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CP/IP的分層結構
網絡協議一般分不一樣層次進行開發,每一層分別負責不一樣的同信功能。TCP/IP一般被認爲是一個四層協議系統。
如圖所示。
1)鏈路層(數據鏈路層或網絡接口層),一般包括操做系統中的設備驅動程序和計算機中對應的網絡接口卡。
2)網絡層(互聯網層),處理分組在網絡中的活動。
3)運輸層,主要負責兩臺主機上的應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同信。(TCP(傳輸控制協議)UDP(用戶數據包協議)。
4)應用層,主要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大部分TCP/IP實現都會提供如下通用程序:
- Telnet遠程登錄
- FTP文件傳輸協議
- SMTP簡單郵件傳送協議
-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
如上圖所示,TCP/IP分層結構中,展現了主要協議的分佈(TCP/IP協議遠不止以上協議)
- TCP和UDP是兩種最爲著名的運輸層協議,兩者都使用IP做爲網絡層協議
-
- TCP使用不可靠的IP服務,可是卻提供一種可靠的運輸層服務
- UDP爲應用程序發送和接收數據報。UDP是不可靠的,它不能保證數據報能安全無誤的達到目的地。
- IP(網際協議)是網絡層上的主要協議,同時被TCP和UDP使用。TCP和UDP的每組數據都經過端系統和每一箇中間路由器中的IP層在互聯網中進行傳輸。
- 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是IP協議的附屬協議。IP層用它來與其餘主機或路由器交換錯誤報文和其餘重要信息。
- IGMP(internet組管理協議)。它用來把一個UDP數據多播到多個主機。
- ARP(地址解析協議)和RARP(逆地址解析協議)是網絡接口使用的特殊協議,用來轉換IP層和網絡接口層使用的地址。
2.互聯網的地址
互聯網上的每一個接口必須有一個惟一的internet地址(IP地址)。IPv4地址長32位。IP地址具備必定的結構。五類不一樣的互聯網地址格式以下:
這些32位的地址一般寫成四個十進制的數,其中每一個整數對應一個字節。這種表示法稱做「點分十進制數表示法」例如,常見的路由器的IP地址:192.168.1.1 (username:admin password:admin)
3.域名系統
DNS 是域名系統 (Domain Name System) 的縮寫,是因特網的一項核心服務,它做爲能夠將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個分佈式數據庫,可以令人更方便的訪問互聯網,而不用去記住可以被機器直接讀取的IP數串。它是由解析器以及域名服務器組成的。域名服務器是指保存有該網絡中全部主機的域名和對應IP地址,並具備將域名轉換爲IP地址功能的服務器。
4.封裝
當應用程序用TCP傳送數據時,數據被送入協議棧中,而後逐個經過每一層,直接到看成一串比特流送入網絡。其中每一層對收到的數據都要加一些首部信息(有時還要增長尾部信息),如圖所示:
- TCP傳給IP的數據單元稱做TCP報文段(segment。
- IP傳給鏈路層的數據單元稱做IP數據報(IP datagram)
- 經過以太網傳輸的比特流稱做幀(Frame)