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即將來》這本書的第12章簡單闡述了架構設計的一些經常使用的原則(後面章節會詳細闡述)。這些原則中不少都是在架構一開始的設計中就要考慮進去的,這樣在出現任何問題時,咱們都可以及時的處理,和把問題影響的範圍有效的縮小。不然就像我如今的項目,一開始設計時,考慮的不多,出問題時,沒有作到及時的反饋,和縮小影響範圍,只能在事故的代價中將所須要的原則添加進來,慢慢完善。數據庫
要確保任何你所開發的系統在發生故障時,至少有一個冗餘的實例。服務器
一個實例確實很危險,當這個實例出現不明緣由的問題不能對外服務,須要debug的時候,若是優先debug,那當前實例就要暫停服務直到你找到問題爲止。若是你直接重啓實例恢復服務,就沒有事故現場進行debug了。而這時若是有一個冗餘的實例,就能夠先讓冗餘的實例對外服務,事故現場的環境也得以保留。架構
多個實例來作負載均衡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併發
確保系統能夠回滾到之前發佈過的任何版本。負載均衡
之前作遊戲的時候常常遇到回滾,有時候是數據庫回滾,有時候是服務器端回滾,通常都是回滾到上個版本。異步
可以關閉任何發佈的功能。微服務
當一個功能出現嚴重問題不得不關閉時,若是關閉整個系統代價就有點大了,全部要有單個功能的開關。像商城系統的支付功能就必定要有開關,若是出現比較嚴重的bug,能夠關閉支付而不影響下單。架構設計
在設計階段就必需要考慮監控,而不是在實施完成以後補充。debug
若是監控作的好,不只能發現服務的死活,檢查日誌文件,還能收集系統相關的數據,評估終端用戶的響應時間。若是系統和應用在設計和構建時就考慮好監控,那麼即便不能自我修復,也至少能夠自我診斷。設計
不要被一個數據中心的解決方案把本身限制住。
有錢就多建一個,讓股東放心。
只用確實好用的技術。
無論用什麼技術,都要確保是一個成熟的技術。也許某個新技術有衆多優勢,好比,下降開發成本,提升開發效率,提升可擴展能力,減小終端用戶的響應時間。可是,只要這項技術故障率比較高,就毫不能使用。
只有在絕對必要的時候才進行同步調用。
異步適合併發。
只有當業務確實須要的時候,才使用狀態。
無狀態的系統更利於擴展,更利於作負載均衡。
永遠不要依賴更大、更快的系統。
微服務是水平擴展的一個例子,不要把全部的功能都集中在一個系統裏面。必要的時候把需求分爲多個系統,而不是升級原有的系統。
在擴展性問題發生前考慮好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想的更遠一點,就能減小重構的次數。
若是不是你最擅長的,也提供不了差別化的競爭優點則直接購買。
雲服務這種的就購買好了。
在大多數狀況下,便宜的是最好的。
硬件這塊兒,知足需求便可,在必要的時候增長配置。
所有研發要小構建,不斷迭代,讓系統不斷地成長。
小版本的失敗率較低,由於失敗率與解決方案中的變動數量直接相關。
實現隔離故障設計,經過斷路保護避免故障傳播和交叉影響。
避免多系統之間的互相影響,這個很重要。
設計和構建自動化的過程。若是機器能夠作,就不要依賴於人。
人常犯錯誤,更使人沮喪的是,他們每每會以不一樣的方式屢次犯一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