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un的JVM在實現Selector上,在Linux和Windows平臺下的細節。
2)Selector類的wakeup()方法如何喚醒阻塞在select()系統調用上的細節。
先給你們作一個簡單的回顧,在Windows下,Sun的Java虛擬機在Selector.open()時會本身和本身創建loopback的TCP連接;在Linux下,Selector會建立pipe。這主要是爲了Selector.wakeup()能夠方便喚醒阻塞在select()系統調用上的線程(經過向本身所創建的TCP連接和管道上隨便寫點什麼就能夠喚醒阻塞線程)
咱們知道,不管是創建TCP連接仍是創建管道都會消耗系統資源,而在Windows上,某些Windows上的防火牆設置還可能會致使Java的Selector由於創建不起loopback的TCP連接而出現異常。
而在個人另外一篇文章《
用GDB調試Java程序
》中介紹了另外一個Java的解釋器——GNU的gij,以及編譯器gcj,不但能夠比較高效地運行Java程序,並且還能夠把Java程序直接編譯成可執行文件。
GNU的之因此要重作一個Java的編譯和解釋器,其一個重要緣由就是想解釋Sun的JVM的效率和資源耗費問題。固然,GNU的Java編譯/解釋器並不須要考慮太多複雜的平臺,他們只須要專一於Linux和衍生自Unix System V的操做系統,對於開發人員來講,離開了Windows,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起來。在這裏,讓咱們看看GNU的gij是如何解釋Selector.open()和Selector.wakeup()的。
一樣,咱們須要一個測試程序。在這裏,爲了清晰,我不會例出全部的代碼,我只給出我所使用的這個程序的一些關鍵代碼。
個人這個測試程序中,和全部的Socket程序同樣,下面是一個比較標準的框架,固然,這個框架應該是在一個線程中,也就是一個須要繼承Runnable接口,並實現run()方法的一個類。(注意:其中的s是一個成員變量,是Selector類型,以便主線程序使用)
//
生成一個偵聽端
ServerSocketChannel ssc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
將偵聽端設爲異步方式
ssc.configureBlocking(false);
//
生成一個信號監視器
s = Selector.open();
//
偵聽端綁定到一個端口
ssc.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port));
//
設置偵聽端所選的異步信號
OP_ACCEPT
ssc.register(s,SelectionKey.OP_ACCEPT);
System.out.println("echo server has been set up ......");
while(true){
int n = s.select();
if (n == 0) { //
沒有指定的
I/O
事件發生
continue;
}
Iterator it = s.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SelectionKey) it.next();
if (key.isAcceptable()) { //
偵聽端信號觸發
…… …… ……
…… …… ……
}
if (key.isReadable()) { //
某
socket
可讀信號
…… …… ……
…… …… ……
}
it.remove();
}
}
而在主線程中,咱們能夠經過Selector.wakeup()來喚醒這個阻塞在select()上的線程,下面是寫在主線程中的喚醒程序:
new Thread(this).start();
try{
//Sleep 30 seconds
Thread.sleep(30000);
System.out.println("wakeup the select");
s.wakeup();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這個程序在主線程中,先啓動一個線程,也就是上面那個Socket線程,而後休息30秒,爲的是讓上面的那個線程有阻塞在select(),而後打印出一條信息,這是爲了咱們用strace命令查看具體的系統調用時可以快速定位。以後調用的是Selector的wakeup()方法來喚醒偵聽線程。
接下來,咱們能夠經過兩種方式來編譯這個程序:
1)使用gcj或是sun的javac編譯成class文件,而後使用gij解釋執行。
2)使用gcj直接編譯成可執行文件。
(不管你用那種方法,都是同樣的結果,本文使用第二種方法,關於gcj的編譯方法,請參看個人《
用GDB調試Java程序
》)
編譯成可執行文件後,執行程序時,使用lsof命令,咱們能夠看到沒有任何pipe的創建。可見GNU的解釋更爲的節省資源。而對於一個Unix的C程序員來講,這意味着若是要喚醒select()只能使用pthread_kill()來發送一個信號了。下面就讓咱們使用strace命令來驗證這個想法。
下圖是使用strace命令來跟蹤整個程序運行時的系統調用,咱們利用咱們的輸出的「wakeup the select」字符串快速的找到了wakeup的實際系統調用。
果真,咱們可能夠看到,tgkill(5829, 5831, SIGHUP)這個系統調用,第一個參數是「源線程id」,第二個參數是「目的線程id」,第三個參數是「信號SIGHUP」。經過每一行前面的線程號咱們能夠看到緊接着tgkill後面的5831線程的「… select resumed」字樣。
可見,GNU的確是使用最爲傳統的pthread_kill或kill系統調用向阻塞線程發信號的方法來實現Selector.wakeup()的,這也證實了GNU的Java編譯/解釋器是不會消耗系統文件描述符的。而咱們也終於看到了迴歸經典的Java實現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