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下午,初試結束,心情複雜。這差很少一年的初試準備總算是結束了,不管成績考得如何(考得很差就當反面教材吧),我也但願分享本身的考研經歷給後面的師弟師妹們,讓他們少走些坑路,也多一份經驗參考。html
這一路以來,感慨甚多,首先尤爲要感謝複習時那些支持鼓勵個人人,我會銘記於心的。算法
個人考研經歷基本上是按照xjun師兄的考研經驗去規劃的,所以這裏先放個xjun師兄的考研經驗連接以供你們參考: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wzluatno-ht.html編程
最後,這裏就放出2021社會學歷焦慮圖,但願即將決定要踏上考研之路的人能夠絕不動搖地面對它:小程序
年份 | 報考人數(萬) | 增加率 |
---|---|---|
2021 | 377 | 10.6% |
2020 | 341 | 17% |
2019 | 290 | 21.8% |
2018 | 238 | 18.4% |
2017 | 201 | 13.6% |
2016 | 177 | 7.3% |
高考的複習是學校給你規劃好複習路線,一模、二模..,也就是你基本上什麼都不用想,只要循序漸進跟着學校安排的規劃走就是。網絡
而考研的複習是須要你本身去摸索一條路,這就須要你去有足夠的信息去規劃你的複習路徑。
能夠說考研是一場信息戰,信息差很是重要,院校選擇、買什麼複習書、複習方法、經驗、複習規劃、知識資料等各方面都是考研中須要蒐集的信息。數據結構
師兄師姐的經驗無疑是很是重要的,個人整個複習規劃基本上都是跟着xjun師兄的往年經驗和節奏走(當時複習一迷茫就打開師兄的博客去看下一步怎麼作),稍微結合了點本身的特點。固然,師兄師姐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給你規劃好,總會有解決不了的迷茫或者細節上怎麼作須要本身去探索。框架
強烈推薦和身邊熟悉或者值得信賴的人(例如同窗)幾我的組一個研友羣(命運共同體),最重要的是要造成一種互相督促、促進的氛圍,有什麼好資料好方法等消息都分享到羣裏,是很高效的共贏方法。學習
對我我的而言,考研的目的有:操作系統
前期複習期間,我瀏覽了不少學校,一開始初步定於附近(廣東地區)的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最後,留意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軟件學院(簡稱科軟)電子信息專業的「無導師制」,一下就對了個人胃口。這種制度簡直就是在挑戰高校研究生體系的傳統,呼籲專碩學生就該面向就業,沒必要強求搞科研發論文,真正體現了專碩的本意。計算機網絡
所以,科軟的電子信息專業(專碩)成了個人最終選擇,也算是給本身一個出省看看的機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軟件學院的電子信息專業(專碩)的考試科目:
必須知道的是,
一方面我沒有什麼物質經濟基礎,另外一方面我也對本身的獨立學習能力仍是有些信心的,所以沒有任何報班的想法,而是本身安排學習計劃,安排時間。
咱們學校的自習室位置具備很強的歷史繼承性,通常沒有關係很難找到沒被預約的位置。我那時候是在上屆師兄師姐考前一個月去找和考完最後一天的時間去找,仍是沒能找到,全都被預約了。換句話說,若是你有認識的師兄師姐已經佔着位置,你去聯繫他/她很大機率可以預約到,而對於我說這方面的關係是0。
因而,我選擇了圖書館天天搶流動位的複習之路,不考慮也不推薦宿舍考研法(除非宿舍只有你一我的或者你們都考研,並且還得看我的,對絕大部分人而言,宿舍複習法是效率低下、注意力分散的)
最主要是儘量保證明際複習與計劃一致,若是一步步按照計劃貫徹執行來,複習會踏實和安心不少。我的傾向於前期制定粗略的月計劃(更多彈性),後面衝刺期則細分紅周計劃。
實踐結果就是的確理想很美好,我也就完成了預期規劃的60%~70%左右,砍掉了不少來不及作的目標,也致使了後面衝刺期複習時間不足,尤爲給政治時間不多,陷入了很是焦慮的狀態,甚至考試去酒店的三晚都基本失眠了。
實際上就是記錄你專一學習的時間。考研很容易陷入焦慮、枯燥的狀態,而這些記錄類APP就像成就列表,里程碑,經過記錄學習時間能夠給你一些反饋感和成就感,以繼續支撐複習,也增長學習專一度(由於記錄時間時手機是鎖住其餘APP的)。
計劃制定、時間記錄都只是提高複習積極性的一種手段,可是決定力量仍是在於我的的覺悟。
這裏線代第一輪算是踩坑了,是前期學的最迷茫的部分。由於據說張宇線代講得不怎麼樣,所以纔想選擇別的老師看看。
結果我過線代基本依靠視頻,沒什麼配套書(有也是隨便翻翻張宇的基礎30講),視頻一下子又看看李永樂的基礎課,但都很難學懂學牢固(也沒買配套的課本)。但實際上如今看來,不該該被網上對各個老師的評價所誤導。由於基礎階段,不管是哪一個老師其實差異不大,既然選擇了其中某個老師就應該要鐵了心跟下去,千萬不要再打基礎的時候隨意切換老師。
個人英語基礎算很通常,四級考試490,六級考試考了38二、43二、419(最後一次六級考試仍是初試前幾個月)。可是必須說明的是,考研英語和四六級英語很不同,考研英語應試技巧更加濃厚(換句話說,跟你之前的英語底子關係不是很大,並且還沒聽力),只要花時間準備就行。
強化階段我就沒有繼續看視頻了,由於看視頻比較花時間,而已經有了第一輪的基礎後直接啃強化書仍是能夠接受的。直接啃書最基本是要把書中每道例題弄懂和課後習題都寫完。
408複習順序我的建議是: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做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結構吃編程功底(對沒相應專業能力的跨考不友好),計組是最難的(既燒腦,又有大量須要記憶的知識點),操做系統則相對計組簡單些,而計算機網絡基本上就是大量記憶知識點(無腦但須要記得多)
其中,計網是最須要記憶 且分值最低(性價比最低)的科目,後期複習時間不夠的時候能夠把分配給計網的複習時間減低。
因爲從2021數學新考綱減小了大題數量和分值,選擇題和填空題不只數量增多,單個題的分值還增長了,所以須要多刷刷選擇題,而李永樂660的題目主要是選填爲主,只選擇強化部分是由於自己1800就題量太多,再徹底刷完660時間頗有可能不夠。
如何用徐濤強化視頻搭配肖秀榮精講精練:直接在書上劃徐濤給的重點,沒有就本身簡單補充在書上,第一輪政治主要是給本身留個印象。實際上政治能夠不須要給太多時間,給多給少時間都不必定更高分,你要爭取的應該是儘量短的時間大體複習完政治(政治是一個講性價比的科目)
我這個時候太忙了,沒顧得上英語複習
就我的而言,沒有看任何關於新題型、翻譯、完形填空的視頻,這是由於英語二沒有那麼難,其次英語二基本上只要詞彙過關了都能作這些題型,也沒太多應試技巧。並且當時複習時間也很緊。有條件或者基礎實在不好的同窗能夠隨便找個老師的對應專題視頻看看就好了。
政治實際上就是選擇題和分析題,主觀題能夠最後一個月纔去準備,這個階段實際上就是培養選擇題能力。
個人政治策略算是一場豪賭,因爲個人複習規劃實際執行只有大概70%,後期已經沒多少時間,因而只給政治投入了110小時左右,甚至到考前一晚還沒寫完肖4選擇題,能夠說政治是我複習的最不完整的,各類焦慮。幸好2020年足夠特殊,大題全給肖老師押中了,於是我也比較輕鬆的寫完了政治。
半衝刺期開始作數學、408真題模擬題(最主要是數學)時要開始注意打草稿問題。我是那種很容易出現計算錯誤的那種人,很大部分緣由是由於打草稿方式有問題。這部分須要本身稍微總結些適合本身狀況的方法,例如:謹慎對待多個負號出現的算式、負號寫上面些而不要和分子分母之間的橫線在同一高度、打草稿按順序寫...
我的認爲作筆記主要目的有兩點:
爲此,作筆記時也要懂得LESS IS MORE(筆記不是作得越多越好),將記憶點簡單記錄,難點則能夠相對多些篇幅。
408筆記:因爲408知識點比較多,若是純手寫就很是浪費時間,還不如打字記錄,所以我使用電腦打字來作408筆記,這裏放出我作的4篇408筆記以供參考:https://www.cnblogs.com/KillerAery/category/1908085.html
英語筆記:只准備了做文模板筆記,與408同樣也是使用電腦打字記錄。
做文模板主要包含大小做文基本框架+專題詞彙(例如大學生類、環境類、社會類的詞彙)+專題例句,這部分因爲我的英語水平通常般,筆記就先不放出來,真須要的話能夠回覆一下。
政治筆記:政治基本上靠精簡資料就夠了,這裏我的並無單獨作成筆記
使用微軟的做文批改網,能夠選擇考研英語類型評分,主要用來糾正語法錯誤,也支持高級詞彙替換。
格式兼容作的不是很好,須要記得逗號句號分號那些後面要帶個空格隔開,否則它會誤判成相連的一個句子。
每次練習完做文就能夠直接拍照上傳自動識別文字,而後進行批改,仍是十分方便的。
微軟做文批改網:https://aimwriting.mtutor.engkoo.com/
因爲我是去考外校的,因而要被分配去本校之外的考場。
准考證開放下載後當即就訂了3天考場附近的一個酒店(次日白天很快只剩下比較貴的豪華房)。
建議訂酒店時往前訂多一天,這樣能夠提早過去適應考場附近環境,弄清附近有什麼吃飯地點、怎麼去考場。
因爲我複習進度落後,即便提早一天去酒店適應環境,結果仍是三天失眠(次日只睡了4小時多,起牀還有點頭疼,第一天和第三天基本上是沒睡着)。考試時尤爲是次日考試又累又困但又不得不興奮緊張,發揮的確真的不理想,數學計算錯誤,408大題題幹看漏條件就開寫了...
考試狀態很重要這個道理你們都知道,問題在於不是每一個人可以徹底控制得住心態。首先,必定要認識到睡覺時不可強求本身睡着,由於越想着要睡就越難入睡。閉着眼隨便想些東西也是能夠接受的,大腦仍是能獲得些許休息的。
考完後我也請教了一些人,瞭解了一些他們的物理方法(惋惜我當時徹底沒方法):喝紅牛強行撐過考試、吃褪黑素、吃安眠藥(不推薦,可能反作用很不健康)什麼的都有。
總之,我的建議,若是你以爲你考試會焦慮時,能夠作好這方面的準備,以備失眠這種不時之需。
準備了約10個月的初試總算是結束了,接下來就要等2月末的成績公佈了,初步估分爲65+60+130+100=355,但願估分沒出錯,可以如願吧。
暫時就先寫這麼多,想起一些就更新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