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戶併發性能測試用例web
用戶併發測試是性能測試的最主要部分,包含了負載測試和壓力測試的過程。主要是逐漸增長用戶數量來加劇系統負擔,直到出現不能接收的性能點或者瓶頸。通常要測試正常數量的用戶併發和極限數量下用戶併發的狀況。數據庫
併發用戶測試主要是對系統的核心功能和重要業務進行測試,要以真實的業務數據做爲輸入,選擇有表明性和關鍵的業務操做來設計測試用例。主要編寫如下兩個方面的用例:服務器
核心模塊的測試:對核心功能模塊進行併發用戶測試,測試系統是否可以穩定運行。網絡
例如對於互聯網的公用郵件系統,天天早上9點左右多是收發郵件的高峯,這時候上千的用戶都要在上班後進入郵件系統,系統這個時候須要接收和發送大量的郵件。因此郵件系統這一功能模塊要進行併發測試。經過測試能夠知道數據庫服務器、操做系統、網絡設備等是否可以承受住考驗,同時能夠對瓶頸進行分析。併發
表2列出來一些常見的參數(表格中的數據爲示例的測試用例和測試結果),能夠根據實際須要進行增長和刪除,其中磁盤I/O、數據庫相關測試參數要根據實際狀況進行選擇,所以沒有列出。工具
功能性能 |
在線用戶達到高峯時,發送和接收普通郵件正常,保證200個之內用戶能夠同時訪問郵件系統,可以正常發送和接收郵件。測試 |
||||||||
目的大數據 |
測試系統200個之內的用戶同時在線可否正常發送郵件。spa |
||||||||
方法 |
採用LoadRunner的錄製工具錄製一個郵件發送過程,而後利用其完成測試,要監視數據庫服務器和web服務器的性能。其中發送的郵件爲普通的郵件,附件大小不超過1M. |
||||||||
併發用戶數與事務執行狀況 |
|||||||||
併發用戶數 |
事務平均響應時間 |
事務最大響應時間 |
平均每秒處理事務數 |
事務成功率 |
每秒點擊率 |
平均流量(字節/秒) |
|||
100 |
1.344 |
2.078 |
5 |
100% |
102 |
5177 |
|||
… |
… |
… |
… |
… |
… |
… |
|||
併發用戶數與數據庫主機 |
|||||||||
併發用戶數 |
CPU利用率 |
MEM利用率 |
磁盤I/O參數 |
DB參數1 |
其它參數 |
||||
100 |
23% |
11% |
… |
… |
… |
||||
… |
… |
… |
… |
||||||
併發用戶數與應用服務器的關係表 |
|||||||||
併發用戶數 |
CPU利用率 |
MEM利用率 |
磁盤I/O參數 |
||||||
100 |
32% |
27% |
… |
||||||
… |
… |
… |
… |
||||||
表2 核心模塊的性能測試用例
在編寫這類用例時,要進行綜合分析,選出系統中的各個核心模塊,分別設計每一個模塊的測試用例:把模塊劃分紅小的「事務」進行測試,這樣在測試分析中便於定位問題究竟出如今哪裏。例如郵件系統能夠劃分紅:接收郵件、發送郵件、打開郵件等小的事務進行測試用例的編寫,每一個操做作爲一個用例來執行。
二、網絡性能測試
網絡性能測試主要是爲了準確展現帶寬、延遲、負載和端口的變化是如何影響用戶的響應時間的。在實際的軟件項目中,主要是測試用戶數目與網絡帶寬的關係。
編寫用例的格式如表3 (表格中的數據爲示例數據):
目的 |
測試系統運行網絡在不一樣併發用戶條件下的使用狀況 |
||
方法 |
在不一樣的廣域網帶寬下(例如256K)使用LoadRunner錄製郵件系統的相關事務操做腳本,以不一樣的併發用戶數進行測試,記錄各類用戶鏈接數下,不一樣併發請求的性能變化;同時記錄路由器端口的流量和其餘數據。 |
||
運行時間 |
10小時 |
||
用戶併發數 |
事務平均響應時間 |
服務器端口流量 |
丟包率 |
100 |
2.816 |
50.2M/S |
0.001% |
500 |
3.876 |
98.2M/S |
0.002% |
… |
… |
… |
… |
表3 網絡性能測試
本部分能夠獨立測試,也能夠和用戶併發性能測試、疲勞強度與大數據量性能測試結合起來,在原有的基礎上採用工具來調整網絡設置,從而達到監視網絡性能的目的。一般網絡性能都是採用工具進行性能評估,由系統集成工程師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