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分區經驗總結

轉載自:http://www.cnblogs.com/fuecms/archive/2011/10/21/2220407.htmlhtml

 

linux分區方法,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方法,反正沒有統一的方法。在分區方面,我以爲根據本身的實際狀況來分是最好的。玩linux也有好幾年了,下面說一下,我在分區方面的一些經驗。mysql

 

一,我的用linux

若是是我的用,就不必分那麼多區,分一個區,或者二個區就好了。nginx

分一個區,就要一個根分區就好了/,個人多系統裏面的linux都是一個分區。web

分二個區,一個/boot分區,一個根分區/sql

二,服務器用服務器

關於服務器的分區,不要分的太多,適合本身就行,有二種比較好的方法,適合二種不一樣的人工具

1,喜歡用軟件管理工具的人,pacman,yum,apt-get等。性能

這種人喜歡用軟件自帶的軟件來安裝web服務器,mysql服務器,mail服務器等。htm

/boot     分區200M,絕對夠用了。

/home   硬盤大小*4%        根據用戶數據的多少,進行增減

/user     硬盤大小*6%        喜歡用管理工具,可是總還有要本身編譯安裝的東西

/swap    內在大小*2

/var       硬盤大小*70%      默認安裝的文件包基本上都在這裏面,以及web服務,mysql服務等,因此這種分區要足夠大

/tmp      硬盤大小*10%      作爲服務器用,log文件會不少,因此單獨拿出來。若是定時清理可適當減小。

/            剩下的都給根分區

二,喜歡本身編譯安裝的人

手動編譯安裝靈活性比較高,可是若是升級系統,可能會致使手動安裝的東西不能用。

/boot     分區200M,絕對夠用了。

/home   硬盤大小*60%       例如:我要建一個web服務器,建一個nginx的用戶組和用戶,而後呢,確定要先下載源代碼,而後放到nginx用戶的根目錄下面,安裝的目錄放到 /usr/local下面,代碼目錄也放在nginx用戶的根目錄下面,而不是放在/var下面,產生的log可能也放在nginx用戶的根目錄下面。這 樣服務器相關的東西,都放在用戶的目錄下面,這樣的用戶的這個目錄要很大。

/user     硬盤大小*20%        用戶安裝的地方,放在/usr/local下面,因此這個目錄也要大點。

/swap    內存大小*2

/var       硬盤大小*10%      不少的系統文件放在/var下面,單獨分區,能夠提升服務器的性能

/            剩下的都給根分區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