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用戶在購買服務器或者其餘硬件設施時只須要經過參考關鍵配置或參數便可購買到合適的 IT 設備,而數據中心須要融合全部的設施設備並確保運維安全,是十分繁雜和耗時的。隨着雲計算、大數據的高速發展,用戶的數據中心在規模、密度和複雜性上都在不斷的擴充與增加,企業須要一種更有效的工具來統管數據中心的設施設備,而且在下降成本的同時,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工做效率,減小資源能耗。編程
如何將傳統功能單1、人工運維的數據中心總體切換爲適合當前基礎設施管理的 DCIM 系統呢?咱們須要從企業的網絡環境、動力環境、成本壓力、企業內部管理和運維效率等多方面去規劃系統,確保所部署的各個環節均能把握各個關鍵節點。
確立部署環境的基本原則
對於 IT 解決方案而言,企業在選擇時一般來講 「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所以不一樣的用戶基於需求和預算的不一樣會作出不一樣選擇。儘管如此,咱們認爲用戶的數據中心不管規模大小,仍是要確保所採用的 DCIM 解決方案最好可以符合 DCIM 技術長期發展趨勢,可以無縫擴展並繼續應用於下一代數據中心,同時無需大幅更改數據中心的現有運行方法和流程。安全
基於上述思路,咱們能夠從中提取關於 DCIM 四個關鍵性需求:服務器
可擴展的、模塊化:系統的環境是直觀且全面的,可以快速的查看系統運行狀況和各個板塊的數據。網絡
開放式 API:靈活的第三方接口,對於端口有必定的包容性,能融合其餘應用程序。架構
標準化、預製化設計:符合用戶使用慣性、流程架構清晰,能及時預警事故和全面控制。運維
系統支持:選擇一個合適的供應商,在運行環境時無需擔憂技術問題和配置更新。ide
可擴展的、模塊化
模塊化和可擴展性的優點不難理解,即要支持 「邊成長邊支付」 的擴容模式、具備更強大的容錯能力以及更短的平均故障恢復時間等。靈活性的重要性在於,即便數據中心在將來發生演進和變化,軟件套件仍能繼續保持其效用。模塊化
開放式 API
這一特性指的是系統可以經過各類不一樣的標準通訊協議與第三方設備和軟件進行交互。性能出色的 DCIM 系統要求得到全面並且準確的電力、製冷、空間和 IT 資源使用情況視圖,同時還須要實時瞭解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這些先進的現代化系統可以主動蒐集全部必要數據,爲用戶進行規劃和作出運行相關決策提供良好的依據。工具
標準化和預製化設計
標準化設計意味着系統的構建是基於之前的實踐經驗和通過實地檢驗和承認的最佳實踐。預製化設計則意味着大部分旨在支持軟件與電力、製冷和 IT 系統通訊並解讀這些系統的輸出數據的複雜編程工做已經所有完成。性能
簡言之,咱們應當避免使用基於 「一次性專用」 設計的高度定製化管理系統和軟件。可是,標準化和預製化並不意味着系統不能夠定製。事實上,一個設計精良的模塊化系統應當可以在不影響總體系統完整性的前提下經過改造工具包來適應特定的需求。
供應商對於運維環境的重要性
以上的特質缺乏其一都會直接影響其長期有效性,經過了解供應商在 DCIM 市場的投入力度、在行業組織中的活躍程度和協做以及設施與 IT 系統之間的交互範圍都能顯示出用戶將得到的長期支持服務的質量和數量。用戶應當確信供應商可以在數據中心的整個生命週期以內始終爲其提供支持,並且管理系統也將不斷更新並在確保干擾最小化的前提下適應不斷變化的技術趨勢或商業條件。供應商除卻含有系統的安裝、配置、培訓和運行服務外,服務的範圍和成本也是在評估階段須要額外考慮的一個問題。
因此有效的 DCIM 解決方案可以起到將數據中心簡化和理順,並提供一個清晰的數據中心繫統視圖的做用,可是,如何選擇合適的系統進行操做還取決於企業對於自身數據中心的架構把握,還有旗下的操做人員可否遵循正確的流程來安裝、運行和維護 DCIM 系統。即便是最優秀的解決方案也須要採用完善的管理流程。企業的事務處理流程不完善是致使沒法得到 DCIM 預期效能的一個常見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