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實施MES系統時,遇到了瓶頸怎麼辦?

在部署MES系統,落地實施時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產品問題。到底是怎樣的瓶頸呢?
首先,系統上線前遇到的瓶頸是「團隊磨合」。運維

  1. 甲方對需求及描述不精準,理解不到位,沒法達成共識;ide

  2. 甲方的指望與乙方的表現不成正比;工具

  3. 乙方團隊對需求的理解不到位;性能

  4. 雙方團隊因工做習慣不一樣形成衝突。

解決「團隊磨合」的瓶頸之法:學習

(1)乙方主動提供培訓的機會;開發工具

(2)讓甲方參與到重大項目流程的討論;測試

(3)雙方保持溝通,一塊兒解決問題,以達成共識;優化

(4)相互尊重彼此的企業文化。插件

其次,系統上線後+驗收前遇到的瓶頸是「功能磨合」。設計

  1. 流程及需求不明確致使功能沒法實現;

  2. 項目驗收時,功能未能100%實現;

  3. 從業務所需定製化的功能匹配度不夠;

  4. 功能測試及運行後,由於BUG過過,反覆改動,致使沒法正常上線。

解決「功能磨合」的瓶頸之法:

(1)雙方在制定計劃需求時,必須明確、完善和清晰;

(2)雙方控制需求發散,由於項目組的時間資源始終是有限制度;

(3)流程以及插件功能設計必須合理;

(4)甲方應關注「系統主流程」,抓大放小,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放在細枝末節上;

(5)甲方的全部需求變動,須控制在10%之內,不然項目必然延期。

而後,系統上線一年以內遇到的瓶頸是「性能磨合」。

  1. 因爲數據愈來愈多,致使系統操做時出現卡頓現象;

  2. 甲方團隊想針對系統進行優化,卻又無從下手;

  3. 系統的不流暢性,致使操做人員的抱怨;

  4. 乙方團隊此時已經撤出,後面的服務也大打折扣了。

解決「性能磨合」的瓶頸之法:

(1)及時的監控系統後臺的負載性能,逐步解決數據增多形成的卡頓;

(2)不要一味抱怨系統的性能不佳,本着持續優化的思想來解決這類問題;

(3)監控以及定位系統先後臺的業務邏輯,找到性能瓶頸,快速解決;

(4)乙方提供《系統運維以及優化指南》,讓甲方的MES運維團隊找到鑑定-定位-優化-再鑑定的閉環方法;

(5)甲方始終要完全接手系統的運維工做,並完全掌握系統的優化過程,這樣方能長治久安。

最後,系統上線一年以後遇到的瓶頸「創新拓展」。

  1. 但願定製擴展更多的流程,將更多的業務形態應用於系統中;

  2. 但願集成更多的系統,好比APS、AGV、SCADA系統、智能貨架等;

  3. 但願能實現「高大上」的數據呈現,爲客戶/管理層提供更多的數據服務。

解決「創新拓展」的瓶頸之法:

(1)選型時就要選擇開放的,平臺化的,可持續優化與拓展的系統;

(2)系統具備強大的API接口以及API說明文檔,能很是方便的集成第三方系統;

(3)系統具圖形化多版本的工做流建模能力,能從基本流程複製出更多個性化流程;

(4)「業務層代碼開源」且受控,在線開發工具以及版本管理等工具完善;

(5)甲方團隊深刻學習理解對象建模思想,完全消化掌握並運用至爐火純青。

不管是MES落地實施前仍是中後期,都會遇到瓶頸,咱們必須客觀的看待這些問題,由於都須要一個磨合的過程。與MES服務商的技術人員保持好溝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相信所遇到的瓶頸都能一一解決。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