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和RADWARE的對比和應用部署特色

本文轉自「滴水穿石」 博客http://xjsunjie.blog.51cto.com/算法

F5和Radware目前來講應該是負載均衡領域最好的2家公司了,這兩個產品與應用緊密結合,從功能上更加適應實際的需求。尤爲是Radware在近兩年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及新的功能,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這兩個產品有什麼具體的差異?在實際的應用部署中有什麼特色呢?讓咱們在以下的博文中作一個瞭解和認識,僅此交流。編程

1、硬件架構
Radware的全線產品均具有ASIC芯片,其平臺設計採用Switch架構, 而且ASIC芯片,NP處理器(加快會話信息的處理),CPU等所有集成在交換板上,性能更出衆。小程序

F5只有部分產品在交換板上加裝了ASIC芯片(bigip2400/3400/6400/6800),且設備中只有一個ASIC芯片。8400以上中高端產品,ASIC能夠全速運行但設備工做的要求比較多。另外F5產品中不具有NP處理器。安全

注:ASIC(專用集成電路)經過把指令或計算邏輯固化到芯片中,得到了更高的處理能力,於是具備性能優點,被普遍應用於各類安全產品中。服務器

2、軟件架構網絡

在Radware設備中,現今採用ODS架構。這種新架構能夠隨着用戶業務的發展,實現無縫升級。好比說當你已購的ODS設備不能知足需求時,你無需更換硬件設備,也不須要中斷業務運行,只需購買軟件License便可將現有設備的吞吐量無縫升級(ODS1/ODS2最大可升級至4Gbps,ODS3最大可升級至16Gbps)。因爲升級擴展時無需更換硬件設備,避免了進行硬件升級時的設計、測試、從新安裝部署及排錯等繁複操做,大幅下降了系統升級所需的高額成本和時間。架構

在F5 BIGIP設備中,存在有3個操做系統,其中Host OS主要負責系統的管理,如Web頁面管理、服務器健康檢查和SNMP等。TMM 微內核主要用於處理業務流量,TMM Micro Kernel直接控制PVA、交換芯片、CPU和內存,保證業務流量的最高優先級執行。SCCP主要實現系統的帶外管理,具備獨立的PowerPC CPU、內存和存儲介質。SCCP使系統在任何狀況下均屬於可管理狀態。負載均衡

三,安全性
Radware產品採用專有的操做系統,內置SynApps 應用安全模塊,此模塊可以保護服務器、防火牆或者路由器等資源,避免受到 1600 多種類型的***,如 DOS、DDOS、BUF 等等。在實際用戶的測試中,Radware產品能夠在不影響正經常使用戶訪問的狀況下,阻截800Mbps的DOS/DDOS/SYN***。運維

F5 V9版本使用的是Redhat Linux操做系統,目前在售的3DNS使用BSDi,F5提供的SynCookie***防範方式比較簡單,BigIP也只提供簡單的蠕蟲防範等應用層***,且因爲系統自己存在的漏洞和隱患, 容易受到駭客***。新的BIG-IP ASM 9.4.2 應用安全組件已上市,但須要用戶購買軟件模塊或購買獨立設備。BIG-IP ASM 模塊組件可在 6400、6800、8400 和 8800 BIG-IP 硬件平臺上使用, 單機版 ASM 9.4.2 可在 F5 4100 硬件平臺上使用。 F5產品則只有簡單的DOS/DDOS/SYN***防範能力,對對應用***的安全防範能力相對來講較弱。分佈式

4、配置部署
一、路由功能上:若是須要RIP或OSPF路由功能,建議選擇Radware產品,由於F5的LC自己不支持這些路由協議,用戶須要另外採購路由模塊跑這些路由協議,勢必影響性能。

二、端到端就近性判斷:Radware的端到端就近性判斷具備較大的優點,用戶訪問網絡資源時很在乎速度,Radware可動態選擇最「快」的鏈路,而不只僅是根據負載或經過Hash算法進行分配,在這點上Radware的確勝出F5許多。

三、健康檢查方面:Radware使用「Advanced Health Check Monitoring" 模塊,進行多種方式的健康檢查,還能夠作全路徑的健康檢查,確保整個鏈路是健康的,可用的。F5是經過Script來實現高級健康檢查的,使用起來比較複雜,Radware是把這些預先定義成小的健康檢查模塊,而後根據實際用戶應用的須要,作「與」「或」等高級的運算組合來實現全路徑的健康檢查。

四、Radware採用業界標準的RFC 2338 VRRP冗餘協議,而F5 BIGIP則採用的非標準的冗餘機制(主要是串口心跳和網絡心跳來實現冗餘切換)。其號稱的毫秒級切換,只是在設備斷電的狀況下才會達到這種水平。F5 BIGIP的冗餘機制中,基於每一個vlan進行冗餘設備探測的機制存在不足,必需在30秒以後才能發現某個vlan的流量有問題,兩臺設備之間的狀態才能進行切換。

五、易用性:Radware在配置界面中全部功能已所有圖形化,操做比較簡潔方便。F5的配置相對複雜不少,其Irules工具必須要求用戶具有編程基礎,須要手工編寫複雜的腳本,爲用戶的運維形成不便。

六、升級:Radware  AppDirector只需付不多價錢,便可升級爲具備AppDirector-Global功能的設備,同時完成本地及全局負載均衡。而F5 BIGIP須要再支付額外費用購買3DNS/GTM的軟件模塊才同時完成本地及全局負載均衡。

評論更新:


全球市場份額:二者的市場份額2010年的統計上來看,基本持平。F5是美國公司在美國的市場佔用率更高一些,Radware在美國市場份額低一些;Radware是以色列的公司,因此在伊斯蘭阿拉伯國家沒有市場,在這一點上也影響了Radware公司在全球的市場。

中國市場份額:二者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目前基本持平。從2009年下半年以來來看,Radware在運營商市場佔有率更高,F5低於Radware;F5早於Radware進入中國市場,廠家整體知名度高於Radware,因此企業和政府行業F5佔用率高於Radware。


 

Radware得益於按需擴展,按需購買的ODS架構。且使用簡單方便。目前正在大踏步趕超F5。

我記得從04年到05年,華爲的系統集成項目裏負載均衡都是使用F5,但從06年開始,逐漸系統集成方案中,都選用了Radware,且2011年華爲本身的數據中心IDC自用時採購的也是Radware。其中緣由多種.我的認爲有如下幾點:1/F5廠家服務不好;2/F5的設備業務實現複雜,不利於應用移植和局點複製.3/當現網設備出事故時,故障解決難度大.也是由於F5的人不提供不支持有緣由.4/RADWARE配置簡單易用,且功能強大.適合於大面積廣泛使用,更有利於分佈式主機。
 


adware相對是一個完成的成品,用戶可操做的範圍給固定死了,可是性能確實不錯,並且應用場景很廣。
F5的irules這個腳本語言功能性很強,並且開放了後臺功能,用戶的可操做空間很大,可是使用本身的腳本也好,編寫的後臺小程序也好,很容易成爲設備漏洞,同時大量的腳本和程序處理會嚴重影響到F5的工做性能。
 

如今Radware還擁有Alteon產品線。確實是如虎添翼。並且Alteon是業界惟一的和VMware作了虛擬化集成認證的。 Radware Alteon VA已徹底經過VMware認證的各項評估及測試,做爲虛擬化解決方案正式列入VMware合做產品目錄 當中。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