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做生活平衡的好的很少,但不是沒有。老劉就認識一個。ide
這是一位女士,少數民族,年齡在三十到四十之間,外企高管。帶領百十來號人的銷售隊伍。產品
過去這幾年,用她的話說,叫作「什麼都沒耽誤」。it
她所銷售的產品衆所周知是最難賣的一種,可是她的業績彷佛曆來也不比別人差。class
在她女兒四歲的時候,她又生了一個大兒子。那一年,兒子不到兩歲。call
她依然是那麼風風火火的。據她本身說,她有時候很溫柔的,譬如對待她的下屬,不過,老劉聲明,沒有親眼見過。di
生完孩子以後,她到了一個新的崗位,在這個崗位上作的更加出色,前不久,她原來負責的那一塊業務要她回去繼續執掌,就這樣,「一個腦殼戴了兩頂帽子」,她身兼兩職,有聲有色。雖然你看她嘴裏罵罵咧咧地說:媽的我掙幾個錢啊,幹人家兩人才能幹的事兒?可是掩飾不住的驕傲就寫在臉上。生活
她說:「你瞧瞧我,媽的白天要跟一幫子人打仗,晚上還得陪別人的老公睡覺!」思考
「什麼?!」老劉大吃一驚。view
「對啊,我兒子啊,未來不是別人的老公嗎?不但×××,還得餵奶呢。」\vi
老劉因而納悶兒,她工做這麼忙,一兒一女怎麼辦呢?猜猜她是怎麼回答的?
「咳!有什麼怎麼辦的?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唄。晚上照樣給女兒喂水蓋被子,給兒子餵奶把尿,早上照樣一邊開車一邊開Con call, 上了班,嗐!該怎麼上就怎麼上唄。該管的事兒咱好好管,不應咱管的事兒咱無論不就得了?」
老劉佩服得五體投地。
工做生活不平衡的重要標誌之一是:爲工做犧牲家庭和我的太多。
即使平衡,犧牲的主題也不會變。
由於你是一我的,你每週只有七天,天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你有兩件大事須要作,你有兩羣人須要照顧。因此矛盾是絕對的,平衡是相對的。
問題是犧牲是主動的仍是被動的。
被動的犧牲永遠是痛苦的,主動地犧牲也痛苦,可是要好得多。
前面說到的那姐們兒,老劉絕對相信她比別人承擔的更多,犧牲的更多,可是,她的樂觀說明她的犧牲是聰明的,「不應管的事兒無論」是其中的要點之一。
那就先來看看你的工做吧。
老劉曾經建議一個被工做搞得焦頭爛額的經理把他每一天爲工做作的事情一件不落地記錄下來,如是一個星期,而後作以下分析。
1. 全部事情中有多少是你必須作的,多少是可作可不作的;
2. 有多少是必須由你來作的,有多少是原本就應該別人作的,有多少是你能夠交給更專業的人作的;
3. 有多少事情是必須在辦公室作的,有多少事情是能夠不在辦公室作的;
等等
而後試試把可不作的事情先丟開,把應該別人作的事情交給別人作,把能在家作的事情不在辦公室作。看看效果會怎樣?
只要有事情不作,就必然會犧牲一些東西。如何把犧牲減到最少,如何把犧牲形成的影響減到最小,那是你應該花腦筋思考的問題,老劉幫不上忙。
可是有些工做的內容是容不得你選擇的。若是是那樣,你就只好「既來之則安之」吧。
再來看看家裏。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對此老劉不敢有什麼建議。惟一的一點,就是你可能須要犧牲一些尊嚴。既然你沒有辦法幫助家裏作更多的事情,那就把嘴巴抹上點兒蜜,多多認錯,多多表揚你的老公老婆,老爸老媽。你們內心平衡了,你就會以爲平衡了。是這個理兒不是?
得找個工夫再跟那位老妹好好請教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