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和微信橫掃境外商戶,外國人冷眼旁觀

中國人能夠用 Alipay(支付寶)支付車費,還享受優惠。linux

今年十一期間,我去新加坡玩,在出租車上,司機師傅向我推薦支付寶付款。和國內的出租車同樣,司機給我了一個二維碼,支付寶掃一掃即可支付車費。我以新幣金額支付,支付寶以實時匯率扣除人民幣,還優惠了 50 塊人民幣。微信

隨後的幾天,我在新加坡發現了更多和國內類似的移動支付體驗。在中國遊客圈中比較有名的餐館、商場以及機場免稅店,都支持支付寶付款並且,支付寶還提供了力度較大的優惠活動,若是把全部的優惠商家全踩一圈,能優惠 600 元人民幣。網絡

——固然是面向中國遊客。
支付寶和微信橫掃境外商戶,外國人冷眼旁觀支付寶和微信橫掃境外商戶,外國人冷眼旁觀ip

不僅是在新加坡,今年國慶期間國人出遊的幾個熱門目的地香港、泰國、臺灣、日本的衆多餐飲、超市、免稅店均可以刷支付寶。
按照螞蟻金服官方公佈的數據,今年國慶期間國人使用支付寶在境外消費的總數是去年同期的 8 倍多。人均消費金額也大幅提高了近 50%。境外消費的主力軍是 90 後,用戶數佔比高達 44%,人均消費金額達到了 1301 元。支付寶

一場由中國公司發起支付革命正在海外進行——爆買的中國遊客更願意使用移動支付而不是刷卡。這引發日本金融機構的警戒,他們也準備推出本身的移動支付產品。產品

支付寶這麼好用,外國人感覺到了嗎?電商

支付寶全球化,一方面是提高中國遊客出境遊的體驗,固然還有另外一方面:爲境外用戶提供便利的移動支付服務。百度

在過去的兩年,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不只把支付技術輸出到境外,還在香港、印度、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拿到了支付牌照,並推出當地版「支付寶」。二維碼

但是,被支付寶便捷服務圈粉的境外用戶並不算多。截至今年 8 月,支付寶海外版的用戶達到 4000 萬。相比之下,截至今年 6 月,支付寶在國內的活躍用戶已經達到 5.2 億。淘寶

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當地居民平常使用支付方式的仍然是交通一卡通,而不是手機。交通一卡通支付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足夠成熟,用戶習慣短期難以改變。加上支付牌照、本地化運營的問題,中國的移動支付產品成爲境外居民支付的首選並不太容易。最近,還有香港媒體爭論,八達通卡已經夠方便了,有不必使用支付寶。

支付寶和微信橫掃境外商戶,外國人冷眼旁觀支付寶和微信橫掃境外商戶,外國人冷眼旁觀

PayPal、Apple Pay 是支付寶全球化中比較大的競爭對手。但即便在 PayPal、Apple Pay 佔絕對優點的美國市場,移動支付的規模遠不及中國——2017 年 9 月道瓊斯通信社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支付規模是美國的 90 倍。

境外用戶在本身的居住地對移動支付並無太大感受。若是來中國遊玩,感受也會和中國人很是不同。

爲了瞭解境外遊客在國內支付現狀,我去了趟外國遊客扎堆的北京秀水街。不管是咖啡奶茶店仍是服裝店,都在醒目位置貼有微信、支付寶的付款二維碼,一些店鋪有 VISA 標識。

我在一家奶茶店旁觀察了半個小時,這家店的收銀臺上放了一個大大的二維碼,支持微信、支付寶、京東、百度錢包支付,可外國人並不能註冊這些支付帳戶。前來購買奶茶的外國人基本都用現金。

在另外一家支持刷 VISA 卡的服裝店,老闆告訴我說,絕大部分來店裏購物的外國遊客都是用現金支付,只有不多一部分刷卡。
秀水市場也考慮到了外國人支付的現實狀況,在諮詢臺提供外幣兌換人民幣服務。
支付寶和微信橫掃境外商戶,外國人冷眼旁觀支付寶和微信橫掃境外商戶,外國人冷眼旁觀

秀水市場店鋪。

看着國人方便地使用移動支付,而本身慢吞吞地數現金,這些境外遊客只能望洋興嘆了——在移動支付海外化中,他們是很是重要的突破點。

在服務這些用戶上,支付寶尚未特別的行動。反卻是不聲不響的百度錢包打起了主意。

今年 7 月,百度錢包與 PayPal 達成戰略合做。根據合做協議,目前雙方的合做主要是向國內的百度錢包用戶提供跨境消費服務。
不過,百度錢包相關負責人告訴 PingWest 品玩,雙方的合做也會有方便外國人到中國消費的考慮。

「針對境外用戶,咱們後續會爲境內商戶提供 PAYPAL 和 VISA、MASTER 卡等外幣支付能力,同時爲境內商戶進行人民幣結算。同時針對入境遊場景,PAYPAL 收購了國外最大的聚合支付平臺 Braintree,UBER、Airbnb、Booking 等公司均是 Braintree 的合做夥伴,咱們也但願依託於這些場景,將百度的商戶(包括糯米、外賣)提供給到國內遊玩的用戶。」

統計顯示,2016 年入境旅遊人數達到 1.38 億人次。若是能服務好這部分用戶,百度錢包將找到本身的生存空間。

相比之下,支付寶在境外用戶推廣,重要的形式仍是電商。在俄羅斯、巴西等熱衷於從淘寶海淘的國家,支付寶與當地的支付方式合做落地。

去年雙 11 的數據顯示,支付寶國際線上交易筆數同比增加了 60%,全球共有 224 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用支付寶在線參與買買買。其中,俄羅斯人血拼戰績最佳,交易筆數佔到總量的 48%。

今年的雙 11,支付寶把購物狂歡節推廣至更多地區。好比,菲律賓版支付寶 GCash 與菲律賓第二大零售集團 Ayala 旗下的 Glorietta Mall 推出 GCash 專享優惠的線下購物狂歡節;在香港,「支付寶 HK」APP 新用戶在雙 11 期間經過 7-ELEVEN 及 Cirkle K 便利店和渣打銀行爲「支付寶 HK」帳戶充值時,將能夠得到天貓的通用紅包,紅包可用於雙 11 的線上購物。

在用電商帶動境外用戶使用支付寶的同時,支付寶在當地同時推出打車支付、領取優惠券等服務。

但對支付寶來講,一切纔剛剛開始。

支付寶接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想要服務外國人還差一步

在國內習慣了移動支付以後,出境一點都不會彆扭,由於「支付寶」的標識時不時就會冒出來。

在境外,你能想到的消費場景,支付寶都幫你想到了。目前,在歐美、日韓、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支付寶接入的海外線下商戶門店範圍涵蓋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海外機場等幾乎全部吃喝玩樂消費場景。

甚至,在芬蘭航空全部往返中國內地及香港航線上,空中購物可使用支付寶結帳;在全球最大的兩家郵輪公司——挪威郵輪和嘉年華郵輪上,你也可使用支付寶掃碼付款。

爲了知足國人不一樣目的地的消費需求,支付寶已支持美圓、港元、英磅、歐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新加坡元等27種外幣結算。並且,支付寶的鉑金會員還能夠享受更划算的匯率。

一位新加坡的商家說,接入支付寶以後更給遊客多一種選擇,並且目前接入是免費的。接入以後,中國遊客更願意用掃碼付款,而不是現金。

支付寶和微信橫掃境外商戶,外國人冷眼旁觀支付寶和微信橫掃境外商戶,外國人冷眼旁觀

有意思的是,支付寶在境外衆多大型商戶接入以後,不少街邊小店也自願提供二維碼掃碼付款,他們使用我的帳戶收款,和國內的街邊小店同樣。我在香港見到了不少這樣的小店。

一家魚蛋粉店的老闆說,一些大陸游客常常問起可不能夠掃碼付款,索性找大陸的親戚幫忙開設了支付寶和微信帳戶,方便大陸游客使用。

不管是微信仍是支付寶,在境外推廣的難度彷佛並不在商戶端而是在用戶端——中國遊客的強大消費能力讓凡有中國遊客的地方,商戶都願意接入支付寶,但大多數當地居住的居民依然在「冷眼旁觀」。

除了信用卡和現金的用戶慣性以外,最大的門檻是實名認證,根據 2016 年 7 月公佈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全部支付類賬戶都必須進行實名認證,並對賬號的實名等級作出了定義:

I 類帳戶主要適用於小額支付,好比你們最經常使用的手機紅包,但這類帳戶餘額支付累計限額1000元;II 類帳戶能夠平常消費、轉帳、購物、繳水電氣費等,但一年不能超過10萬元;III 類帳戶能夠進行大額的理財,帳戶餘額支付年累計限額20萬元。

也就是說,想要使用一個網絡錢包進行「消費」至少要是 II 類賬戶才行。而 II 類賬戶要求三種可信信息交叉驗證,可信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認證、銀行卡信息認證、電信認證、學歷認證等。

而大多數的外國人只能提供身份信息認證,即其所屬國家的護照信息,而沒法提供中國發卡行發行的銀行卡、中國電信運營商提供的實名手機,所以也幾乎不可能完成 II 類賬戶的實名認證。

而支付寶和微信要想對境外用戶提供服務,除了要知足中國的上述規定以外,還要知足服務所在國對支付的相關監管。而一旦兩國的監管政策相互矛盾,則更沒法提供服務。

這其實並不是是中國支付出海的困境,也是其餘全部跨國支付企業的難點。即使是老牌的 PayPal 也是經過一些複雜的分公司結構來實現跨境結算的合規操做。

不過,商戶已經解決了,中國遊客也自帶了「推廣」效果。中國支付真出海的一天可能並不遠了吧。

更多Linux諮詢請查看www.linuxprobe.com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