社交須要。
除了在3.1部分提到的單獨製做各個應用功能的本地模塊。我會從新設計集大通的社交功能部分。首先,提供用戶自主建立聊天板塊功能,如同貼吧同樣,讓全校數萬名學生可以找到合適本身的討論交流圈,而不是在全校頻道內一片嘈雜。用戶自主建立板塊,而且提供板塊熱度排行功能,確保有效篩選用戶羣體中最熱門的板塊,能夠提升對整個羣體的接地氣程度,讓用戶本身做爲社交領域的維護者,既有效又合理。同時爲了不資源濫用和分散用戶注意力,對社交板塊創建存留門檻,公開板塊必定時間內熱度未達標則自動取消。該設定創新之處就在於,將互聯網流行的社交方式引入校內網,由於年輕人的社交圈,只有他們本身能夠掌握動向,由開發者本身主導永遠都只會是跟不上腳步的失敗之做。
3人進行開發,由於設計本地程序工做量大。兩人進行美工,確保UI質量過關,符合用戶羣體口味。1人測試,並深刻用戶羣體聽取意見,給開發和美工團隊帶來反饋。
1-6周,設計團隊着重進行應用工具本地化開發,由於該功能是校園APP的立身之本。美工團隊能在應用的每個角落,進行符合當前趨勢的界面設計。 7-10周,開發團隊進行社交功能的從新設計,按照3.4部分的設想,創造一個功能簡化,可是自由度更高的社交環境。刪去原先的充斥微商廣告的博客功能,用新論壇板塊進行替代,並從新設計公衆號、校友私聊功能的UI。確保體驗的一致性。 11-12周,篩查錯誤漏洞,優化軟件代碼,進行軟件的封包整合 13-14周,上線軟件測試版,邀請用戶進行初步的體驗和反饋,觀察用戶給出的建議, 15-16周,根據用戶建議進行改進,協調校方運營方。隨後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