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化管理:洞悉零售及電子商務運營》算法
看這本書的出發點是但願瞭解運營如何使用數據。在上家公司,作了一些簡單的數據分析工做,以爲頗有意思,大部分時候想出出符合數據的結論也很痛苦。 隨着互聯網進入存量市場,精細化運營愈來愈重要。隨着公司累計數據愈來愈多,數據如何產生價值也愈來愈重要。 累計的數據能夠方便地構造出成百上千的指標,那麼哪些價值高,哪些費力不討好,哪些隨着業務發展愈來愈重要,哪些隨着業務發展逐步被邊緣化? 這是我但願從本書找到的答案。ide
這本書有8章,利用零碎時間,大概一週能夠看完。數據分析
從人-場-貨這三個零售行業最核心的概念入手,拋出三個問題:it
創建這個核心後,其餘開枝散葉的知識點,就是從各個維度作加固了。固然,這3個概念沒有絕對的邊界,只是側重點不一樣而已。電商
好比第一章講的銷售的小伎倆,就是人的管理。
好比第二章講的周權重指數,能夠實現人場貨三者的管理。
好比第三章講廣義的人-場-貨。
好比第四章商品的分析, 購物籃係數指標,貨的管理, 進銷存。
好比第五章電商的分析, 主要的電商這個渠道的特徵。
好比第六章零售策略,主要是會員,人的管理。
好比第七,八章主要介紹了分析方法和模型。 進行了收尾。class
這本書沒有高大上的挖掘算法,也沒有複雜的分析軟件,這下降了這本書的閱讀門檻。並且徹底基於Excel實現數據分析反而凸顯出它的誠意滿滿。
做者採用情景對話的方式呈現,給人塑造一種輕鬆隨和的氣氛,使得這本書在拋出一個個指標的時候沒有那麼枯燥。
做者的立足點是零售行業,這個行業跟咱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哪怕對行業沒有太多的瞭解,天天逛街去超市,場景仍是熟悉的。
做者將電商的分析點加入進去了,這也算是緊跟時代發展了。關鍵是做者給出了本身對於傳統零售和電商區別的思考,這難能難得。
因此豆瓣的8.3分我認爲值。 軟件
這本書講解了太多的指標,這個是不能死記硬背的。
這本書有不少Excel的玩法是須要動手實踐的,因此短短几天的閱讀,可能只能吸取到極少的知識點。互聯網
我我的印象最深入的是將「同比」這個概念,好比今年「春節」跟去年「春節」纔算是正真的同比,否則數據就會有誤差。可是每一年的春節在日曆上是錯開的,這容易被忽視。方法
無對比不分析。 點-線-面等分析思路的講解也很到位。適合初學者。數據
零售行業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其中的知識竅門,不是一本書能覆蓋全,講解透的。 可是分析方法,思路是能夠借鑑的。好比物流平臺,貨主發佈貨源消息;司機拉貨。也是能夠按照人場貨的思路分析: 人=司機,貨主;場=貨車;貨=平臺信息。 貨主發佈貨源消息那就是平臺進貨,司機接單就是平臺賣貨,那些沒有被點擊和聯繫的貨源就是庫存。 對於平臺來講: 進貨越少,價值越低;出貨越少,價值也越低;存貨越多,價值也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