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技術的同時,別忘了走出本身的溫馨區

01

最近認識一個大學生,一個讓我以爲很是厲害的大學生——有三個工做室,還有一間店鋪;月收入具體有多少,我紅着臉不敢問,據他本身說這一週光投資區塊鏈就虧損了一萬八!小程序

聽他侃侃而談的時候,總有一根神經在提醒我:「這孩子百分之一百是富二代!」我忍不住殺死一隻貓的好奇心問了他,結果他的回覆更令我吃驚——「兄弟,我高中的時候就經濟獨立了好很差?」學習

若是非要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此刻的心情,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怎麼就這麼大呢?(範偉腔)區塊鏈

那麼,究竟作什麼能讓他在高中時期就經濟獨立了呢?他大概是這樣對我說的。設計

「我上高中的時候就開始作電商了,估計你還沒開始作吧!我經營什麼呢?主要是鞋子和衣服。你想啊,你能不穿鞋子嗎?你能不穿衣服嗎?在鞋子和衣服方面,市場優點絕對沒多少人比過我!個人經營模式相似於外貿公司,進口出售,只不過進口方式不太同樣——走的是沒有稅收的,而後賺取差價。剛開始的時候,屬於空手套白狼,你要貨了,先付錢給我,我去拿貨,這樣穩賺不賠;後面作多了,就租倉庫,開工做室。」開發

「第一個買我東西是一個朋友,而後就是朋友的朋友。賺錢真不難,看你怎麼賺,怎麼想——找出你本身不同的東西,加上你的優點,再有點口才就足夠了。」電商

「我爸最近打電話給我說,他朋友作的一個項目,被阿里收購了;他叫我去阿里實習,鍛鍊個三五年。我拒絕了,由於我以爲我在技術上尚未到那個程度,我還須要深耕……」基礎

厲害的大學生,厲害的大學生他爸。也許這名大學生真的是我想象中的「富二代」,那又怎麼樣呢,人家上高中的時候就知道經過「漏稅」來賺取差價,而後經濟獨立;而我呢,高中的時候,只能每月向父母索要固定的生活費!程序

也許,是貧窮限制了個人想象。但也許,是我沒有賺錢的意識致使了個人貧窮。方法

記得高一的時候,QQ剛剛興起,幾乎全部的同窗都申請了兩到三個的QQ號。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把這些號存下來,只有一個同窗覺悟比較高。等到高三的時候,忽然流行起了倒賣QQ號,那個同窗一會兒賣了五千多塊。十年前,你能想象五千多塊能買多少東西嗎?技術

02

博多·舍費爾的《財務自由之路》裏有這樣一段話,深深的刺激了我:

每一個人得到的東西都剛好是他值得得到的東西。雖然我總聽到有人抱怨:「我遠比我如今得到的東西有價值得多。」但這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若是你「值得」更多,那麼你早該得到了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都以爲我比我賺到的錢更值錢得多!我對本身頗有自信,但這種自信是盲目的,自欺欺人的。我自覺得是的認爲,假如我放開手腳,不被家庭牽絆,隻身跑去北京、上海、深圳,必定能掙到比如今高得多的工資;何況賞識個人人都這樣安慰我。

但這真的是一個陷阱。就像你去試衣服的時候,銷售員總誇你穿上這身衣服絕對帥氣,她對你的一臉滄桑選擇視而不見,對你撐起的圓鼓鼓的肚皮視而不見。

若是個人文章真的那麼優秀,那麼個人文章早該被無數人閱讀、點贊、轉發了;若是我真的值那麼多錢,那麼我早該賺到了。

03

我沒有掙到我應該掙到的錢,只由於我一直活在本身的溫馨區,不曾拓寬本身的可控區域。

什麼是溫馨區,溫馨區指的是一我的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爲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溫馨。

什麼是可控區域,可控區域指的是一些你能夠直接控制和影響的事物;好比說掙錢能力、文章的閱讀量、公衆號的粉絲關注數。

如何拓展本身的可控區域,走出本身的溫馨區呢?

我不善言談,因而我開始參加樊登讀書會的線下交流會,007寫做羣的線下交流會,並去鄭州參加同窗聚會,積極地參與社交。能在衆人面前從容地經過話語來表達本身,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極大的提高了個人自信;可以獲得別人的欣賞和承認,令我感到無比的知足。

我不會安卓開發,找合做夥伴;我不會小程序開發,找合做夥伴;個人技術深度不夠,找合做夥伴。因而就有了青苗科技工做室,經過團隊來彌補本身的技術短板,這樣的話,我就能承接完整的項目,多掙點錢。

昨天,剛成交了一單畢業設計的項目,不只我本身賺到了錢,還幫助別的小夥伴賺到了錢,一個雙贏的局面。雖然錢很少,但能夠肆無忌憚的請老婆吃一頓大餐——咱們倆人的胃也都感到十分的知足。

也不止吃一頓大餐這麼簡單,我還能夠毫無顧忌的買書,畢竟這是工資以外賺來的錢,適當的對本身作一些投資,顯得那麼天然。

我在寫做上沒有突破,因而我就報名參加無戒90天寫做訓練營,學習無戒老師的寫做方法,而後去實踐;我想,90天后,個人寫做能力必定可以有所提高。到那時候,我必定能寫出引發讀者共鳴的、有寓意的、有價值的文章。

04

早上上班的時候,老婆發了一條QQ消息,說:「你要不要停一停?你忙於讀書、寫做、社交、作私活掙錢,因而作家務的時間愈來愈少,相應的,我就必須作愈來愈多的家務。」

努力掙錢的過程是不容易的,它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就好比說,爲了可以把粉絲羣的熱度炒起來,我就必須天天花費不少時間去認真地查看羣友們的信息,對須要幫助的人作出迴應,對具備創意的想法進行點贊;我還必須耗費不少精力去發起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好比說推薦書單,自我介紹;甚至天天不定時的發紅包。

爲了可以給每個申請加個人好友留下一個深入的印象,我必須挖空心思去編寫一段熱情的、活潑的問候語,獲得對方的迴應後,我還須要「噓寒問暖」,爲他們提供本身力所能及的幫助。

作這些耗時間、耗精力的社羣運營,不爲別的,只爲創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社羣生態鏈,爲之後的知識變現打下基礎。

我但願能多掙錢,我也但願能作一個快樂的普通人,能和愛的人在一塊兒,作法洗衣拖地;偶爾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按期吃一頓大餐,逛一逛街,買一買喜歡的東西。

幸福不是隨便說說就能有的,只有經過本身的奮鬥才能獲得。

我喜歡本身如今這個狀態,努力往上爬的狀態,儘管這個過程可能會犧牲掉一些小幸福。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